区域性国际城市
区域经济学领域术语
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区域经济学领域术语。
1966年,英国学者霍尔在《世界城市》一书中,首次对国际城市进行了系统诠释。他认为,国际城市指的是那些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大城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各类人才和众多人口聚集中心。
1986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研究文章,指出国际城市是新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制造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性机构所在地,具有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和相当规模的城市人口。之后,众多专家学者对国际城市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总的来看,虽然对于区域性国际城市还没有形成一个国际公认的统一定义,但主要观点和基本看法大同小异,区域性国际城市一般是指与某一国际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程度的国际化城市。
从内涵来看,区域性国际城市具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一是城市功能的辐射效应具有国际关联性,是全球经济体系的连接点,经济、政治、金融、商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辐射半径超出国界,具有明显的国际影响力。二是资源要素配置效应具有国际关联性,资本、商品、信息、人才等资源的输出输入具有国际性,是全球性资源配置的枢纽。三是综合实力排位具有国际关联性,经济实力排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某一国际区域内,都位居前列,而且文化科技实力排位也相对靠前。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国际关联性,不仅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而且与区域内城市互联互通、通达性良好。五是第三产业具有国际关联性,是许多国际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著名高校、著名文化机构所在地。六是交流合作具有国际关联性,涉外经济、商务和民事管理法规、管理手段符合惯例、国际通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6 17:1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