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指的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
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
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
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
开发背景
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因素有三:
第一则是按照2009年4月6日国家出台的
新医改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今后3年的5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城乡基础医疗服务体系,促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因此,建立全民健康档案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第二则是要实现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和
数据共享。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可能由成为一座座
信息孤岛的状态,所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实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第三则是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疗
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合理。
建设目标
第一,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第三,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第四,实现区域一卡通、
双向转诊、一单通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
第五,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
具体应用
1.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
绩效考核;建立
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
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2. 实现
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
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3.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
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
PACS信息、
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通过区域信息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居民在大医院做的检验、检查报告、诊断、病案首页、用药信息、出院小结、过敏史、阳性
PACS报告放在区域平台中,实行
双向转诊和
远程会诊。逐步扭转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门庭冷落的现象,提高
乡镇卫生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病人在大医院里所做的检查资料也能让基层卫生院共享,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逐步使病人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通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共享和业务有机融合,为卫生指挥决策系统、检测预警系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骨干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疾病检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提高
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级卫生机构管理的效率。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对所有传染病的监控,比如哪个时候发生发热病人增多时会提示有没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以及对卫生行政部门
管理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妇幼保健、
计划免疫、应急指挥、
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采集和交换,能够使医疗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子平台进行共享,能够满足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及共享,对医保新农合外部的
信息需求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各个系统互相独立,信息没办法得到交换,行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4.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
通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
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
统一存储、统一管理。
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
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该平台还能提供对
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管理的支持。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社会应急预警信息,健康管理的服务信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等,能够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机构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1. 建设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2.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二级以上的机构,为区域信息化网络提供病人在这些医疗机构诊疗的信息,把
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特别提供临床的检验、检查,这些信息需要医院提供,所以第一步要把骨干医院的信息化进一步完善。通过统一开发,大家共同使用网上信息化软件系统,主要是农村卫生院综合管理系统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
3. 建立居民
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首先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建立。病人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在档案中能够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4. 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卫生信息中心和数据交换的平台。
第二阶段
1. 建设居民健康服务门户。
3. 建设安全用药管理系统。用药安全对于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在用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所以专门在安全用药这块管理加强。
第三阶段
1. 建设区域
PACS系统,主要通过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提供
PACS资料上区域网。
2. 建设区域用血监督查询系统,主要对全血管理和用血监督的系统。
3.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的业务系统。主要把公共,包括疾控等几块横向
纵向整合。
社会效益
第一,实现
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纵向把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互联互通,一卡通解决病人在各级医疗机构看病的问题。解决病人不会集中到大医院看病问题,病人能够向
基层医院下沉。
第二,实现城市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医疗资源比较缺乏,通过区域信息化可以把大医院的资源在
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有效缓解卫生经费投入的瓶颈,通过这种模式减少资金的投入。
第四,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降低基层卫生机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医疗机构由于资源缺乏,特别是人才的缺乏,所以往往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诊断的水平不高,通过信息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第五,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第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政府
决策管理的能力。通过信息平台能够对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有用的医疗健康信息,使得管理和
决策能力不断提高。
第七,医疗、社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减少医疗、社保、新农合系统的多次建设,实现一体化平台共用,增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能力,为参保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实时结算和即时补偿诊疗服务,为医保部门提供对医疗机构的实时监控。状况是效率比较低,往往要几个月没办法跟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所以兑现
社保基金往往拖欠,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参保病人身份的核实诊疗费用是否合理也没办法得到监控。各方互相都有一种不信任,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几个网,大家各建各的,也
重复投资。大家是合作伙伴,一条网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对医保这一块,区域信息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八,
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通过诊疗活动信息建立、完善和补充
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实时交互与共享,建立动态的“活档”,提供健康服务。健康档案一定要是活的,要能够用得上,能够不断的补充完善,不断的更新,这个档案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病人可以在卫生院看病,也可以在乡医院看病,也可以到市里面看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对整个医疗过程的信息能够完整的记录在健康档案里面,对健康档案的利用和使用这个信息有更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
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
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
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
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核心内容是城乡
居民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