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势
区域经济学术语
区域优势是区域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大多数学者把它分成传统比较优势和现代竞争优势。
内容简介
区域优势是指某一个区域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经济、技术、管理和社会诸因素中某一项或几项因素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区域的总体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区域优势存在的前提是区域差异。
内涵
1.全局性
区域优势首先是一个全局性的概念,因为没有整体上的协调和区域外的支持,区域优势是无从发挥的,甚至区域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这就是说,要注意区域之间的互利因素,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格局。区域优势的发挥一定要依赖于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这就要求不仅要熟悉本区域的自身条件、优势和劣势,而且要关注区域之间的关系及区域所依托的宏观经济背景的变动趋势,这就是区域优势的全局性。
2.综合性
对区域条件要综合分析,即区域优势的发挥必须要有区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配合。那种认为本区域特有的才是区域优势的认识是片面的。
3.空间性
区域优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存在于区域内部。如区域拥有的能源、矿产、土地或运输、劳动力、资本、科技、自然或人文景观等条件。
4.时效性
区域优势和劣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类型
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标准划分,区域优势有许多不同的类型。
区域优势的基本类型
(1)自然优势。自然优势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对于农业、采掘业、资源指向型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农业资源优势、工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运输业发展条件优势等。
(2)人文优势。除了人口要素外,人文资源在地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经济资源那么直接与明显,然而其影响却无处不在,而且波及深远。我国江浙地区自然资源贫乏而发达程度在全国领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在人文资源方面享有明显的优势。区域人文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人口资源,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和分布。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多少决定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供应能力和消费市场容量。就我国而言,由于大部分省区人口密集,因而人口资源的优劣势主要取决于人口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人口数量已经成为制约许多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②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任何地区的发展总是从特定的时空背景出发,同时又必须把过去发展的结果(既有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文化传统等人文资源)作为遗产接受下来,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或劣势。
(3)经济优势。主要包括:①资本优势。区域的资本优劣势主要体现在资本的规模、结构、集聚能力和再生产能力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本规模越大,该地区的实力也越强;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有重要影响;资本再生产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地区未来生产能力的强弱。②产业优势。区域有无产业优势,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的强弱。③产品优势。如果一个区域的高精尖新产品比重越大,质量档次越高,利润水平越好,市场覆盖面越广,该地区的经济也越发达,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越强。④规模优势。衡量区域的规模优势,主要是分析区域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因为大规模生产能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即取得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所无法比拟的规模经济效益。当然,中小企业生产在社会分工中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不能单纯以规模大小来评价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而应从现有规模结构是否充分反映地区经济各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因而能否充分地利用资源来判断其是否具有优势。⑤基础设施优势。基础设施部门一方面是地区经济分工的结果,另一方面对其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分工不同的地区对基础设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衡量不同地区基础设施的优劣,主要看基础设施能否适应并保证地区经济分工的需要。⑥市场优势。区域的市场状况主要包括市场体系(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构成、内贸市场与外贸市场比例、市场份额分配(区外产品在区内的市场份额和区内产品在区外的市场份额)、市场价格体系、市场需求构成等。一个地区的市场体系越完善,其自然增长能力也就越强;区际贸易、外贸进出口比重越大,获得区际分工和国际分工的收益也越多;市场占有份额越大,其生产发展前景越好;价格体系越有利,该地区在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中的地位也越有利。⑦企业组织结构优势。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指各种产权组织、经营组织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形式等方面的构成。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经营机制、动力机制、经营效果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以评价各地区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地区优势,以利于作出合理的组织结构对策。⑧经济效益优势。评价地区经济效益是否具有优势,可以从不同侧面、采用不同的指标,其中主要的经济效益指标有:考察要素使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资金产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考察地区总体效益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要全面评价地区经济效益的优势,需要多指标多侧面有机结合,或通过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全面的定量分析。
(4)技术优势。与其他经济要素不同,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要素没有自身独立的存在形式,而必须依附于其他要素而存在并发挥作用,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把它作为独立的要素而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地区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与扩散过程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地区间的差距和比较优势不断发生变化,并进一步改变着地区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区域的技术优劣势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衡量地区各种生产投入与经济管理方式的技术水平,如劳动力、企业家、生产工艺装备、原材料构成、劳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等;二是评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科研与技术开发实力、技术引进与消化、技术成果的应用与扩散等;三是考察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如市场规模、市场组织等。综合以上几方面,可以从总体上对地区综合科技实力作出评价。
(5)政策优势。地区政策不仅包括各地区自身的政策,而且包括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地区政策优势和劣势,其一是对各地区在国家政策中的相对地位进行比较;其二是对不同地区的自主发展政策进行比较。区域的政策优势主要包括享受国家倾斜政策的优势、国家政策的地区效应优势和地区自主发展政策优势。
区域优势的阶段类型
(1)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相对于一定目标而言,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或体现为自然禀赋(区位、自然资源),或体现为获得性禀赋(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区域比较优势具有以下特点:①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即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与其他区域的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一个较低层次的区域所具有的优势,相对于较高层次的区域来说不一定是优势。因此,离开了其他区域和整个区域系统这个参照系,就很难存在区域比较优势。②比较优势是可变的。由于构成区域比较优势的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有利条件会逐渐变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甚至不利条件,而有些一般条件或不利条件也可能变成有利条件,从而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③比较优势具有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双重特点。就具体的依存空间而言,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就是这个区域的,而不是任何别的区域的;但就其意义及其影响而言,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却会超越这个区域的范围,具有跨区域的意义。这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要树立跨区域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竞争优势。区域竞争优势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低层次的区域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高层次的区域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其他竞争者使用较低的成本也能够取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发展规模经济等。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则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上。
区域优势的其他分类
(1)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另一个区域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该区域最低,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相对优势则是指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区域能把生产要素用于最有利于本区发展的产业上,就会获得比较利益。
(2)条件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①条件优势:是指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以及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先天性的地区优势,又是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的潜在性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他区域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②生产优势: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进行某种生产所具有的优势。例如区域中已建成的工厂、已修建的铁路、已开垦的农田等。它是对条件优势实行某些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种可能利用的优势。它以条件优势为基础,又是产品优势的基础。③产品优势:它是区域生产优势的实现,是对生产优势合理利用的结果,但还不一定是现实优势。④商品优势:这是区域的现实优势,即区域的某个或某类商品既有生产规模,又有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3)有形优势和无形优势。每个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通讯网络、市政设施等,这些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属于“硬件”,它们对特定区域的已有面貌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也影响未来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区域优势称为有形优势。另一方面,有些非物质的“软件”成分,如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的高低、科教水平、信息传递便捷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也会对区域或城市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中的某一方面,很可能是一种优势,我们称之为无形优势。许多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可能两种优势兼而有之。
(4)空间优势和时间优势。空间优势指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时间优势指发展某种项目的良好时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2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内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