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顶娘娘庙(Beiding Goddess Temple),又称北顶庙、碧霞元君庙,位于
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是北京历史上的“
五顶庙”之一,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
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
历史沿革
明宣德年间,北顶娘娘庙始建。
清乾隆年间,奉敕重修北顶娘娘庙。
清末民国年间,北顶娘娘庙损毁严重,只遗存山门殿、二进殿和钟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顶娘娘庙原址被北顶铸造厂占用。
1976年,北顶娘娘庙后殿因地震而坍塌,随后被翻盖为北顶小学。
1986年,北京市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接管北顶娘娘庙,雇用看庙人值守。
1998年,北顶娘娘庙遗存殿宇进行抢险修缮。
2002年,北顶娘娘庙腾退侵占单位及居民。
2004年,朝阳区文化委员会配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顶娘娘庙进行遗址勘探发掘。
2006年,北顶娘娘庙的修缮方案确定为局部复建,即恢复第一、二进院落,恢复其中的鼓楼、二重殿和东、西配殿;后院整理出各殿基座和围墙基础作为遗址保护。
2007年,北顶娘娘庙修缮主体工程竣工。同年,
北京民俗博物馆作为使用方,对北顶娘娘庙进行了塑像、绘制壁画、布展等工作。
2008年,北顶娘娘庙正式对外开放。
2019年,北顶娘娘进行三、四进院落和山门值房的修缮复建。
建筑格局
北顶娘娘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的主体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玉皇殿,共有四进院落。庙内供奉
碧霞元君、天仙娘娘、
送子娘娘、
东岳大帝、
玉皇大帝、
关帝、
药王等神祇。
主要建筑
山门
山门三间,歇山顶,简瓦屋面,檐下绘旋子彩画,明间辟火焰门,券门上嵌“敕建北顶娘娘庙”石额,两侧次间开三交六碗菱花券窗,券脸石上雕刻有图案,前出垂带踏跺三级。山门两侧接“一封书”式八字影壁,歇山顶,筒瓦屋面,影壁心作中央及四岔角雕花装饰。
钟鼓楼
过山门为第一进院,院内有钟楼、鼓楼,歇山顶,筒瓦屋面,一层内向辟火焰门,前出垂带踏跺五级,上层东西向辟券窗。
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歇山顶,简瓦屋面,正立面明间五抹槅扇门四扇,次间槛窗各四扇,前出垂带踏跺五级;背立面明间五抹槅扇门四扇,殿宇两侧接隔墙以分割内外。殿内供奉护法四大天王:增长天王
魔礼青,职风;广目天王
魔礼红,职调;多文天王
魔礼海,职雨;护国天王
魔礼寿,职顺。
娘娘殿
娘娘殿面阔五间,前出歇山卷棚顶抱厦三间,绿琉璃瓦黄剪边屋面。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顶,简瓦屋面。殿内供奉天仙圣母
碧霞元君、眼光圣母明目元君。
遗存地基
娘娘殿之后还有两进院落,但建筑已无存,仅留地基。
文物遗存
北顶娘娘庙内遗存有包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庆亲王
奕劻撰《重修北顶娘娘庙碑记》碑(残)在内的碑碣数通、古桧柏三株(树龄最大的有500多年)及古槐五株(树龄约300年)。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相传北顶娘娘庙初为土地庙,后因
明世宗其母许愿而得子,故修建一座娘娘庙以感恩天赐皇子。
庙市
北顶娘娘庙的庙市,在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开市,商品以日用农具为主,昌平、沙河一带农民都要来此交流物资。为了聚拢人气,每逢开市,庙宇前还会搭台唱戏,请戏班子热闹几天。用麦秸编织的草帽、花篮等,是这里的名优特产,买家亦多系近郊农民。
文物价值
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召开前夕,对包括北顶村在内的区域进行了搬迁,原设计规划是北顶娘娘庙的所在地就是
国家游泳中心的施工地,最后经过充分考古论证,将国家游泳中心向北后移动了100米,这才有了北顶娘娘庙的完整保存。
北顶娘娘庙是北京历史上的“五顶八庙”之一,是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是北京城市发展和民俗事象的实物见证。位于奥运主场馆区内,与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毗邻,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相辉映的场景,是人文奥运精神的重要体现。
文物保护
1986年,北顶娘娘庙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2月11日,北顶娘娘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北顶娘娘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开放时间
8:30—16:3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81、82、510、607、观光3线路公交车,在北辰西桥北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8号线,在奥体中心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距离北顶娘娘庙约千米,驾车约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