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护城河
北京北环水系部分
北护城河起自北京西直门北的三岔河口,向东流经德胜门、安定门至东北城角,与东护城河相接,宽26米。在二环路东北角处河道变为三支,一支汇入坝河、一支汇入亮马河、一支经水闸汇入东护城河暗渠,全长约6公里。1977 年动工改建。上段自三岔口至德胜门,全长1877米,改为暗沟;下段自德胜门至城东北角,全长4995米,为水泥直墙式明河。
位置境域
北护城河是北京北环水系的一部分,西起北京西直门暗沟出口,东到东北城角,全长5.9平方km,景观水面14hm2,绿化面积15hm2。北护城河与北二环路平行,依次为德胜门、鼓楼大街、安定门、雍和宫、地坛公园等重要地标。
治理状况
治理之前的北护城河,注重河道的行拱、排水等功能,是整齐、笔直顺畅的河道,采用了大量混凝土或浆砌石的河道岸坡,为“三光河道”,仅有两种断面型式,在河道起始段1.0km是梯形断面,全断面由预制混凝土板护砌;余下的4.9km是矩形断面,河底为预制混凝土板,河道两岸是混凝土挡墙。其弊端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硬质挡墙和岸坡用一层坚硬的结构隔绝了生物与土壤的接触,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使河流逐渐丧失自净能力,加剧了河水的污染程度。北京市已连续几年干旱,河道里的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更换,水动力极差,水流不顺,使得河流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的破坏,连续几年夏季都发生了“水华”现场。因此,对北护城河的生态修复是很有必要的。
1、双层河道的设计
北护城河使用了双层河道的设计,即上层作为景观水面,下层走排水并埋设循环管道。在两岸园路设6座形式各异的亲水栈桥,还在河道做2处跌落式的生物填料汀步,营造出水位落差,在该段末端形成一个落差达1.8m的瀑布景观。不仅给护城河增加一处亮丽的景点,还实现了河水的流动,让河水变“活”。
2、直墙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
(1)拆除部分河床的护底
这次对北护城河的治理在生态修复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它北临滨河路,南靠二环路,所以对它的挡墙不是一次性拆除的。针对其河底及两侧挡墙均为混凝土结构为“三光河道”的特点,除将河底部分混凝土结构拆除外,在闸区防冲段铺设透水砖,加强水与河底土壤的交换。
(2)种植槽加固挡墙结构
北护城河位于城市中心,两岸均为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在各种设施限制情况下,只能在现状挡墙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固。将河道挡墙上半部分顶部削除至正常水位下,水面看不到混凝土的痕迹。消除顶部后河道挡墙变矮,有利于挡墙的稳定。在挡墙内侧距离岸墙1.1m处新建挡墙,结构厚0.3m,新建挡墙顶高程也位于常水位下,在底部采用植筋、顶部每隔5m采用隔墙与原挡墙连接。同时新建挡墙与原岸墙间形成0.8m宽的种植槽。种植槽内下层填筑的填料尽量采用拆除材料,废物利用,尽量减少外弃;其图层则填筑种植土,以满足水生植物种植要求。改造后的河岸将在看不到硬质的混凝土,掩盖堤防特征,用景观缓解堤岸给视觉上造成的压迫,形成水面到岸坡的绿色过度。
3、设置浅水湾
岸坡部分尽可能的直接入水,利用生态砖、生态袋护岸材料蜿蜒地置于水边,形成形态多变、宽窄不一的浅水湾种植槽、其间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有层次的岸坡绿化。
4、生态袋护岸
生态袋护岸是一个以工程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依归,三维一体的软质护岸。适用于稳定土体或岩体的生态修复,生态湖岸可以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利用职务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这种护岸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结构带来的负面作用。
5、透水铺装
此次河道整治采用透水砖、嵌草青石板、汀步石等透水路面做法,透水铺装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吸收水分和热量,减轻城市的排水和防洪压力,有利于雨洪利用。在不透水结构上预留泄水孔,面层采用透水铺装,开发了不透水基层上实现透水铺装 的心技术,并在北京河道整治首次采用变废为宝的风积沙透水砖,把雨洪利用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应用于河道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6、河道水质维护
在常水位条件下,水深0.6-2.0m的河底和河坡种植沉水植物,在北护城河河道两侧的种植槽的水陆交错种植挺水植物。它们直接吸收水体中的N、P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使之钝化,从而水体向贫营养化逆向发展,水体得到净化。
在种植水生植物的同时,在河道中溶解氧能够保证的条件下,放养适当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螺、蚌等。滤食性鱼类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藻类生物量,底栖动物可以滤含水中悬浮的微型生物及有机碎屑,提高湖水的透明度。通过水生动、植物的定植技术,同时通过水生生物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维护水质。
如今,北面的护城河正在恢复历史的风貌,疏浚了河道,而且河面也加宽了,河的两旁都修建了用石子或青砖砌成的弯曲小道,小道逶迤,旖逦,显得很浪漫,很富有诗意,河旁又修建风格迥异的廊、轩、亭、阁,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开放景观
2014年9月,作为环二环绿道的一部分,西城区环二环城市绿廊的最后一段,北护城河西城段建设基本完工,十一将向北京市民开放。在西直门桥至鼓楼桥,全长3.3公里的绿道上,自东向西分别有“钟鼓余音”、“德胜祈雪”、“潭西胜境”3个新景区。
钟鼓余音
位于鼓楼桥,施工人员在局促的空间内利用现有的临水码头,对其进行重新装修再利用。景区增加了临水平台,与地铁出入口广场和码头进行有机连接,中间穿插种植区域,使其成为错落有致的一处滨水景观。
由于景点位于鼓楼地铁站,南面即是北京中轴线上著名的钟楼和鼓楼,所以景点中以“钟鼓”为主题,让人在游览中感受到老北京那演奏了500年的“钟鼓余音”。
德胜祈雪
“德胜祈雪”景区是本次北护城河西城段重点打造的景观节点。据介绍,1757年天下大旱,乾隆出城祭祀归来,至德胜门处喜逢大雪霁下,故于德胜门赋祈雪诗二首,并建立御制祈雪碑,因此留下了“德胜祈雪”的典故。
“德胜祈雪”景区建设以德胜门箭楼为中心,重点突出城楼的古老巍峨。在景观风格上,大量种植油松与梅花、白花山碧桃,来烘托古老的城楼和“祈雪”的主题,并把已经消失的“御碑亭”、德胜门的传说、老照片等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中,成为展示德胜门传统文化的载体。
潭西胜境
位于积水潭桥西北角。积水潭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流入城市后形成的巨大湖泊,在明代和清代以前称为“西涯”。“潭西胜境”景区以清乾隆二十六年积水潭即景诗为蓝本,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增加跨河栈道,连通南北两岸,并以自然的水景为核心,在其周边打造了沁澜轩、荷风坞、浮烟舫、沁芳亭、盈玉洲等众多景点,形成一个颇具古韵的中国园林景观,漫游其间可领略到当年积水潭畔的一隅风采。
参考资料
北护城河综合整治项目.中国生态修复网.
.中新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7 09:33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治理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