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一所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位于美丽的城阳区白沙湾,卓越蔚蓝群岛处,2009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宣告成立。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义务制学校,共有两个小学部(分别为24个班和36个班)和一个初中部(30个班)。其中小学一部已于2010年9月开学,初中部已于2014年9月1日开学,小学二部计划于2016年建成使用。
学校开办几年来,先后取得了第三届青岛市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第三名和最佳音乐奖;2011年全国跳绳精英赛表演赛团体二等奖和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青岛市远程研修先进单位;青岛市现代化学校试点单位;城阳区2011年度安全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
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办学思路,以“全员全程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多层次、多角度发展学生兴趣”为办学特色,以“和”为文化精髓,以“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为学校铭训,全力打造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理念、文化行为和文化环境。鼓励每一位师生都能用微笑传递文明,让“您好”成为习惯,打造“有笑声、有掌声、有辩论声”的智慧课堂,建设幸福、快乐、和谐的校园。同时,学校以“和”文化为主线建设了“两园、两景、两图”的校园景观,即“习园”、“趣园”、“杏坛雨润”、“桃李芬芳”与“数乐图”、“和乐图”,将校园环境与学校文化精髓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校园的每一处都体现着“和”文化的意义。
以“和”为文化引领,学校还成立五个职能部门:学校建设部着力打造“生本化”的管理文化;教师发展部着力打造“做最好的自己”的教师文化;学生成长部着力打造“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学生文化;家长提升部着力打造“与孩子共成长”的家长文化;后勤保障部着力打造“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育”的服务文化。五个职能部门根据年规划、月计划、周目标,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全力打造“和”文化特色学校。
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主要是面向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招聘的优秀毕业生。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优势的资源,学校还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了原北京市督学、北师大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顾问宋宝璋、北师大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陈延军、原北京市巨山学校校长王淑清为该校的教学指导顾问,定期来学校进行跟踪式教学指导,给学校教师以“导师制”的长期培养。另外,学校还聘请山东省特级教师孙泓、徐雯、商德远、赵春凤为该校学科指导专家。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其他附属学校交流学习,开阔教师眼界、提升教师境界,全面强化业务素质。卓越的领导、雄厚的资源、和谐的氛围、积极向上的集体意识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学校拥有北师大优秀硕士毕业生9名,本科生7名,有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山东省十佳创新班主任5名,师资力量全省第一,在全国屈指可数。
办学特色
一、打造特色课程,释放学生个性
本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学校坚持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尊重孩子的天赋,关注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长。并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阅读书籍,感悟爱、体会情,提高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
学校不断完善与细化“数学好玩”、“快乐识字”、“生活作文”“生活美术”等具有学校特色的国家课程,还充分发掘教师潜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地方、校本课程,利用每周五一下午的时间为学生开设了“兴趣选修”超市:现有“跳跳堂”、“童心画苑”、“游我游你”、“面点DIY”、“舞动童年”、“领袖社团”等二十门兴趣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同时还建设了“七彩童年”读书屋、“我爱生活”体验馆、“数学好玩”游艺宫等专业教室。着力发展国际化教育,带领学生走向世界,体验异国风情,感受世界文明。
坚持个性化的培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注重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鼓励每位学生学会用自己聪明的头脑与灵活的双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让每个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让勤奋学习的过程成为自身体验乐趣的过程,形成敏而善学、勤而好学的学习氛围与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一生爱运动的习惯、一生爱读书的习惯、一生爱创造的习惯,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阅读书籍、感悟生活、体会情感。
二、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享受过程,感受成功
本着“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并为之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系列一:储蓄文明——文明卡、章、证制度
学校推行六种文明卡:勤奋学习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我能行”活动卡:关注学生的体育、文艺活动及社会交往能力。礼仪标兵卡:关注学生的日常礼仪。文明就餐卡:关注学生的就餐习惯。家庭好孩子卡:关注学生在家的表现。社区好公民卡: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学生集齐10张文明卡后,就可以换取一枚文明使者章,其以笑脸为图标,让课堂、校园处处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氛。如果说文明卡、文明使者章是对孩子平日习惯养成的关注,那么文明大使证则是阶段性的总结。每学期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孩子们获得文明使者章的数量为其颁发文明大使证。
系列二:发展性多元评价
“发展性多元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每个学期“进步了没有,提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关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中的提高和进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引领孩子的全面发展。
系列三:年度“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因此,学校每学年都要评选出十大“感动校园人物”,借此感谢、表彰这些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做出突出贡献的家长、学生和老师。
系列四:学生、教师幸福指数调查
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幸福指数和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受到校领导的高度关注。每学期末,学校下发给每位学生和老师一张幸福指数调查表。表中有三个笑脸,老师和学生任意给笑脸涂颜色,得幸福感有多少,就涂多少,在笑脸下方可以写一些自己的幸福感受。学生交给班主任,教师的上交学校办公室。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约谈幸福指数不高的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导,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同班里的其他学生一样幸福快乐。教师的幸福指数同样也非常重要,幸福指数决定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校长亲自约谈幸福指数较低的教师,谈心、交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幸福指数,让老师们开心愉快工作每一天。
三、以“草根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科研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了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幸福的教师,使每个教师都品尝到探索创新,采摘成功果实的幸福,学校一改行政命令,“一刀切”的大一统课题研究模式,选取了尊重个性,尊重实际,尊重特色的课题研究模式——“草根课题”。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学校每位教师都是研究者,只要自己的研究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便大力支持。这些“草根”课题,虽然微小,甚至也没有很高的理论支撑,但教师的研究,方向明确,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师而言,学校的不加“干预”,为“小草”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只要成效显著,学校就激励“扶持”,并给以强有力的支持,于是很快学校这方丰田沃土上,长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小草,每个老师都在科研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随着日月的运行,有几株“小草”,居然长成了“参天大树”。仅语文组就诞生了卓有成效的“多项科研成果”:(一)汉语拼音卡片教学。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拼音卡片成了教学的好帮手。(二)周目标导航。依据新课程标准,将学期教学的主体内容科学的分解到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仅让教和学有的放矢,而且让自主学习有章可循。(三)板块式教材整合实验。采用“三线并举的板块式教学”,把“时时练字、天天读书、生活作文”三步促优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把练字、读书、练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奏好“三部曲”,奠定学生成材、成功的基础。
四、打造精品课堂,培养品牌意识
为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学校注重教师素质高层次提升,着力打造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山东省特级教师两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与优秀教研员称号的三人,获得市级各种荣誉的教师十人。他们教学方式各具风格,成为“课程的载体”,打造着每一个“和而不同”的课堂。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推动年轻教师学习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来自各地,不同思考、不同文化理念的碰撞与契合是学校求同存异、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学校有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教师队伍,年轻使他们具有无穷的潜力与可塑性,洋溢着对教育无限的激情,专业过硬、素质全面、勤于学习、时尚现代的他们是学校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在北师大青岛附校,每一个学科组,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且个个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校教师发展部极力培养教师们的“品牌意识”,鼓励教师们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人。
得益于北师大这一教育平台,学校每学期结束后都会组织全体教师赴北师大进行封闭培训,为教师们提供不断学习、提升的机会,以此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精益求精,促进教师素质不断升华。
五、行走改变眼界,眼界提升境界
学校在以“和”为核心文化的引领下,开展国际化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领袖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寒假和暑假更是开拓学生视野的教育契机。自2011年,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就拉开了序幕,2011年8月,全体教师赴韩国学习交流,期间参观了一所大学,两所中学、一所小学,并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同年11月,李玲校长赴荷兰学习交流;12月刘鹏主任赴香港、澳门学习交流;2012年2月,学校部分师生赴新加坡游学。2013年暑假,学校带领学生踏上欧洲和北美洲的土地,领略那里独特的文化气息。2014年暑假,学校带领学生赴韩国游学,2014年11月份,学校再次带领初中部学生赴韩国游学,与韩国当地学校进行交流。
山东省拥有着悠久灿烂的齐鲁文明,底蕴深厚;北京师范大学拥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青岛市拥有着现代而充满活力的蓝色经济文化优势。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也必将传承其文明、感悟其底蕴、弘扬其理念、依托其实力,发挥其优势,树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内涵式发展目标,以世界眼光谋划工作、以国际标准做好工作、发挥本土优势,朴实做人、踏实做事,力争3年内打造青岛一流、5年内山东乃至全国知名,与世界接轨的蓝色教育品牌,使之成为让孩子快乐、让教师幸福、让家长信任、让社会各界尊重,具有海洋般深邃、宽广、包容、充满生命力的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是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每个教职工成就理想、成就事业的舞台;是每一位曾经为学校建设给予过支持与关爱的社会各界,为学校建设呕心沥血工作的创业者心灵的港湾。同时,学校也必将成为黄海之滨又一朵教育奇葩,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先进理念与科研成果在黄海之滨的传播者,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连接美丽岛城的桥梁与纽带!
这正是:携手劈波斩浪、共迎海阔天空!
文化理念
办学理念
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学校校训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学校校风
用微笑传递文明,让“您好”成为习惯
学校校歌
我,铃儿,小鸟
文化解读
和是中华文化之精髓,儒家思想之根本。《礼记》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圣人追求的至高境界。而此最高精神又有若干理念作为支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乃其人本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乃其伦常观;“发号出令而民悦,谓之和”乃其施政观;“九族既睦,协和万邦”乃其家国观;“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乃其教化观;“礼之用,和为贵”乃其礼仪观;“君子和而不同”乃其交际观;“天人合一”乃其宇宙观。和之为义深矣哉!
“和”本意为“唱和”,形容合作默契无间。《周易》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推而广之,家国天下皆当以和为旨归。今日中国,倡导和谐。
吾校秉承华夏文化传统,承儒家经典“君子和而不同”之理念,引现代美文《我、铃儿、小鸟》之词句,立“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为吾校之铭训,望全校师生“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千载齐鲁文化,百年木铎金声,旧学新知,融会贯通。此乃“天之和”。
滚滚黄海,汤汤白沙,日月星辰,潜行于斯。师徒授受,此乐何极!此乃“地之和”。
授业者兼容并蓄,宽厚弘大;从学者勤勉虚心,博学笃行。此乃“人之和”。
授业者,当以传道为首;从学者,当以尊师为重。师生和谐,穆穆雍雍。此乃“行之和”。
桃李虽不同,然古人合喻为“弟子”,后则有桃李天下之说;“铃儿、小鸟、我”亦不同,然“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后则有吾校之铭训。此乃“文之和”。
吾校“和”文化融古今典籍之精髓,是为深厚蕴藉;吾校“和”文化亦当见于吾人之一言一行,可谓深切著明。故而,“和”之蕴为吾校文化之根本,“和”之韵为吾校文化之特色,“和”之孕则是以出名师、育英才为喻,为吾校办学之宗旨。
选修课程
“团体心理游戏”兴趣选修课程情况简介
一、选修课名称:团体心理游戏选修课(内含团体心理拓展和团体沙盘游戏活动)
二、招生班级:五、六年级
三、招生人数:暂定20人。
四、课程介绍:
1、团体心理拓展游戏活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必须开发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拓展训练是一项在我国开展只有近十几年历史的心理训练方法,对于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释放精神压力极为有效。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较多,学校仅仅依靠思想工作和简单的心理咨询方法,很难彻底释放和排解中小学生的心理能源。而心理拓展训练却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团体心理拓展游戏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
心理拓展训练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式培训,它通过学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
(1)释放生活学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2)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3)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
(4)强化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进取心。
(5)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
(6)完善人格,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3、团体沙盘游戏体验课程
“一粒沙子就是一个世界”,沙是儿童最喜欢玩的材料之一,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能使人们任意发挥想象力,用它来建造心目中的城堡、农舍、原野、河流、高山……或任意可以想象的东西。某一个时期孩子也会特别钟意一些特定的小玩意,男孩的小手枪,女孩的洋娃娃等,它对孩子心理的发展常常具有着不可忽视和无以替代的作用。哪怕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玩具,如小石头、小木棍,也可以用来构建想象中的图景。
将沙游戏和玩偶完美结合的沙盘游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心理世界,他最大限度的给人以想象,让人精心构建各种主题,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和治愈,获得创造与发展!借助这样一种自性化体验,完成孩子们在沙盘中实现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
走进机器人选修课课程简介
一、机器人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理念
科技推动教育,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个人计算机的时代,九十年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那么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教育走入中小学学生课堂即将成为可能和必然趋势。这项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首先它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生动形式,而且内容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易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研究现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对年轻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知识的教育。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小说或录像等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用和局限性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行。在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智能机器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同时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如果说上世纪末我国“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把“普及机器人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到了新世纪,普及机器人文化也将越来越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战略性手段。
青岛市的许多学校也都开展了机器人的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智能机器人活动都以校内机器人社团、或者是以竞赛小组的方式出现,但是这些都没有进入学校课程体系,没有真正对全体学生进行机器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我们学校从2012年3月开设了机器人社团活动,开展机器人活动半年期间,参加区、省比赛活动较好成绩,同时在社团开展活动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机器人教育经验。为了使机器人教学不偏离教育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确立了“普及+提高”的原则,根据实践经验、师资水平和学生发展需求等因素开设了智能机器人兴趣选修课程,决定开展把智能机器人课程引入课堂的实践研究。
机器人课程作为一种普及型课程,不强调课程的系统与全面,不追求课程建设的专业性,旨在充分利用机器人教学的特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力争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平台。机器人课程的理念是通过机器人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初步建立系统的观点和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机器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
机器人的学习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影响机器人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内容的开设必须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该校实际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三年级初步接触了解什么是机器人,用LEGO虚拟机器人软件进行搭建研究学习,简单介绍相关机械原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用vjc1.5仿真机器人系统初步了解简单的流程线编程;四、五年级了解机器人程序,学习有关编程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选拔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俱佳的学生,补充到高级班;六年级的学生是该校最高年级,他们最早接触FLL机器人,也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和比赛,所以他们作为工作室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尽享机器人搭建、编程、调试和任务采用这样的机器人课堂教学梯度铺垫策略,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
1.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的课程理念与宗旨,我们初步规划设计了初、中阶段机器人课程教学四个单元的内容:认识机器人、控制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和机器人乐园,第一学期主要使用VJC1.5仿真版软件学习前两个单元,第二学期使用实体机器人学习后两个单元的内容。另外,每学期预留了2课时的学习评价时间和2课时机动的时间。
①认识机器人(6课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广茂达和乐高机器人的运动演示,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机器人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写思路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在VJC1.5仿真版软件上用流程图方式进行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写的方法,以及在仿真版软件中运行和调试机器人控制程序的方法,为后续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6课时的内容分别是:认识机器人、教机器人唱歌、机器人走多边形、机器人画圆、机器人走弧线、机器人绕障跑。为了适应机器人课两教时连上的教学节奏,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组织时有意把相关的、有联系的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第一课时学基础,第二课时求拓展的梯度结构。
本单元学习的原则是以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为向导,以学习软件的界面和操作为基础,以学习控制程序编写的思路为主线。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把机器人课上成计算机课,不要单纯地教操作,而应充分利用内容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编程思路的引导和训练。
②控制机器人(6课时)
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两课时完成一个项目,三个项目分别是:机器人碰碰车、机器人走迷宫、机器人轨道车。
通过这三个学生比较有兴趣的实际例子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能准确运用碰撞传感器、红外测障、地面检测等传感器控制模块编写能感知外界环境状况,并作出决策的机器人控制程序。通过这些传感器的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并实际运用检测、判断、决策,以及循环等一些编程概念和方法,编写一个能满足项目任务的基本要求,而且控制比较灵敏,失误较少的机器人控制程序。
作为一种隐含目标,本单元的学习还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意指点,逐步培养学生周密、系统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检测机器人(4课时)
从本单元开始,学生不再或基本不再使用仿真版软件,而是直接在FLL机器人上进行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编写,也开始用实体机器人进行控制程序的验证和调试。因此,本单元是学生真正接触和实际使用实体机器人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完成机器的检测和程序的下载运行,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扫清障碍。
本单元共安排了机器人的结构、检测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程序的下载和运行、机器人程序调试和简单故障的排除等4课时的学习内容。要求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合理组织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互帮互学,人人动手完成学习任务。
④机器人乐园(8课时)
本单元内容以活动方式组织,提供多项学习项目,包括声控机器人、机器人循轨迹走、机器人接力赛、机器人捉迷藏、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走迷宫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基础,提供部分项目,包括项目的简单分析和编程要点,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本小组选择哪个项目任务。这些项目任务有简有难,部分项目任务包含了一些机器人常规赛的要求,但难度有所降低,目的是让学生在相对比较宽松和开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单元是一个较开放学习单元,建议教师以活动课、探究课的课型组织教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和具体的认识,不但知道机器人的核心是它的控制程序,更要体会到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调试验证中逐步解决问题,从而能把这种学习情感体验演化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毅力,达到机器人课程开设的深层次目的。
本单元课程设计成提供多个项目,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没有足够的机器人竞技项目标准场地的条件下进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机器人基础知识教学,我们不知道究竟哪些项目比较适合。所以,这种课程内容安排方式只是暂时性和探索性的,希望在两、三轮实验之后有所改变。
2.教学形式:
教师授课型:在课程的初期阶段需要对学习软件和机器人的结构等等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学习软件形成一种直观的认识。
一带三“小老师”授课:由于选修机器人课程人较多,所以将实行老代新的教学模式——老带新。学期兴趣选修课上,有机器人社团的五名队员,都有一年以上的活动基础。能够掌握基本的拼接和编程技术。老队员在每周四次的日常社团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充分的掌握和消化,通过老师的梳理和整合,行程能够教授给新成员的内容。在周四选修课上,以一带三的小组模式,由老队员传授给新队员。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相似,知识内容经过自己的加工,更加有利于新队员的理解,同时在为人讲授的基础上,老队员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生活动型:在课程的后期阶段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创作,参加各种教学测试和比赛。
3.课程评价
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课程设置相应的教学反馈方式即教学评价。机器人课程的评价,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觉得智能机器人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教师评价。但是机器人的教学是一个实践的活动,因此,总体评价应该采用过程评价。比如:智能机器人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是从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完成任务的效率上进行衡量,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完成特定的任务一般就是最佳方案。
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的就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的评价方式逐步从对学习的结果评价转化为对学习的过程细致的评价上了。所以要求授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做一个详细而细致的记录。过程的记录将作为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随堂成绩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②学生作品: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同时也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成果。将模仿类型的作品和创新类型的作品作为两种不同的作品形式进行评价。评价中要对作品的功能性和创造性都做一个评价。要求授课老师能保留学生作品的实物图像和具体完成的动作说明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③论文:对于已经参加过提高型课程的学生要求其对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撰写有质量的论文或案例报告作为结果评价中的重要指标。教师做好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充实学校的课程。要求一个小组至少完成一篇论文。
④测试:针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制定阶段学习后命题形式(专题形式)的能力测试,也考察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结果。测试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操作情况适当安排课时进行,一个年级的课程安排中每个学期的测试不少于3次。
三、机器人课程建设推进的后续保障
1.课题引领
科研,可让我们明确自己的走向,如今,全国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机器人组委会有多项课题,我们完全可以在全国课题的总题引领下,成立自己的子课题,不断的探索研究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课堂教学的策略。
机器人课堂教学的推进实施需要课题的引领,浓厚的学科科研氛围,有利于我们很好地开展机器人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有利于不断提升不断推进机器人课堂教学的实践。
2.师资建设
机器人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非常重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机器人课堂实践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比如:要有耐心、动手能力较强、要懂一定的电子技术、要有一定的程序编写能力、甚至要有创新精神等等。但是该校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严重困扰着机器人活动的发展,开展活动的教师仅一名,而且活动时间少。
3.以赛促学
比赛的真正目的:推进机器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搞各种各样的比赛目的还是推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花大量的银子去搞怎样高科技的比赛,最终得不偿失。我们的目的还是要考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的比赛应该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比赛。
基于这样的比赛理念、针对这样的比赛目的,学校可以在每年的科技节上开设学生机器人竞赛项目,例如:轨迹常规比赛:“竞赛+上机考试”;创意比赛:“现场设计+解说”。在每年的青年教师素质赛中,进行机器人课堂教学展示评比:“设计+上课+说课+评课”;机器人课堂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教师机器人比赛:现场命题现场比赛。
乐豆粘土手工坊选修课课程简介
“超轻粘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材料,色彩艳丽、可塑性强。“超轻粘土”有弹性、不碎裂,可以永久保存,也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孩子们一揉一捏的玩乐中,迷人的小动物、可口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就能神奇地应运而生。乐豆粘土手工坊带领孩子们设计、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小饰物、粘土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学生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在超轻粘土的制作中,尽情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乐事,喜欢粘土就那么任性!
二胡选修课
二胡选修课开始于2012年,学员来自1-7年级的学生,旨在通过学习二胡,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每年的二胡选修课都为校民乐团输送大量优秀学员,他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长杯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每年的暑期所有的二胡选修课学员都会参加民族管弦乐协会的考级并取得考级证书。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那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无比受益,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演奏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那更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针对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发展与培养,挖掘有音乐潜能的学生并给与正确引导。
剪纸选修课
一张纸、一双手、拿起一把小剪刀,折一折,剪一剪,打开就出新花样!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怎样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体验到剪纸的乐趣?剪纸选修课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减少了精细剪纸的难度,增加了立体剪纸、折叠剪纸的趣味性,让剪纸作品更加实用,变成一件件小礼物!让低年龄段的孩子们也能体验到剪纸的乐趣。在愉快的剪纸制作中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
小豌豆文学社团
小豌豆文学社团,是该校2011年9月面向三——六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兴趣选修课程——生活化作文,2013年9月更名为“小豌豆文学社团”。其目的是通过社团组织一系列校内、校外观察、体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生活更丰富,让社员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阳光girls健美操选修兴趣班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在音乐伴奏下,达到增进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一向体育运动。
该校从2011年开设健美操选修课至今,已有3个年头,参加过的学生上百人,从最小的一年级到最大的六年级都有许多喜爱这项运动的学生。也通过选修课的开设发现了更多更好的健美操苗子,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还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同级别的健美操比赛和表演,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和众人的好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
科技创新选修课
校园植物认领、恐龙再现与制作、纸飞机的制作、银“蛇”舞动、家庭创新“四小”(即小实验、小制作、小调查、小论文)秀等在我们的科技创新课上精彩上演。为培养学生的“三能,三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潜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校在一至七年级开设了科技创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学科学,做科学”,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因材施教,因需受教,学生既可选择老师提供的实验项目,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自选项目,以合作或单独进行的方式展开研究,逐步形成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典诵读选修课
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经典诵读课程通过诵读体验读书的美丽,经典中的小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用手中的画笔把想象的画面记录下来,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就更高了!
《千字文》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文化人,我们首先选择以《千字文》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English Zone选修课
English Zone ,包罗万象,主要针对4,5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学习基础。在这个选修课中,孩子们会了解到古典英语诗歌,进行配乐诗歌朗诵,学唱流行英文歌曲,师生共读童真童趣、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英文绘本,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进行英文表演,观看英语电影,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还会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英语作品。English Zone,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
乒临天下选修课
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天下第一。我校乒乓球队以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学校乒乓球水平,为校争光为宗旨,致力于为广大北师青岛附校学子提供良好的素质锻炼与提高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训练,使同学们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动作速度、四肢协调力、灵敏程度。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劳逸结合。使学习生活良性循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趣味地理选修课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自古以来,人们对地理环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今天,人类又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学习地理,关注环境, 已成为许多人迫切的需要和自觉的行为;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也成了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与教科书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地理知识不同,本课程以人们感兴趣的地理问题为线索,向大家介绍地理的神奇与奥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特设了趣味地理这门选修课,通过一学期有趣的趣味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的能力。本课程包括天文知识、普通地理问题、旅游以及现在特别流行的星座知识等。
科学选修课
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无穷的,本课程根据孩子的需求去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征集上来的问号可多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下雨后才会出现彩虹?人到了太空中重力怎么就没有了?太空中的黑洞是不是会把所有东西都吸进去?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孩子们想知道的太多了,这也给了我不少的压力:要给孩子一杯水,我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支持。我设计了声音的产生、制造彩虹、光的传播、玩转磁铁、摩擦起电、认识力、简单电路、观察校园植物等等近20个小专题来和孩子们一起研究。
教育计划
特长生培养
开设特长超市,举办各种特长展示,组建特色艺术团体,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项有益于终身的特长;
优秀生超越
实行超前渗透式教学,落实生涯导师式引领和个性化跟踪指导,突出项目研究、课题推动的深度学习,争取让每一个优秀孩子都能实现卓越成长;
后进生援助
亮化家校联盟和学生成长足迹,强化小灶式辅导和师生捆绑式评价,规范自主选择式学习过关和重新达标制度,争取让每一个后进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国际化联结
继续推进北美全真体验式课程和全球教育共同体项目,继续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和与国外友好学校联合办学,逐步引进和创编先进外语教材、教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
教育教学开放
学校管理开放,教师课堂开放,实验室逐步全日开放,学生活动开放,引领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引领学生追求优秀与幸福,并积极寻求北师大教授和各方教育专家指导,努力赢得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让所有教育的人、财、物资源都能整合为熏染、唤醒、激励和教育学生爱心和智慧成长的力量,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乐园、学园和家园。
职能部门
学校建设部
学校建设部着力打造“生本化”的管理文化。
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打造“做最好的自己”的教师文化。
学生成长中心
学生成长中心着力打造“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学生文化。
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着力打造“与孩子共成长”的家长文化。
后勤保障中心
后勤保障中心着力打造“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育”的服务文化。
国际交流中心
国际交流中心着力打造“中国魂,世界眼”的国际文化。
六个职能部门根据年规划、月计划、周目标,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全力打造“和”文化特色学校。
办学成绩
学校发展五年来,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4年度青岛市健美操协会最佳推广单位;青岛市健美操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第三届“京师杯”五人制足球赛(小学组)最佳组织奖;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第四届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暨2015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青岛赛区比赛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校园戏剧实践基地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青岛市小作家协会写作基地;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概况.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2014-1-14
“和”文化解读.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2013-9-2
“团体心理游戏”兴趣选修课程情况简介.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2014-1-1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09:16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