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于1982年,是
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学系。
办学历史
1916年,北京大学在中国首设社会学班。
1922年,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燕京大学成立社会学系。
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被取消。
1980年8月19日,北京大学致函教育部获得批准,暂设社会学专业于国际政治系下。
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2年4月9日,北京大学重建社会学系。
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3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建立。
1986年10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新成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联合申请,并于1987年正式建立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该流动站是全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7年,社会学系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1988年4月,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1989年,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1992年4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更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1994年6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成立。
1995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研究会成立。
1996年,北京大学获得社会保障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6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打通,保留各自的名称和编制,组建统一的领导班子。同年,依托两个单位的研究力量组建的“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7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共同筹建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同年8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中国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成为首批获准招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之一。
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工作专硕下新增设“社会调查与政策评估”方向,独立成班,全国统考单独出题。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据2021年5月社会学系官网显示,社会学系设有3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9月,社会学系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在2017年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评级A+,位居全国第一;在2020年QS世界大学社会学专业排名中位居第21名。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学(女性学)、社会保障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社会工作(含社会调查与政策评估方向)
师资力量
据2021年5月社会学系官网显示,社会学系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讲师)6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佟新、邱泽奇
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马戎
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入选者:
卢晖临、
谢立中、佟新、邱泽奇
教学建设
社会学系下设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
应用社会学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
合作交流
社会学系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学术交流。通过聘请专家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等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系同世界上一批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这些学校有:美国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俄国的莫斯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香港的诸所大学。此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还通过参与研究同欧共体、
世界银行、法国国家科学院建立了学术联系。
学术研究
据2021年5月社会学系官网显示,社会学系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专业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国家一级学会秘书处挂靠在社会学学科工作。
(注:以上内容来源)
机构领导
(注:以上内容来源)
(注:以上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