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8年9月的研究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9月,依托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是北京市科委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北京市从事应用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培养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对外交流、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窗口。
运行机制
生物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首席专家责任制,下设学术委员会。 马荣才研究员任中心主任,曹鸣庆研究员任首席专家。
中心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科研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按需设岗,按岗付酬,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全员逐级聘任的新型人事制度。它是面向国内外的开放性科研单位。
中心的固定研究人员在年龄、职称、学位结构上表现为年青化、高学位制。已形成一支高水平精干高效的科技队伍。现有定岗职工31名(含外聘职工4名),其中有26人直接参与各类研究工作。有高级研究人员9名(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5名),占总人数的1/4。现有博士12名,其中5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7人有一年以上国外研究经历。目前中心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3个。 “生物中心”和本院“信息中心”等一起申请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取得成就
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收了70多名流动科技人员来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和论文研究。每年有流动研究人员30-50名在实验室工作。流动人员的主体是研究生,他们来自中国农大、首师大、北京林大、南京农大、南京林大、四川农大、东北农大、河南师大、河北师大、内蒙农大等单位,其余为来自我院作物所、蔬菜中心、林果所,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中科院植物所等单位,流动人员是中心科研第一线的重要力量,他们富有创造性和钻研精神。同时对中心来说,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高质量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人才。
根据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和已承担的研究课题,“生物中心”有选择地聘请了一些国内外专家为顾问。
研究方向:生物中心主要致力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植物逆境抗性基因的鉴定、分离和功能研究及农作物和林草的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2004年,根据中心的发展和当前形势对科研方向作了一些调整包括:1.成立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基因工程农药技术、微生物酶制剂技术等;2.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育种、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3.积极争取与大公司合作,推进成果产业化。
设施条件
生物中心具备完善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研究的设施设备条件。拥有各类仪器设备300多台(套),价值1000 万元左右。实验室面积2000M2,各类温室1000M2,网室400M2,实验地40亩,另在海南建有南繁实验室。
主要成果
科研成果、专利及论文:自生物中心成立以来,共发表科技专著、科技论文、会议论文169篇,其中科技著作5部、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5篇,有12篇论文被SCI收录。近年来中心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呈不断增加和提高的趋势。
中心成立六年来,科研人员共获得市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工程”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单体异附加材料选育小麦新种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除草剂抗性基因的转移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曹鸣庆研究员编写的《作物品质育种》著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14:34
目录
概述
运行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