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征得康熙皇帝的同意,决定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团。其第一届传教士团于1716年抵达北京。不久成立北京东正教总会。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传教士团变成沙皇政府派驻中国的官方常设机构。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团的外交职能和宗教活动开始分开,其神职人员不再由俄国政府而由
俄罗斯正教会直接委派和管理。1860年后,活动从北京扩展至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各地, 在哈尔滨、上海、天津、青岛、汉口、张家口、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建立教区。从1900—1916年在华共建大教堂40余座,传教点40多处, 神学院1所,男女宗教学校20所,气象台1座,图书馆、印刷所等企业和事业单位46处, 出版俄、英、汉三种文字的杂志《中国福音报》和正教教历,发展教徒5500多人,另在朝鲜、日本、爪哇等地设有分堂5座。
俄国十月革命后,传教士团依附于流亡在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的临时主教教会,安置来华的白俄教徒,使其教会信徒从1917年的数千人猛增到1949年的30多万人。1924年正式改名为“
中国东正教会”。1955年中苏两国正教会代表在上海开会, 中国东正教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1956年成立由中国人负责的
中华东正教会。从1716—1956年,北京传教士团共换届20次;其中第一届(1716—1729)由11人组成,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列扎伊斯基任团长;第二届(1729—1736)由8人组成, 修士大司祭安东尼·普拉特科夫斯基任团长;第三届(1736—1744)由16人组成,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特鲁索夫任团长;第四届(1745—1755)由9人组成, 修士大司祭格尔瓦西·林采夫斯基任团长;第五届(1755—1771)由7人组成,修士大司祭阿姆夫罗西·尤马托夫任团长;第六届(1772—1781)由9人组成, 修士大司祭尼古拉·茨维特任团长;第七届(1781—1795)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任团长;第八届(1795—1808)由11人组成, 修士大司祭索夫罗尼·格里鲍夫斯基任团长;第九届(1808—1821)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雅金甫·俾丘林任团长;第十届(1821—1831)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彼得·卡缅斯基任团长;第十一届(1831—1840)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维尼阿明·莫拉切维奇任团长;第十二届(1840—1849)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波利卡尔普·图加里诺夫任团长;第十三届(1849—1859)由10人组成,修士大司祭巴拉第·卡法罗夫任团长;第十四届(1860—1865)由修士大司祭固里·卡尔波夫任团长;第十五届(1865—1878)由修士大司祭巴拉第·卡法罗夫任团长;第十六届(1878—1888)由修士大司祭弗拉维昂·高连茨基任团长;第十七届(1888—1898)由修士大司祭阿姆菲洛赫·罗托维诺夫任团长;第十八届(1898—1931)由30多人组成,都主教费古洛夫斯基·英诺肯提乙任团长;第十九届(1931—1933)由大主教西蒙任团长;第二十届(1933—1956)由大主教维克托尔任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