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拼音:bě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个人相背而立。“北”本义是相违背,是“
背”的初文。“北”又由背对引申为(军队)败逃、败走的意思。此外,“北”又是背对太阳的方向,引申为方位名词,与“南”相对。
字源演变
会意字。“北”的甲骨文像两个站立的人背对背(图1),表示相背对的意思。以后的金文(图2、3)、战国文字(图4)、小篆(图5)、隶书(图6)和楷书,都是根据这二人相背的形象演变而来的。
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结构分析不难解析出“北”的本义所在,“北”的本义应当是“相背对”的意思。《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意为吃人肉、烧人骨,困苦至极,而士兵却没有反叛背离的念头,这是孙膑、吴起调教出来的士兵。这个“北”字《集韵》注为补妹切,帮母队韵,上古音属帮母职部入声,今音bèi。从这里已可明显看出“北”和“背”关系密切。
“北”指脊背在古文献中也有用例。《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某头左角刃痏(wéi,伤口)一所,北二所。”指某人脑袋左角有刀伤一处,脊背有刀伤两处。
“北”的本义是脊背、背离,而打败仗逃跑正是一种与正向作战相反的行为,因此“北”可引申表示“败逃”的意思。《孙子兵法》说“佯北勿从”,是说不要盲目追赶假装败逃的敌人。常用的“败北”一词,起初指的就是败逃,后来泛指失败。“北”单用也可用来泛指失败。败逃、失败差别不是很明显,有时很难区分。《
韩非子·五蠹》说鲁国有个人跟随国君打仗,三战三北,说的就是几次作战几次失败。“北”字又引申为败逃者,如“追奔逐北”“追亡逐北”中的“北”。
华夏先民主要生活在北半球暖温带,为抵御严寒和采光取暖,房屋大都坐北朝南。南面是向阳的一面,则其背阴面就是“北”,所以说,用脊背、相背的本字“北”表示与南相对的方向。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北”的方向义是假借而来的。
表脊背、相背的“北”字被表方向的“北”义“占用”后,为便于区别,又在“北”下增加形旁“月”(原本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象形“肉”,后来在偏旁中混同了),新造一个“背”字专用以表示脊背、相背。不过,在“败北”“连战皆北”“三战三北”“追奔逐北”“追亡逐北”等一些固定语词中,“北”的“败”义保留了下来。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八】【北部】博墨切(běi)
乖(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
说文解字注
“乖也”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义也。军奔曰北,其引伸之义也,谓背而走也。韦昭注《国语》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为北方,《尚书大传》《白虎通》《汉律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阳气在下,万物伏藏。”亦乖之义也。
“从二人相背”注:博墨切,一部。
广韵
博墨切,入德帮 ‖ 北声职部(běi)
北,南北。亦奔也。又高丽姓。又汉复姓,七氏。《左传》卫大夫北宫贞子。《庄子》有北门成。汉有北唐子真,治京氏《易》。《世本》云:“晋有高人隐於北唐,因以为氏。”《晏子》云:“齐有北郭先生,名骚。”古有北人无择,清身絜己,疾世之浊,自投清冷之渊。《姓苑》有北乡、北野氏。博墨切。二。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匕部】 北;部外笔画:3
古文:𧉥
《唐韵》:博墨切。《集韵》《韵会》:必墨切。《正韵》:必勒切,并绷入声。《说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违也。《史记·鲁仲连传》:士无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记·天官书》: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汉·律历志》:太阴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又《广韵》:奔也。《史记·管仲传》:吾三战三北。
又《集韵》:补妹切。《韵会》:蒲妹切,并音背。《集韵》:违也。《正韵》:分异也。《书·舜典》:分北三苗。注:分其顽梗,使背离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左窄右宽,左旁顶部略低,底部“匕”略高。第3笔竖在竖中线左方,横笔在横中线上侧。“匕”,撇在右上格,撇尖抵横中线;乚(竖弯钩)起笔高,竖段在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