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兴起于公元前3一4 世纪,至秦汉之际开始统一北亚草原地区,然后向西征服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
西域三十六国,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匈奴帝国。由于北亚草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匈奴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加之与相邻地区古代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采借与涵化,更使匈奴文化异彩纷呈。匈奴文化不仅为后来兴起于北亚草原地区的柔然、突厥、蒙古等民族所承继,而且对同时期中原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匈奴背景
匈奴族兴起时,其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游牧民族
汉朝尚书王根派使者向单于索求此地,单于回答说:匈奴西边诸王制造穹庐(即毡制帐幕,穹音穷)及车辆所需的物资都由该地供给;且为先父遗留之地,不敢丧失。
可见南匈奴和北匈奴都能造车并把车辆用于军事后勤,而且一次作战被获的车辆动以千计,则其造车工业的规模和在军事、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亦可想见了。法国散文学家布封,曾经赞叹说:人类文明史上最高贵的一次征服,乃是对马的征服。东方和西方开始往来,原因是因为有了马。人类第一次跃上马背,大约是三千八百年的事情。一种说法是第一个跃让马背的是东方的匈奴人,一种说法是人类最先在爱琴海地区跃上马背的。
匈奴人是有效地驯养了马,使大规模放牧牲畜成为一种生产方式,也使依据牛、羊、马、驼的习性和种类分群放牧成为游牧业的一大类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桃红巴拉匈奴1号、2号墓出土过马、牛头骨;巴丹吉林动物岩画中,马占第一位,其次是羊、驼、牛。马约占全部画幅的2/5,羊约占1/5。驯马的成功实践使分散的匈奴人凝聚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打破了血缘的氏族关系,出现了以地缘为核心的领地、故土和故乡的概念,为游牧国家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匈奴人的主体性与马的速度和灵活性完美的结合,人马浑为一体,增强了匈奴人的机动性和流动性,从而彻底改变了游牧社会的内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形象,使匈奴社会成为文明类型。
匈奴早在戎狄时代已经完成了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那时,已有了金属的加工,有了城邑中心。那种发展的水平在向华夏文化的借鉴下并不较它的邻族落后多少。在匈奴时代,这种状况依然在继续和发展。
匈奴手工产品确是名类繁多。畜产物、土、木、石、金属特别是铁,无不成为他们加工的对象,并把他们的产品运用到他们生活、生产乃至交换等多个领域。2005年4月29日,
内蒙古博物馆据匈奴考古学家田广金、郭素新发掘整理,撰文披露:鹰形冠顶饰重192克。鹰的头、颈由绿松石做成,头颈之间有一带花边的金片,类似项链。头部是用金丝从鼻孔插入,通过颈部与腹下相连。头颈可以左右摇动。尾部另做,插入体内,以金丝连接,能左右摆动。鹰体为金片做成,中空,身及双翅有羽毛状纹饰。雄鹰展翅傲立于一半球体之上,球体由厚金片锤打而成。半球面从中间四等分为夹角90度的扇面形,其上有浮雕的狼咬羊的精美图案。狼呈卧状,四肢屈曲前伸;盘角羊前肢前屈,后肢被狼咬住作反转状。羊角卷曲处镂空。整个冠饰构成了雄鹰俯视狼咬羊的生动画面,戴在头上,熠熠生辉;稍一摇动,雄鹰摆动头尾,栩栩如生。配套的头箍冠饰带,由三条半黄金铸成的圆形金带组成。每条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202克。前部两条,上下首尾都有榫卯对接,冠带后边一条(残)的两端与冠带前部连成圆形。靠近人耳部分,每条两端分别作成浮雕的虎、盘羊、马的形状,其余主体部分饰绳纹状。虎张牙舞爪,马、羊屈肢静卧,十分逼真,反映了浓郁的草原特色和高超的冶金铸造水平,已列为中国国家级文物。
从地下发掘出的遗物看,匈奴正是这么做的,他们正是利用铁铸造工具垦辟荒野和森林的。匈奴的铁器时代,主要是匈奴人自己开创的,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推进到文明的时代。
匈奴的手工业技术,它的具体组织以及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怎样的比重,直到今天人们未找到确切的资料,但依据匈奴庞大战事所需的武器补给、后勤供应,匈奴人的手工业大致已有了专业的分工和协作,有了各自的行当。他们有固定的生产场地或作坊,而同时也可能有流动的生产形式。
黑海以北的草原,也是如此。但谷物一旦作为家畜饲料而种植,便很快地成为人类的食物了。匈奴的粮谷主要是他们自己生产的。是他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本身提出这种生产的。甚至可以设想,正是长城的封锁反而增加了匈奴人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文化体现
生活方式
匈奴是一个以游牧、射猎为业,随水草迁徙为生的民族。
饮食习惯
以游牧经济为基础的匈奴社会,人们的饮食也就主要来源于畜牧。匈奴人食肉而饮酪。
服饰服装
衣饰:匈奴人的服饰文献中称为“胡服” 。匈奴服装中裘和靴最具代表性。
生活居住
古代北亚草原各游牧民族皆以“穹庐” 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