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全名
包孝肃公祠,位于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纪念北宋大臣包拯的公祠,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
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仁岳和尚在合肥老城区内的兴化寺内辟西屋为祠,供奉包公遗像。这是包公祠的最早雏形,因而合肥的包公祠也是国内外包公祠、庙的祖庭。
明朝
弘治元年(1488年),时任庐州太守宋克明在包河香花墩上为包家后裔及城内百姓兴建读书场所,取名为“
包公书院”。
明朝
嘉靖十八年(1539年),御史
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并定名为“包公祠”。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先后于清朝
咸丰三年(1853年)、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两度受战火而被毁。
清朝
光绪八年(1882年),晚清大臣
李鸿章独自捐资2800两白银重建了包公祠堂。
建筑格局
包公祠占地10000平方米,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顽廉”、“懦立” 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公孝肃祠”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祠堂西南的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
主要建筑
祠堂
祠堂正殿端坐着包公塑像,高约八尺。包公浓眉长须,双眉微蹙,神情端庄严肃。包公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祠堂上方高悬的“色正芒寒”横匾,彰显了包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品格,匾额是李瀚章所题,荆涛所书。
包公刻像是一块刻有包公全身像的石刻。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东督学徐琪,在包家后代的家中看到包公画像,于是请工匠以包拯的画像为范本,临摹刻在包公祠的石碑之上。
《重修包孝肃祠记》石刻在祠堂旁侧,上面有一篇《重修包孝肃祠记》,是李鸿章的手笔。
蜡像馆
包公故事蜡像馆在祠堂正殿东边,内有三组蜡像故事,人物塑造逼真传神。
亭井
六角亭在祠堂东南角,玲珑小巧,内有古井名曰“廉泉井”。亭子则是李鸿章侄孙、光绪年间举人李国蘅所修。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北宋庐州府(今合肥市)人,政治家,曾先后在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及刑部、兵部、财政、监察等部门任职,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死后追赠
礼部尚书,谥孝肃。包公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
传说轶事
包公祠内有廉泉井,李国蘅曾为撰文《香花墩井亭记》,文中记述了昔日一太守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头疼不止,后得知太守是个赃官,才有此报应,李国蘅曰“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故名廉泉井。此井在包公祠内,虽非包公所挖,但后人为纪念包公,亦称为“包公井”。
活动建设
2019年10月30日,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管理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包公祠参观学习,提高党员廉洁意识,强化党性教育。
2023年6月27日,合肥市包河区河滨社区党委组织党员们赴包公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七一”前夕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洗礼。
保护措施
1981年9月8日,包公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9月8日,合肥市文保中心联合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前往包公祠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价值意义
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后人前往拜谒、游览,在欣赏祠堂内的建筑碑刻,聆听包公故事的同时,可以传承包公文化。
旅游信息
包公祠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
免费。
每日9:00—17:00。
乘坐
合肥地铁1号线,在包公园站下,向正北方向出发,沿马鞍山路走100米,左转走1.0千米,右转走20米,到达包公祠。
乘坐
合肥公交6路、
合肥公交17路、
合肥公交109路、
合肥公交119路、
合肥公交154路在大钟楼东下,向正东方向出发,沿芜湖路辅路走310米,到达包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