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射线(英语:Gamma ray),或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在0.01奈米以下,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因此也可以作医疗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保罗·维拉尔发现,他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
α射线、
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1913年,γ射线被证实为是电磁波,波长短于0.2
埃,和X射线特性相似但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效应。γ射线即使使用较厚材料阻挡一般也仍然有部分射线泄漏,所以通常只能用半吸收厚度来定量材料的阻隔效果。半吸收厚度是指入射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时阻隔物体的厚度。半吸收厚度其数值d(1/2)=ln2/μ≈0.693/μ,μ表示阻隔物材料的射线吸收系数。材料的射线吸收系数与射线频率、能量以及材料种类有关,一般原子序数高和密度高的元素构成的材料其γ射线吸收系数也较高。普通放射源如Cs-137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在铝、铁、铜、铅中的半吸收厚度分别约为3.2cm、2.6cm、1.4cm和0.6cm。
光学频谱,简称光谱,是
复色光通过
色散系统(如
光栅、
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
波长(或
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的一部分
可见光谱是
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唯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
电磁辐射被称作
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
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
粉红色,其原因是粉红色并不是由单色组成,而是由多种色彩组成的。参见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