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是法国女作家
妙莉叶·芭贝里创作的
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7年。
内容简介
小说以巴黎一座高级公寓为背景,围绕门房勒妮以及生于贵胄之家的少女帕洛玛展开。勒妮虽然出身卑微,却是一个内心世界异常丰富的求知者。她热爱读书、看电影和听古典音乐,对绘画、茶道、家庭装饰都有自己的见解,是一个具有极高艺术审美眼光的人。同时,她还是一个对各时期西方哲学都有所涉猎的思考者,常常对美、对生命的价值与人生意义进行深刻的思索。这个外表冷漠、邋遢的门房,虽然给人“满身是刺”之感,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性。而帕洛玛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在小说开始时决定要自杀,因为她厌恶周遭环绕她的家庭与同学,看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对中产阶级情调、贵胄们的趾高气扬与虚伪毫不留情地抨击与对抗,被勒妮称为“人类本性的判官”。这一老一少因为日本房客小津格郎先生的到来而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最后,勒妮因为救一个流浪汉而死于车祸,帕洛玛也在勒妮的生命历程中发现了生命的意义而决定直面人生。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当代法国及英美等国,虽然众多女性主义者提倡“女性书写”并致力于建设“女性美学”,但要彻底的颠覆当前仍占主导地位男性中心文化仍是不可能的。为了获得应有的“权威”,芭贝里从自身的小说家身份出发,采用迂回策略,对家庭、婚姻、男性仍然表现出了尊重与接受,同时把法国底层女性的经验、视点作为写作着力点。《刺猬的优雅》是作者对以往叙事模式的一种超越。
人物介绍
帕洛玛
小说女主人公帕洛玛,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却没有让她感到开心,只觉得孤独。
帕洛玛·若斯小时候很令大人头痛,她思维敏捷,太过睿智,甚至喜欢和不会说话的大树去对话。她的母亲服用了大量抗抑郁的药物,有时都想将她送到医院做心理疏导。大人们都感觉,帕洛玛·若斯每天都在问一些没边的话题,这些还不如整天练习弹奏乐器,帕洛玛·若斯身边的大人都感觉她像一只鱼缸中寻找自由的鱼儿,每天都想打破鱼缸获得重生,因而,帕洛玛·若斯并不自在,决定自杀,而这一切却因为门房勒妮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勒妮
另一个主人公勒妮,在遇上小津格朗先生之前,她不懂什么是爱情。在勒妮小时候,姐姐莉塞特被富家子弟始乱终弃后悲惨死去的故事,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从那之后,勒妮对于爱情、对于上流社会,总是抱有一种不知名的敌意,她在自己与这两者之间建立了一道鸿沟,不可逾越。已故的丈夫和她不是因为爱情才组成家庭,但是彼此相敬如宾,生活的安逸而无虑。在婚后,勒妮依然是她自己,她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依然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阅读着各类感兴趣的书籍。
小津格朗
小津格朗是作者塑造的东方人物形象,具有温和的特征,是他将帕洛玛和勒妮连接起来,让两个形同陌路的人成为了挚友。让勒妮的生命中存有另外一种情感,走出了自我的牢笼。
帕洛玛父亲
小说中,描写帕洛玛父亲的篇幅不算很多,但却让读者感受到了帕洛玛与父亲在交流上的障碍和相互之间的不理解。爸爸白天在外面是一个谨慎威严的政客,晚上回到家则原形毕露:把公文包随手一扔,甩掉鞋子,挽起袖子,左手拿啤酒,右手拿香肠,瘫在沙发上看球赛,完全忘记自己白天公事公办的样子。他和女儿缺乏沟通,不能理解女儿的想法和心理状态,给予女儿的大概就只是富裕的生活和高等的教育。
帕洛玛母亲
帕洛玛的妈妈虽然学历很高,但最喜欢的是吃安眠药和照料植物。她总是担心自己有心理疾病,隔三差五去看心理医生,只要带回一包包毫无用处的药物就会心满意足。每天都专心照顾家里的植物,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的生活描写,将人类追寻生命真谛和艺术哲理的过程勾勒得淋漓尽致。小说的最后,因勒妮的意外死亡,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计划。因为她已经懂得,“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不被理解。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解药还在于自己。或许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鱼缸”之中的鱼,每个人都是被身边不了解的人包围着的。但是求解药的方法,不一定是要坐困愁城,却可以鼓起勇气,冲入未知的世界,也许会发现新的希望。只要有希望,人生的意义便会源源不断。原以为一成不变的人生,就能活出另一种可能。
其实,真正能够拯救人类的是自己,而非其他的人,包括自己的子女,也包括自己生命中出现的贵人,永远都是自己。在《刺猬的优雅》中,不难发现,能够拯救人们自己的是人们的心灵,人们对美好的渴求,而这也正是刺猬能够保持优雅的关键。
艺术特色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迥异,身份地位都各不相同。但是正是这些平凡又不同的人物,塑造了法国的现实生活。这些人有看门人勒妮,日本人小津格郎、少女帕洛玛等。文中还描写了一些流浪汉等普通角色。各种角色交织在一起,为读者构思了一个法国小世界的缩影。
若是从叙事学的角度上去分析,这篇小说性别成分是比较高的。小说除了开场白之外,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去描写的,其中有山茶花还有语法以及夏雨等等,若是从情节上去看,采用了复线的叙述方式,这种方式和新时期女性主义凸显的一些小说写作方式不同。从结构上去看,作者妙莉叶是对男性社会意识的一种消解,在山茶花章节当中对主人公外表和内心的描写十分细腻,也展现了这个主人公的不同状态,内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结尾处可以看到,作者依然不愿意用完美的爱情婚姻作为收尾,更加打破了结构主义的叙事方式,这样的方式和理念结合了人们对爱情小说的认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女性的命运。
作品影响
该小说一经推出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且连续30个星期登上法国畅销书排行榜,重印50次。并先后获得了乔治·布哈桑奖、国际扶轮社奖、2007年法国书商奖等多项奖项。2009年7月3日,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刺猬的优雅》在法国上映。
作品评价
《巴黎人报》:“全民公认,原创、幽默生动、令人爱不释手的一本小说。”
《费加罗报》:“这部小说风格尖锐,措辞富有旋律性,展现了妙莉叶·芭贝里渊博的学识。她以轻松自如的文笔表现出深刻内涵。”
《新京报》》“作者以芭洛玛之口将生命的意义归之于对美的追求。”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妙莉叶·芭贝里(Muriel Barbery),法国女作家。1969年,芭贝里生于摩洛哥,曾在诺曼底教哲学。她的第一部小说《终极美味》获得2000年最佳美食文学奖以及2001年酒神巴库斯奖。《刺猬的优雅》是她的第二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