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丢掉》是现代诗人
林徽因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写于1932年。这是一首追忆和缅怀逝去的人与情的抒情诗。诗的总体情感基调清冷哀怨,在表达一种深入内心的情感的同时,表现出诗人对这份情感的特殊理解与珍视,其中有诗人自己特殊的情感经历的影子,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奈的伤感与痛苦。
作品原文
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创作背景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文坛上吊唁纷纭。《别丢掉》写于徐志摩去世以后的1932年,发表于1936年3月15日的《大公报·文艺》,是诗人为怀念与吊唁徐志摩而写的。
文学赏析
《别丢掉》这首诗堪称林徽因所有诗作中最著名的一首。即使在同时代的诗作中,《别丢掉》也以它表达感情的独特而美丽的方式显得别有番的味。
这首诗无疑是写了一段隐脚而寂寞的情感。在林徽因的大部分抒情作品中,对逝情的缅怀与追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淡淡的伤感与愁绪,占据了诗的情感天地,表达了一种轻纱似的情绪。《别丢掉》所试图传达的,正是逝情的渺茫与零落,一种情绪的氛围:那一些往日的热情仿佛已逝去,但它依稀还像流水似的,在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轻轻地淌着。“我”(也就是抒情主体)的心中还眷恋着那一番逝情,“你”(情感诉诸的对象)也“仍要保存着那真。”今夜的天,与往日“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一样有“满天的星”如“梦似的挂起”。唯一不同的是没有了人。“你”若还希望兑现那一份情感,你就“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作为一个新月派诗人,林徽因的诗作必然更多地带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但,一种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诗歌格局也出现在她的笔下。比如表述上的有意变格、改路和错向,隐蔽了联想的桥梁,加上诗思的间杂离落,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抒情氛围。在《别丢掉》这首诗中,错杂的诗句,添重了逝情的渺茫与零落,别有一番情致。这种隐曲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必然具有另一种美学意义。
林徽因当然不是一个很纯粹的现代派诗人。一个很明显的例证是,在她的许多诗里,人们均可以发现传统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托物言情的手法与现代主义的意象联络的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时而是主人公在直抒情热或托物言情,时而是意象本身成为多情的倾诉者。《别丢掉》这首诗的主干意绪兴许只有这么三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持着那真!”举个例子,“那一把过往的热情”和“隔山灯火”,前者是情,后者是景,一虚一实,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隔山灯火”这个意象本身具有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双重魅力,它的境界已扩伸入抒情主人公的灵魂深处;它既是“那一把过往的热情”的具象化、知觉化,又是一个独立的意象,情意浓重,自具风采。
《别丢掉》中也有用得很巧妙、很隐蓄的比喻,虽然是托物言情,又颇有些意象的深意,喻体本身又往往兼具情感和理性的双重风貌。
名家点评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蔡可:林徽因的大部分抒情作品写的都是对逝情的缅怀与追忆,《别丢掉》正是这样一首描写逝情的渺茫与零落的典型诗篇,梦似的怀念,温情的对话,令人难以忘怀。(《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典藏》)
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
程国君:对林徽因而言,她更多关注生命、灵魂的沉静状态和生命的终极思索……;她的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包括着比徐志摩更多的理性和智慧。她把爱、美和生命的冲动,灵魂的旋律好多埋在记忆的深处。在她那里,诗歌是真正的生命的审美。(《新月诗派研究》)
现代诗人
朱自清:“第一、二行和第八行本来是一句话的两种说法,只因‘流水’那个长比喻,又带着转个弯儿,便容易把读者绕住了。”(《新诗杂话·解诗》)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福州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
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
你是人间四月天》、《
莲灯》、《
九十九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