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战争(1960年-1965年),刚果是位于
非洲大陆中部的国家,早在13到14世纪初,
班图人就在
刚果河(今扎伊尔河)下游建立了
刚果王国,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又在该河的周围建立了几个王国。从15世纪到18世纪,葡、荷、英、法殖民者先后侵入。从19世纪70年代起,比利时国王
利奥波德二世用武力和贿赂,胁迫刚果河流域的部落酋长接受400多个奴役性条约,并于1876年将这些地方据为私人财产。1884年至1885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在
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决定成立以利奥波德二世为君主的
刚果自由邦。1908年11月15日,
比利时政府宣布对刚果独立国行使直接控制权,刚果就正式沦为比利时的殖民地。
刚果是一个矿产丰富,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十分重要的国家,西方殖民主义者都极力想渗透进去。在刚果独立时,美国投资已达6亿美元,英、法、荷也达到4亿美元。刚果出产的铀、钴、钻石、镭、铜、锡、锰等重要原料均被运往美国(美国第一批原子弹就是用刚果的铀制造出来的)和欧洲。比利时的投资额达30亿美元,其国库收入的一半来自刚果并在刚果建有2个空军基地,一个海军基地,驻有部队2个营又1个连。此外还通过1000名比藉军官和士兵控制着由25000 名刚果籍士兵组成的“治安部队”。比利时就利用这些部队和基地来控制刚果。正因为如此,在刚果独立后,它还抱着这个军事特权不放。
1960年7月6日,刚果治安部队发动了要求赶走比籍军官、改善待遇的兵变。这一行动迅速得到工人、警察的响应,斗争范围立即扩大到全国。比利时为了维护其殖民利益,决定进行武装镇压。从7月8日起,不断空运增援部队到刚果,总兵力达1万人。英、法、美为了在刚果获取更大的利益也跃跃欲试。英国在
中非联邦与刚果接壤的边境已集结了1个营,并煽动
加丹加省的冲伯集团发动武装叛乱,成立“加丹加共和国”,还策划卡隆基“独立”,成立“开赛矿业国”’企图把最重要的经济地区分裂出去。法国则一再鼓动下刚果民族归并法属中刚果,建立刚果王国。美国除了在军事上作积极准备外,还利用联合国出面干涉。
卢蒙巴看到新独立的祖国被比利时重新侵占,自己的部队纷纷背叛,政敌在全国纷纷称雄,局势已无法控制。于是急忙要求联合国出面干涉,以求恢复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1960年7月14日,美国在苏联的支持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向刚果共和国派遣联合国军的决议,开始时由16个国家组成,编成21个营、2个连,共17000人。联合国军的费用均由美国包办。
这时,在联合政府内部,卢蒙巴和
卡萨武布的权力斗争趋于尖锐化。1960年9月5日,卡萨武布宣布解除卢蒙巴的总理职务,任命伊利奥(参议院议长)另组内阁。卢蒙巴得到议会和士兵的支持,针锋相对地下令解除卡萨武布的总统职务。双方各不相让,从而形成两个政府对峙的局面。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上校(原属卢蒙巴派),发动军事政变,宣布陆军接管政权,停止议会和两个政府的活动,成立一个“专员委员会”来治理刚果。联合国军以保护为名软禁了卢蒙巴。 1961年1月,卢蒙巴被解送到他的政敌冲伯手中,不出1个月,即遭杀害。
1960年12月,副总理基赞加宣布代行总理职务,并逃往斯坦利维尔(现称
基桑加尼)成立新的合法政府。1961年8月,在美国的操纵下,卡萨武布掌握的政权得到蒙博托的支持,成立以阿杜拉为总理、基赞加为副总理、卡萨武布仍为总统的政府,这样,基赞加领导的合法政府就被瓦解了。1962年1月,卡萨武布政府军和联合国军攻下了斯坦利维尔,解散了拥护基赞加的军队的武装并将基赞加投入监狱。同年12月,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国军打败了由比、英、法等国支持的盘踞在加丹加省的冲伯军队,冲伯逃到国外,美国实现了完全控制刚果的目的。
1964年,随着联合国军预定的撤军日期的接近,在刚果的部分地区又爆发了新的部族战争和反对美国控制下的政府的武装起义,反政府武装有一个时期控制了东北地区。1964年6月,联合国军撤出刚果,7月,美国又召回冲伯代替阿杜拉任总理。8月,冲伯集团颁布新宪法,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冲伯一面强调“全国和解”,一面加紧对反政府武装的镇压。但反政府军势力很大,8月4日,攻陷了斯坦利维尔。冲伯急忙向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求援,要求派军队给予援助,但遭到拒绝。于是,就雇佣白人雇佣军帮助政府军来镇压反政府武装力量。为了挽救冲伯集团的命运,美国于11月空运比利时伞兵部队进攻斯坦利维尔地区。但美国的行为遭到了世界舆论的强烈遣责。
国家的持续动荡使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1965年10月13日,卡萨武布逼冲伯下台,任命金巴组织新政府。11月,陆军总司令蒙博托又一次发动政变,推翻卡萨武布,自任总统。蒙博托一上台,对反政府武装进行了极其严酷的镇压,全国分裂运动基本被扑灭。至此,5年战乱才告结束,国内政局日趋稳定。 1971年10月27日,蒙博托宣布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