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开
明末清初文人
刘道开(1601~1681),一名远鹏,字非眼,别号了庵居士,四川省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明朝礼部尚书刘春的后裔,明末清初文人。
人物生平
自幼好学,尤潜心於兵农水利。因父亲早逝,由祖母陈氏鞠养。天启年间,奢安之乱围城,陈氏陷于城中,刘道开密结军士救出陈氏。
崇祯六年(1633)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会试副榜,授贵州思南府推官未任。
张献忠入川,他携家至涪陵,後又转徙梁平垫江间。清初,他由达州迁入阆中四川巡抚李国英重其名,欲为其请官,他坚辞以死誓,乃止。李国英常造访问他治平之术,他虽以戡乱抚民、休养生息之道进之,然亡明之痛,未尝一日去怀,遂从当地离指和尚遁藏。
顺治十七年(1660),其子刘如汉迎他至京师赡养,他则闭门精修,居斗室二十余年,不与人交往。卒时遗命以僧服人殓,不得用清朝衣冠。清代四川唯一榜眼李仙根为其撰《封太常寺少卿刘了庵与袁淑人合葬墓志铭》,巴县主簿彭绳韶撰有《刘了庵先生传》。
家族成员
祖父:刘世曾,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巡抚
父:刘綡(1574-1610),字冠儒,一字仪奉,号东旭,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科解元,进京会试期间病故。
子:刘如汉,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西巡抚
子:刘如江、刘如淮
个人作品
刘道开勤于著述,曾经精心汇集《金刚经》、《楞严经》诸家之说,用儒家章法于清康熙七年(1668)戊申秋编纂成《楞严贯摄》一书,后更名为《楞严说通》十卷,刊刻行世,入嘉兴藏中,后流入日本,被收入《续藏经》中。刘道开还著有《自怡轩诗文集》《痛定录》《拟寒山诗》《蜀人物志》(四卷)等,多不见传本。其诗入选卓尔堪选、宋荦序《四百家遗民诗》。
当时人以其诗中“亮节高行,蜀人比之新繁费此度”(费密,刘道开有《和费此度杂诗》,载《遗民诗》中)许之,唯《楞严说通》十卷为道开一生精神所聚。《巴县志》载有刘道开撰《金鳌寺碑记》、《蹇忠定公辨诬》和诗若干首。《刘氏科第志》首创于他。
宿歌乐山白海楼
山应参躔秀,江回巴字流。楼高临白海,客到是清秋。
箫管终疑幻,篮舆但可游。松风来枕畔,一夜响飕飕。
金鳌寺
古寺藏山凹,到门方始知。山荒常畏虎,径窄不容骑。
酿添家家酒,蒙尘壁壁诗。读书随处可,借榻一何痴。
最新修订时间:2021-09-06 18:2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