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芬,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
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和中国诗学与佛教关系研究。
教授课程
学概论、美学、中国诗歌美学、中国文化概论、大学写作、文艺理论研究专题、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宗教与美学
大学期间曾痴迷写诗,发表过少量诗作;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期间皆学习和研究文艺学,学习和研究兴趣发生转移,主要从事“当前文学理论现状研究”和“中国古代佛教与诗学的关系研究”。
成果奖励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科学研究论文2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及复印论文16篇,3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全文转载;曾分别于2005年、2008年和2009年获得
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各1项;获2003年济南大学多媒体教学优秀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获2005年济南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1项。
主持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六朝诗学与佛教关系研究”,2011年结题.
2.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佛禅影响视域下的唐宋诗学研究”,在研.
3.
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佛教诗歌艺术研究”,2010年结题.
4.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六朝诗学繁荣的佛教文化动因研究”,2010年结题.
5.济南大学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意境说文化蕴涵研究”,2009年结题.
6.济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美学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功能研究”,2006年结题.
获奖情况
1. 2010年《
佛教与六朝诗学》(专著)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2011年《佛教与六朝诗学》(专著)获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2009年《试论镜花水月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论文)获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专著
《佛教与六朝诗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出版图书
代表论文
1.《中国佛教与审美关系初探》,《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佛家自然观与我国诗学美学传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与佛家话语》,《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5.《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6.《意境说与儒释道的对立互补》,《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7.《中国佛教思想观念对意境说生成的催化作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论宗白华美学批评风格》,《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9.《意境说与佛家色空观》,《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论中国佛教对意境说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
11.《禅悟·诗思·意境》,《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2.《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13.《诗悟与禅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4.《艺术价值结构新探》,《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6年第2期 全文转载。
15.《面对影像的诱惑和文学的召唤——对文学与影视预接受心理的比较分析》,《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6.《佛教“镜”意象意蕴及其对六朝诗学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全文转载。
17.《反思文学和文学理论自身——对“文学终结”讨论的一种回应》,《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5期。
18.《佛教月意象意蕴及其与诗学的相互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9.《当文艺冲破围栏时——艺术等同于生活辨》,《名作欣赏》,2007年第9期。
20.《由恶梦到苦笑——评方方中篇小说〈埋伏〉》,《山东文学》,2007年第10期。
21.《诗歌意象与佛教意象关系略论》,《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22.《六朝佛教对诗人文学观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6期。
23.《佛教与宋代诗学:严羽“以禅喻诗”说的诗学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4.《试论镜花水月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5.《适意自我的探求——试析佛教对六朝诗人生存智慧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6.《试析六朝诗学“韵”范畴的佛教影响因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7.《佛教莲花意象及其在六朝诗赋中的意义嬗变》,《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8.《试析佛教“神”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9.《试论佛教对六朝诗学“味”范畴的影响作用》,《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
30.《试论中国佛教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河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1.《试析佛教“色”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承担项目
1.2009年“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第2位)获得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2. 2003年以第二位参加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3. 2005年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1项。.
4.指导多名学生获济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教材
1.主编,《现代应用文写作》,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副主编,《应用写作》,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获奖
2003年济南大学多媒体教学优秀奖
2010年济南大学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
2012年济南大学精品课程群“文艺理论课程群·文学概论”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