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
清代小说家
刘璋(1667年—?),字于堂,号介符,又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等,清代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刘璋考中举人,此后二十八年屡次参加会试受挫后,以五十八岁之年得以选授深泽县令,刘璋任职期间,勤政爱民。他一生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在清初的小说界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人物生平
刘璋出身清寒,但因博览群书,因而才华横溢。他于书法绘画、琴韵棋艺都有很高的造诣,雅致高标,为当时的奇才。青年时代时,刘璋就开始从事一般封建世人所不屑为的小说创作,并在二十岁左右时写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讽刺小说《斩鬼传》。《斩鬼传》又名《说唐平鬼传》、《平鬼传》、《钟馗传》、《钟馗捉鬼传》等,流布极广,影响很大。因为刘璋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他很了解下层各色人物的生活百态,对劳苦大众深为同情。但同时对于那些不学无术、花天酒地而又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又极为蔑视。因此在书中他以鬼喻人,对人间百态予以刻画,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进行无情鞭挞。它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时代较早而又具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作品,在浪漫主义色彩的讽刺小说中,则堪称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它用夸张的手法,将诸鬼形态予以夸显,使得各种形象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褒贬自然寓于其中。览书则有呼之欲出之感。这部书对社会丑恶的大胆揭露和辛辣犀利的冷嘲热讽,在当时确属艺术和思想的精品。
除此之外,刘璋作为一个才华出众,却又不被任用的奇才,他的生活便以登高作赋、花间饮酒、月下漫步的文人雅事为主,并致力于创作才子佳人之类的小说。如《幻中真》、《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他的这些小说都以才子佳人为主角,情节结局相似,虽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文字华美,但却充满了浓重的忠君、礼教、宣扬善善恶恶的封建主张,而且其中的才子无一不是狂热的科举功名的信奉者,这大概与他从小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有关。他的小说中将儒家思想视为天经地义,并将之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对皇帝寄予了无限遐想,认为皇帝的力量足以破除一切弊政,从而达到社会大治,对封建统治者大加褒扬,并自觉宣扬善善恶恶、因果报应的封建观念。其可取之处在于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以及妇女的地位颇多肯定。
官职情况
刘璋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正是他个人的理想。他曾将很多的精力投入科举,但科场却并不如意。尽管刘璋表面上给人以风流倜傥、不拘礼法的印象,但他骨子里却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讲求“学而优则仕”。他在创作小说、浪迹江湖、耽情风月的同时,汲汲于功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刘璋考中举人,此时年已而立。雍正元年(1723年)在考中举人二十八年、屡次参加会试受挫之后,刘璋以五十八岁之年得以选授深泽县令。四年之后,他因前任县令亏空甚多,无法在短期内补齐亏欠而受到解任处分。自此以后,再未任职。
刘璋初任深泽县令时,勤政爱民。适逢当地灾荒,面对哀鸿便野、民变日生、狱囚将满、仓廪全空的棘手局势,刘璋严厉整饬属下,不许扰民,宽法轻刑,并从实际出发,切实地为百姓减轻负担,防止徇私舞弊。他勤于职守,能自任过失,使得地方基本安定。在就任四年时间里,刘璋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后他因故被解任,然非常清贫,经历三任新县令后,仍然滞留当地。后任县令的福建永安人刘元晖也因事解任,亦留居于此,因二人均贤,顾而当地百姓呼之以“山西刘公”与“福建刘公”,并常以薪米供给。及至二人同时返乡,百姓“拜而送者踵相接,有泣下者”。他离开深泽后,行踪难以考定,很可能返回了阳曲老家,并终老于此。其妻室后裔史无记载,只在徐昆的《柳崖外编》中提到有子名玉郎,少年弃世。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刘璋是一个坚守操节,不与世同流合污的贫穷才子,在仅任数年的知县中,为官自律,体恤民情。在大部分生涯中,他始终以一个小说家的身份从事着大量的创作活动。他以他的才情为自己在清代的小说界争得了很重要的一席之位。
参考资料
刘璋.黄河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5 21: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