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良(1899~1944),山东省
临朐县苏家官庄人,曾聚众为匪,被国民党鲁东民团指挥赵明远先剿后抚,收为中尉副官。1935年随赵明远驻防惠民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赵明远不战而逃。刘景良拉起游击队,自称司令,在乐陵、阳信、利津等县同日军打过仗, 部队发展到三千多人。1938年3月,日军弃城南侵,刘再进惠民城,并被国民党委任为第五专区保安司令兼专员。 曾于6月向西进犯八路军驻地。不久,日军再占惠城, 刘部退向农村。1939年3月,刘遭日伪军袭击身受重伤。1942年春,被日伪军抓获,三个月后逃脱。1944年2月,刘景良再次被日伪军从朱家坊的地洞里抓获,押到肖万村东北角杀害。
人物生平
1937年7月抗战开始不久,日军入侵鲁北地区,赵明远部民团撤离该地区。国民党军委会华北游击总司令
秦启荣与刘景良拉上关系,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华北第一路游击司令兼复兴社华北督导员。是年秋冬,刘景良在河北盐山一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救国军,并担任该军的司令。11月,华北救国军在乐陵被伪自治联军刘佩臣部击溃,刘景良率军一部去阳信,不久又被敌伪军消灭。刘景良只身前往利津陈家庄、台子庄一带重新组军,发动抗战。经过一个多月的策划,联合地主武装薄益三、薛纯一两个团,收编徐杰臣、高庆元、丁廷杰三个团以及部分旧军人、旧职员,招收具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500余人,组建成军,以利津旧军人崔冠英为参谋长。12月12日,日伪军偷袭阳信城,刘景良侥幸脱险。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自
沧县派遣1个大队约500余人,配有坦克4辆,汽车36部,侵占了利津县城,驻守10余日撤走。行前,日军从天津调伪自治联军王振礼团150余人到利津驻守。该团于1938年2月下旬被刘景良部歼灭,刘景良进驻利津城,建立国民党地方政权。随后,刘景良部又攻克滨县、蒲台、阳信和惠民,生俘伪武定道尹张以朴。刘景良设司令部于惠民城,健全机构,扩充军队。其司令部设立了副司令(薛儒华)、参谋长、秘书长、前敌总指挥、政训处长等。一口气任命了8个旅长和3个直属团长(实际上各旅、团都不满编);委派了利津、
滨县、蒲台、阳信、惠民、沾化、无棣、乐陵、商河、临邑、
陵县、济阳、德平、
德县、博兴、广饶、青城、章丘等县的县长和一部分县保安团长。
这时,在刘景良控制的地区,唯有乐陵的八路军、无棣的地主武装张子良、德平的地主武装徐中阳和曹振东拒不受委,沾化的情况更比较复杂,让刘景良不安。5月,刘景良令部下吓跑了省政府任命的五区特派员梁建章(1905年生于
禹城县,1934年任沾化县县长,1935年主持续修《沾化县志》,并率先捐资使之付梓。1938年4月任山东省第五区行政特派员兼保安司令,旋任山东省第十区专员,坚持抗战。1939年3月被朱仲山率部从青城驱走,同年9月遭国民党别动队谋害。),遂被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委任为山东省第五专区行政特派员兼保安司令。刘景良想到乐陵、沾化、德平、无棣各县不接受他的委任和调遣,很不甘心,曾三次攻打乐陵的八路军,均未占到便宜,只是第三次战斗抓回来八路军的四个工作人员,后来用于交换俘虏,又放回去了。刘景良的政训处长
李毓桢是中共党员,刘景良很赏识他的才能。
李毓桢经常在部队里宣传中共的主张,引起了复兴社的注意。三次攻打乐陵八路军失败后,刘景良要逮捕
李毓桢,李得到消息于夜间逃脱。后来,刘景良说起
李毓桢,仍赞叹不已。刘景良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他虽然是军统分子,也曾与八路军有过冲突和战斗,但他对待八路军从没有像对待日寇那样仇深似海,没有处心积虑的用大部队与八路军作战,也没有象其他土顽那样对八路军的俘虏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刘景良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也还比较和善。
刘景良的部队都是拼凑起来的,将领各怀异志,刘景良对待异己者常采取断然手段处置,先后杀掉了发动叛乱的第二旅旅长高庆元、沾化保安团长王拱臣、把兄弟兼济阳县长林波如、商河旅长孙自元等,收缴了第二团团长董培生的枪,收编其队伍。
1938年9月,省府主席
沈鸿烈到惠民视察,刘景良对其毕恭毕敬,沈鸿烈也对刘景良刻意栽培,为其鼓劲,许诺以后将其特派员改为专员,保安司令升师长、军长;并找来张子良和乐陵的八路军代表,协调刘景良与他们的关系。
期间,刘景良还在惠民地区印发纸币,征粮征布,恢复惠民中学,举办军事训练班,并下令枪毙了汉奸张以朴,率队破坏津浦铁路等,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因为烂发纸币、征粮加捐加重了人民负担,怨声载道。
1938年冬,刘景良会晤了路过惠民的国民党10军团
石友三部新8军军长
高树勋1939年1月,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县城。刘景良所辖第一旅旅长徐杰臣部400余人,第三旅旅长丁廷杰部300余人,第一团团长侯子峰部400余人,第三团团长王家驹部800余人,相继由
惠民县撤至利津三、四区,开展农村游击战。2月(农历腊月三十),刘景良在惠民城西谭梁徐村被日伪军包围,发生激战,因寡不敌众,被敌击溃,刘景良右臂被子弹打穿,造成骨折,伤势甚重,遂退回垦区及利津、广饶边境史家口一带养伤。沈鸿烈为了履行对刘景良的许诺并安慰刘景良,任命他为山东省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刘景良和十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薛儒华在抗战前就是知友,后又成为结盟兄弟、正副司令。刘景良养伤期间就把部队交给薛儒华指挥,不料薛趁机拉拢、利诱,拉走了刘景良的两个主力团(一团侯子峰和三团王家驹)。此时,刘景良的其他队伍多系乌合之众,一旅徐杰臣、四旅宋高堂部对他若即若离;三旅丁廷杰、特务团陈庆生部严重缺额;五旅韩子乾、二团董培生、六旅孙自元、七旅赵芙亭部均在原籍潜伏,已不成军。这两个主力团的叛离,对刘景良的打击十分严重。
刘景良负伤离开惠民后,八路军向日伪军展开了攻势,先后收复了惠民、阳信、商河、济阳等县的一些地方。刘景良得知后深为焦虑。这时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来临,刘景良决定返回惠民与八路军争地盘。但因两个主力团的叛离,他感到兵力不足。于是就派他的部下到惠民、商河、济阳一带招兵,并召集旧部。到1940年春,组军有了很大进展。这时,刘景良接到省府转来的蒋介石的命令:配合全国向中共领导的地区发动进攻。于是,刘景良请
何思源委派了鲁北行署参议张新介为五区副司令,偕同率军西进。经过多次和八路军的激烈交战,是年冬占据了除日军占据县城和据点以外的惠民、
滨县、阳信全境及商河、济阳一部;其他如乐陵、
陵县、
德县、临邑全部或大部及商河、济阳一部仍为八路军的游击区;曹振东的德平、张子良的无棣边境,也是八路军的游击区。从此,形成了共产党、国民党、日伪军三方对峙和混战的局面。与此同时,刘景良把他的亲信部队编为三个团(补充一、二、三团)、两个大队。其他如五旅、七旅及原来几个保安团也都相继归来接受指挥了。
1940年,刘景良带伤回到惠民后,和日军打过几十次仗,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如惠民萧万之战、西屯之战、任陈之战、惠商边境之战、
滨县闫家王口之战等等,都是黎明打响,直到夜间,有时刘部突围,有时日伪军撤退。每次战斗,刘景良都是亲冒矢石在前沿阵地指挥,其身带重伤英勇作战之精神,官兵无不为之感动。
1941年秋冬,八路军与何思源谈判不成,强行渡过小清河,攻占了何思源的行署驻地义和庄一带,何思源不得不撤到惠民,依附刘景良部。为了驱使刘景良为其保驾、提供给养,何思源推荐刘景良为鲁北行署副主任。
1942年刘景良就任行署副主任后,日伪军数千人于4月15日拂晓向鲁北行署驻地--惠民五区以路家为中心的村庄发动进攻,激战一天,何思源、刘景良于夜晚跳出包围圈出走六区,部队伤亡很大。日寇穷追不舍,刘景良之补充三团又被包围歼灭。
1943年夏,山东省政府主席牟中珩在省府迁往安徽阜阳前,任命刘景良为山东省保安第四师师长(同时还任命了其他几个师长)。1943年秋,刘景良带少数卫兵在惠民五区刘家桥活动,被日军包围其住处,无法逃脱,便藏在一个地洞里,日军发现洞口,向洞内灌水、放火,刘景良从洞里出来被俘,解往惠民城。日军以礼相待,要他率部投降,刘景良以和部下商量为由,接见了其部分旅长、团长,研究对策。刘景良想让一小部分部下假投降换取他的自由,遭日军拒绝。正在讨价还价,因公去省府的副司令张新介闻讯急忙赶回。刘景良怕张新介与薛儒华一样夺他的兵权,立刻密令其锄奸队长将张新介逮捕枪决。几天后的一个风雨之夜,刘景良从羁押他的房间的天窗上爬出逃脱,赶回部队继续抗战。1944年2月,刘景良带少数人潜伏在惠民五区万家,再次被日军抓获。刘景良对日军表示,宁愿一死,决不当汉奸,并拒绝随日军去惠民。日军将其押到万家村东北角杀害。刘景良死后葬于惠民六区西刘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