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戊(?-前154年),
西汉宗室、第三任楚王(前174年-前153年在位),楚元王
刘交之孙,
楚夷王刘郢客之子。
刘戊,(?~前154) ,楚夷王子,西汉楚国第三位王。父死嗣位为王,立二十年,因参与汉初的“七国之乱”兵败后自杀。汉景帝二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刘戊在服丧期间饮酒享乐,被人告发。汉景帝鉴于与刘戊的堂兄弟之情,未采纳部分大臣诛杀刘戊的建议,但决定减小刘戊辖区,下旨收回东海郡。刘戊遂与吴王刘濞通谋反叛,其相张尚、太傅越夷吾劝谏不听,杀尚与夷吾。次年,起兵与吴赵等国西攻梁,与汉将周亚夫战,汉绝吴、楚粮道,战败。吴王战死,他被迫自杀,其军遂降汉。
刘戊并非仅仅因为服丧期间饮酒享乐而被削郡,《史记》、《汉书》均明确有载其因“为
薄太后服,私奸”故而 削郡。所谓私奸,可作两解,一为强奸,一为通奸,其所奸对象史无详载,今或以为奸其宫女,但若奸其宫女,则当视为临幸,而不可谓为奸。故可推知此一奸情之不伦。无论是通奸还是强奸,总之是不伦之奸情,服丧期间有奸情,按例当除国。景帝以同宗之亲而仅削其
东海郡。
孙女:
解忧公主:进入
乌孙和亲,在乌孙凡近60年。汉宣帝时,上书言老求归,迎归长安,三年后去世。
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
徐州市三环路
狮子山,四千余件
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惜已被盗。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不过,另有观点认为这是第二代楚王刘郢(
刘郢客)的陵墓。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刘戊兵败自杀,陵墓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东郊的狮子山中。1984年:位于狮子山西麓的楚王陵兵马俑被发现。1985年:徐州市博物馆对兵马俑坑进行了发掘,出土陶兵马俑4千多件,并在原址建立了汉兵马俑博物馆。1990年:在狮子山发现楚王刘戊的陵墓。1994—1995年:南京博物院与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发掘刘戊的陵墓,出土了二千多件文物,其中有多件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