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政朱久香延请权审试卷,为校李贻德《春秋贾服注》,移补百数十事。经朱久香举荐而进金陵书局校书,此后,又受
李瀚章延请主持
李鸿章主办的
湖北经心书院。幼习《毛诗》,晚年治《公羊春秋》,发明新周之义,辟何劭之谬说。续撰《
论语正义》,并对全书补订;倡导“广经说”,意在开辟通儒之路。
刘恭冕对《
论语正义》的贡献是十分重大的,主要为:其一,使之完整完善。续成七卷,是使之完整;历经十年“重复审核,手自缮录”,使之完善。在
刘宝楠《
论语正义》前十七卷写作中,刘恭冕也有辅助之功。刘恭冕的《
论语正义补》与《何休论语注训述》,更是对《论语正义》的补充与发展。其二,使之整体水平提高。
刘宝楠去世以后直到《
论语正义》刊成,其间有十六年时间。刘恭冕在补订全书时,能将这十六年最新研究《
论语》的成果采纳其中,特别是
孙诒让的《群经平论》与《诸子平义》使全书为之增色,清人注疏风格的特色更为鲜明。其三,使之影响更为深远。由于刘恭冕的关系,国学大师
俞樾与
孙诒让等著名学者参预了《
论语正义》的研究与批校,更得到了名臣名儒
曾国藩的关注,使该书扩大了影响,也提升了品位。刘恭冕还在国事动乱之中保存其原稿,并予以刊成,功莫大焉。论《
论语正义》,不能不论刘恭冕。
人们知道刘恭冕,那是因为他与其父
刘宝楠共疏《
论语正义》,成就了一部治经名著;其实,作为“广经”论的创建者与倡导者的刘恭冕,他在理论上的卓越建树,同样是辉煌的。
“广经”问题的提出,首推
段玉裁,他主张在原“十三经”基础上,加上八种书籍,合称“二十一经”。但当时学者“囿于所习,未能实行”。刘恭冕在
段玉裁的基础上,对加入几部书籍作了调整,并“推其意而论之”,上升为理论,使之成其为学说。刘恭冕在《与刘伯山书》中除对加入经典的八种书籍各自作了理论阐述外,更强调了“广经”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倘能家弦户诵,则人人皆可通儒矣”。
刘师培对此“书”很重视,并为之写了“跋”。
段、刘在这里不仅仅是加入几部经典,而是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一种全新观念。首先,他们打破了原有“经”的概念,引进了“经”的新概念。儒家经过这样的改造,也就使儒学成为历史上包容性最强的开放性儒学了。这在儒学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也是一个开拓性突破。
刘恭冕将《
荀子》列入儒家经典,这是一个超历史之举,而他所作的理论阐述,又体现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韩嘉学者无可伦比。虽说
汪中在《荀卿通论》中也为
荀子翻过案,以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但不如刘恭冕这样彻底。刘恭冕不仅如
汪中肯定了
荀子“有功于诸经”,而且还肯定了荀子其地位“不在
孟子之下”,虽有悖于孟子之论,还能将其《荀子》与《
孟子》并列,同为经典。别人不敢论之,刘恭冕敢论之;别人不敢为之,刘恭冕敢为之,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悖”。
谭嗣同有言:“中国两千年之政治,实为奉政;中国两千年所学,实为荀学”。如果按照此观点看来,更可见刘恭冕思想之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