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
安徽省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
刘伟民,男, 1953年4月出生,安徽省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小麦育种研究,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2010年安徽十大新闻和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颁奖盛典在合肥大剧院隆重举行。小麦育种专家刘伟民当选“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人物介绍
刘伟民,男,1953年4月出生,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他在没有任何现代设备、没有资金等艰难情况下,26年来坚持在最基层的科研第一线,为农民增收默默奉献。
刘伟民身高仅一米四,这位身材矮小的“巨人”,克服经费短缺,设备简陋等困难,修旧利废,土法上马,艰苦创业。所里烘箱不发热,分析天平指针失灵,刘伟民就自己动手维修,没几天,这些仪器又能派上了用场。育种需要种子袋,刘伟民就自己找旧信封“翻新”,买来牛皮纸自己糊。试验区需要标签,刘伟民就自己到纸厂捡拾被当作垃圾的硬纸片做标签。刘伟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少亲本材料。为此,他给全国各地的农科所写信索求良种,但人家要么封锁不给,要么用信封寄来二三十粒。虽然很少,但刘伟民却如获至宝。到外地出差,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到当地农科所寻找麦种。刘伟民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没有分析手段。没有容重仪,他就用茶杯和秤代替,用物理原理换算;没有小麦叶面积测定仪,他就用尺子量每片叶子的长和宽,再用公式算出来;没有测量小麦强度的角质仪,他就用刀切、用牙咬……靠敬业,靠创新,刘伟民创造出小麦育种新方法、新理论,他创造的“回归曲线作图比产法”,优于国外的“穴播法”。在克服小麦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于1997年育成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皖麦38,于1999年通过国审,并被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两次获得国家特殊补助。该品种累计推广了3000多万亩,创造效益20多亿元,促进了粮食品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该成果已获1999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4月,又一个高产、优质新品种“皖麦38—96”通过了省级审定,即将大面积推广应用。
人物经历
1953年4月,刘伟民出生在安徽省涡阳县青疃镇的乡村。为了谋生,父亲抛下妻子、一双儿女,只身去了吉林,母亲一人带着年幼的刘伟民和姐姐,在涡阳县西阳小学当一名小学教师。出生时难产造成的缺氧,让刘伟民从小身体十分孱弱,别人感冒三五天就好,他打针吊水十天半月还好不了。14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小伟民的身高从此永远定格在一米四上。贫困的农村生活,让小伟民深刻意识到粮食对人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1974年,上了高中的刘伟民,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涡阳县农科所,在试验田,见到了品种各异的麦子,他有了这样一个梦想,如果能够培育出亩产上上千斤的小麦,那该多好啊,这样我的亲人和邻居就不会忍饥挨饿。从那个时候,刘伟民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为了乡亲们不再饿肚子,一定要研究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1978年,机遇终于垂青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在填报志愿时,刘伟民毅然选择了跟农业相关的安徽劳动大学农学专业。他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去研究粮食的增产增收,让天下苍生不再因饥馑失去宝贵的生命,用实践完成自己从小立下的志愿。
1982年,刘伟民大学毕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去了涡阳县农科所。选择农科所,就是选择下田,选择农民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水生活。刘伟民决定从小麦育种入手,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个人荣誉
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3年获“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
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6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称号
2010年获省、市突出贡献人才奖
2015年被评为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评价
刘伟民出身农民家庭,幼时贫困生活的经历,让他种下从此不让天下苍生不再饥馑的终生志向;他身高不足1.4米,但他培育了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皖麦38,10年间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他放弃清闲的工作、丰厚的待遇,扎根条件艰苦的小麦育种行业,25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他是安徽省人大代表、皖麦38的培育者、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刘伟民,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安徽的小麦专家“袁隆平”。
参考资料
.亳州广播电视台.2011-01-1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5 18:19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