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男,1963年生于安徽合肥,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985”二期工程“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责任教授组长。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安徽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获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刘云教授长期从事决策理论与方法、科技评价、科技政策、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跨国投资与产业竞争力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理论、科技评价理论方法、基础学科发展政策、国际科技合作资源监测、科学基金战略与管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区域外向经济理论、专利挖掘与知识产权战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特别项目、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性建设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防技术基础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向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局、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等部门提交专题研究报告40多部。
近年来,刘云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负责或参与了国家和有关部门多项科技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在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评价体系构建》、《“十二五”国家基础研究规划》、《“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发展规划》、《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规划》等科技规划制定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宏观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积极将民口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的先进理论方法引入国防科技管理领域,推进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创新战略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创建军民结合科技评价和创新管理研究平台,为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方向
管理理论与方法
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
科技政策与战略
技术创新管理
专利挖掘与知识产权战略
跨国投资与产业竞争力
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科技评价、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产业经济、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技评价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知识产权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教席主持人,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科工局等部委战略咨询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等课题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4部,向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交战略咨询报告60多份,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作为专家组成员或组长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基础研究“十三五”规划》、《国家科研基地和条件保障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面向2035的国家基础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面向2035年的国家创新平台及条件建设战略研究》、《面向203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研究、起草和评估工作。
工作经历
2017.1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11—2017.12,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系首任主任,应用经济一级学科博士点责任教授组长,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创新管理与知识管理方向带头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席主持人
2010.1-.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访问教授.
2002.10-12.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日本科技促进会(JST)、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高技术评估研究中心(TPAC)等机构进行高访与合作研究。
1998.10.-2001.10.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预测研究室主任,《预测》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研究员。
1991.12.-1998.9.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兼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8.9.-1998.9.
合肥联合大学创建职业技术教育系,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991年任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代表性学术成果
代表性科研成果:
( 1 )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机制、过程模型及效应评估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18-12
( 2 )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育成与产权交易服务标准化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12--2020-11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据管理政策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8-01--2019-12
( 4 ) 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点任务 和基础性问题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08--2018-12
( 5 )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颠覆性技术生成路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11--2019-10
( 6 ) 铁路综合管理技术研究——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评价及相关制度研究, 主持, 院级, 2017-09--2018-12
( 7 ) 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立法问题研究, 主持, 省级, 2017-01--2018-03
( 8 ) 新兴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形成机制、演进特征及对创新绩 效的影响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9-01--2023-12
( 9 ) 新时代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与资助布局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8-11--2020-12
( 10 ) 中科院十四五经济资源规划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20-01--2020-12
( 11 ) 2021-2035中长期科学基金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0-12
( 12 ) 中国科技创新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政策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20-01--2020-12
( 13 )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发展模式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9-07--2020-12
( 14 ) 军民深度融合下国防专利运用法规制度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20-01--2020-12
( 15 ) 国防专利副本制度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20-01--2020-12
( 16 )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估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20-01--2021-12
( 17 ) 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1-04--2023-12
代表性著作:
(1)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4-10, 第 2 作者
(2) 《外向带动战略实施对策研究》,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10, 第 2 作者
(3)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组织模式及影响》, 科学出版社, 2007-12, 第 1 作者
(4) 《科学技术评价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8-10, 第 2 作者
(5) 《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2, 第 2 作者
(6)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13-12, 第 1 作者
(7)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际科技合作资源监测方法、技术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15-12, 第 1 作者
(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16-10, 第 1 作者
(9) 《中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基金)资助与管理汇编》, 科学出版社, 2016-10, 第 2 作者
(10) 《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8-11, 第 1 作者
(11) 《中国创新50人笔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9-11, 第 1 作者
(12) 《国外名校的新型产学研之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12, 第 3 作者
(13) 《知识产权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05, 第 2 作者
(14) 《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21-06, 第 1 作者
(15) 《新兴技术监测与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1-06, 第 1 作者
承担科研情况
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础学科发展预测与评价系统综合研究”(7970093)子课题“基础学科发展政策研究”(7970093-5),1991.12-1994.4,完成。1996年获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际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测度及项目管理评估研究”(79600008),1997.1-1999.12.,完成。成果评估为“优秀”。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79970059),2000.1.-2002.12.,完成。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数理科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绩效调查与管理研究”(10044003),2000.6.-2001.12.,完成。
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组织模式与管理研究”(74073005),2005.1.-2007.12.,完成。成果评估为“优秀”。
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软课题“基础研究优先领域选择的理论方法研究”,1998.7.-1999.10.,完成。
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资助政策与管理模式研究”(L0222103),2002.9.-2002.12.,完成。
8.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研究”(L0422115),2004.7.-2006.10,完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软课题“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战略管理发展对策”(2002623),2003.1-2005.4,完成。
10.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资助问题战略研究” (J0224002),2003.4-2004.12,完成。
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软课题“国际合作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及国际合作局的职能”(L0422107),2004.6-2005.10,完成。
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软课题“科学基金管理干部培训规划的调研与制定”(L0622108),2006.6-2007.12,完成。
1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绩效评估与政策研究”(J0624003),2006.9-2007.9,完成。
1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软课题“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与管理模式发展研究”(L0422110),2004.8-2005.12.,完成。
1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科学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与研究”(J0724002),2008.1-2008.12,完成。
1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长期规划项目“提升我国科学创新能力的人才战略研究”(L0322110),2003.8—2004.12.,完成。研究成果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十四专题《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报告》采用。
1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研究”,2009.1-2009.12. 完成.
18.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数理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运行调研与政策研究”,2009.1-2010.6. 完成.
1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科学计量分析与政策研究”,2009.7-2009.12. 完成.
2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71033001), 2011-2014,在研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2021年立项)
(三)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
1.主持科技部“攀登计划”特别项目“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战略问题研究”(1999444),1999.6.-2000.1.,完成。
2.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基础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1CCD01200),2001.7.—2002.12.,完成。
3.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前期专项“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调研与构建”(2002CCC00200),2002.1.—2004.12.,完成。
4.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前期专项“科技评价的前沿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研究”(2003CCC00900),2004.1.—2006.12.,完成。
5.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前期专项“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监测分析与战略管理对策研究”(2003CCC01400),2004.1.—2006.12.,完成。
6.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前期专项“我国基础研究人才战略研究”(2004CCC00300),2005.1.—2007.12.,完成。
7.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与配置的比较研究及我国的发展对策”,1998.1.-1999.1.,完成。研究成果为财政部2001年批准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亿元/年)提供决策支持。200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8.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绩效评估研究”(200608044),2006.1-2007.12,完成。
9.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评价体系构建”(20060841043),2006.1-2008.10,在研。
10.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展纲要政策调研”(200608032)2006.9-2006.12,完成。
11.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中俄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与评估体系研究”(20070816018),2007.7-2008.7,完成。
12.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海外华人学者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研究”,1999.7.-2000.8.,完成。
13.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项目“当代英国的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1999.1-2000.10,完成。
14.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应急项目“《考克斯报告》对中美科技合作的影响及我国的发展对策”,1999.7.-2000.1.,完成。
15.主持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项目“国家科技发展综合实力评价和科技发展景气监测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2001.3.-2001.12.,完成。
16.主持科技部高技术及产业化司项目“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研究”,2000.1.-2000.9.,完成。
17.主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项目“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评奖机制与发展对策研究”,2004.7.-2005.6.,完成。
18.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国际科技合作资源监测模型研究”,2008.1-2010.12 在研.
19.主持科技部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发展战略研究”,2009.6-2009.12. 在研.
(四)国防科技计划项目
1.主持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计划重点项目“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研究”(2004DFA11253),2004.1-2005.12,完成。
2.主持国防科工委软科学计划项目“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问题研究”(B05004),2006.1-2007.12,完成。
3.主持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计划项目“主要国家国防工业技术创新政策与管理研究”,2006.1-2007.12,完成。
4.主持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计划项目“国防科技评价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0050816008),2004.1-2006.12,完成。
5.主持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计划重点项目“国防科技评价制度体系研究”,2006.1-2007.12.,完成。
6.主持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计划项目“国防科技计划军民协调机制研究”,2006.10-2007.12,完成。
7.主持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重点项目“主要国家国防基础研究战略管理及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2009.3-2010.12.在研.
(五)教育部计划项目
1.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防科技管理与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研究”,2007.12-2009.12,完成。
2.主持教育部“985”Ⅱ期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防科技管理与国防动员研究中心——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建设项目,2005.1-2008.12.,完成。
3.主持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模式与投资策略研究”,2009.1-2010.12. 在研
(六)其他
1.主持中国科协政策调研重点招标项目“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2010-2011,完成,评估为优秀。
2、主持
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软科学项目“专利申请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2011-2012年,在研。
所获奖励
(1) 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银奖——振翅奖, 二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2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银奖——振翅奖, 二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20
(3)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部委级, 2020
(4)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其他, 2020
(5)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其他, 2019
(6) 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8
(7) 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7
(8) 荣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具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其他, 2017
(9) 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4
(10) 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4
(11) 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4
(1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省级, 2014
(13) 第十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3
(14)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 其他, 2013
(15)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部委级, 2010
(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 部委级, 2007
(17) 北京理工大学“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 研究所(学校), 2006
(18) 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省级, 2005
(19) 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省级, 2002
(20) 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2002
(21) 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部委级, 1996
社会兼职
2019-10-14-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 副主任
2018-01-01-今,管理世界, 编委
2017-08-29-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常务理事兼知识产权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2016-12-31-今,《管理世界》, 编委
2016-12-31-今,《技术经济》, 编委
2015-12-31-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常务理事兼科技管理与评价专委会副主任
2015-12-30-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 编委
2014-12-31-今,清华大学中国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14-12-31-今,《科研管理》, 编委
2014-12-31-今,《中国科学基金》, 编委
2014-12-31-今,《现代管理》, 编委
2014-12-30-今,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2014-05-31-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常务理事暨科技评价专委会副主任
2012-03-31-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教席, 主持人
2010-12-31-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 专家
2009-12-31-今,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员会, 成员
2009-12-31-今,国防科工局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项任务专家组成员, 成员
2008-12-31-今,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成果评选委员会, 委员
2005-12-31-今,《科学观察》, 编委
2005-12-31-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编委
1996-09-30-今,《预测》, 编委
1996-01-01-今,预测,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