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使帖
唐代颜真卿所写的尺牍
《刘中使帖》为唐代颜真卿闻知河北藩镇叛乱之将吴希光已降、卢子期被擒获的捷报时,所写的尺牍行草书,8行,行41字。笔力雄健,线条遒逸联绵,有“钩如屈金,点如坠石”(宋朱长文续书断》)之评。可与《祭侄文稿》相媲美。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年至785年),字清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一生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封“鲁郡公”,为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向以义烈闻名官场,以至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家学渊博,工于尺牍,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自成一格,人称“颜体”,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其高尚人品也为后世景仰。其人其书,皆为典范。颜真卿书法碑刻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裴将军诗》、《争座位帖》等。墨迹作品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传)、《自书告身》帖等。
法帖资料
信息
【书体】行草书
【材质】蓝纸本墨迹
【规格】纵28.5厘米,横43.1厘米
【字数】8行,行41字
【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刘中使帖》又称《瀛州帖》,著录首见宋《宣和书谱》。
简介
据帖文“吴希光已降”句,《刘中使帖》书写于775年(唐大历十年)颜真卿湖州刺史任上(772年至777年),时年六十七。
《刘中使帖》信中“足慰海隅之心”、“吁!足慰也”之句,可以感受到颜真卿对传来的两件军事捷报甚感高兴欣慰。颜真卿曾因直责权相元载而遭到排挤,直至逐出朝廷,一直在外任地方官。他虽身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大唐王朝。在写于775年底、776年初的《刘中使帖》中,颜真卿喜悦的心情流于作品字里行间,一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杜诗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可以观照此时颜真卿的内心感受。
法帖内容
释文
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①。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②。吁!足慰也。
注解
①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刘中使”:刘清潭。“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隶属沧州市)。745年(天宝四年)罢瀛州恢复河间郡,758年(乾元元年)废郡复称瀛州。吴希光: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部将。“足慰”的“足”,一释作“可”字。
②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城关镇(隶属邯郸市)。“卢子期”:田承嗣部将。“舍利将军”:王武俊
写作背景
背景简述
《刘中使帖》文中所反映的是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之一的田承嗣反叛之事。
河北三镇是指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了笼络史朝义的河北降将,先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田承嗣为魏(今河北大名北)、博、德、沧、瀛五州(今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都防御使,763年六月改为魏博节度使,驻魏州;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钱穆论述:“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互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自国门以外,几乎尽是方镇的势力。”“此即所谓‘河北三镇’。彼辈皆拥劲卒,自署吏(诸州、县各置镇将领事,收刺史、县令权)。不贡赋,结婚姻,相联结。”763年田承嗣降唐后,名义上归顺朝廷,但并不服从中央,形成地方割据势力。775年(大历十年)正月,田承嗣乘昭义镇将吏作乱之际,出兵攻占相州。战事发生以后,唐代宗告谕田承嗣等,“使各守封疆”,不越雷池,但田承嗣却拒不奉诏,仍然派大将卢子期攻取鄜州,杨光朝攻取卫州。775年四月,唐代宗下诏讨伐田承嗣。
帖文记载
《刘中使帖》所叙述的“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和“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旧唐书》记载:“(大历十年八月)己丑,田承嗣将卢子期攻磁州。……(十月)甲子,昭义节度使李承昭与卢子期战于磁州清水县,大破之,生擒子期以献。……(十一月)丁酉,田承嗣所署瀛州刺史吴希光以城降。”《资治通鉴》:“八月……己丑,田承嗣遣其将卢子期寇磁州。……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卢子期攻磁州,李宝臣与昭义留后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于清水,擒子期送京师;斩之。”
法帖赏析
线条与律动
《刘中使帖》字体结构宽博,线条丰满而又极富弹性。作品中用笔提按顿挫的起伏与律动,体现出颜书强筋的特征。宋朱长文续书断》所评:“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驽。”《刘中使帖》足以当之。特别是“屈金发驽”之比喻,用以揭示帖中的线条弹性之美可谓一语中的。在颜书结构宽博的同时,作品更体现线条运动时的丰润感与弹性的力量美,环绕连带顿挫分明、肯定果断。此外作品还有飘逸洒脱的一面,如“耳”字的长笔直下,其势迅疾,其意遒劲,如锥画沙。《刘中使帖》与《蔡明远帖》内容虽同属一般书信,但此帖有一种欣慰之情,溢于笔端。《蔡明远帖》之字,锋多敛含,律动缓缓;《刘中使帖》则锋芒耀露,急湍迸流。“耳”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借此线条一抒为快。且情无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上半篇更大,如心之舒,而线条更加遒逸联绵。第五行二字相联,六行三字相联,七行四字相联,又似情激不已。董其昌称其“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
题材与文辞
邱振中在分析颜真卿《刘中使帖》、《祭侄文稿》和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时,对作品的题材文辞与作品意境阐述:“作品要有意境,从作者的命意、精神状态,到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的融合,是不可缺少的前提。线是书法艺术惟一的形式手段,文辞是书法作品的题材(题材的第一层含义),两者都能各自刻画一‘境’。对一件书法作品来说,除线条之‘境’直接诉诸人们感官外,随着人们对文字的辨识,文辞之‘境’总会有意无意浮现于心中,叠加与线条之‘境’上。只有这两‘境’首先达到协调,然后才谈得上‘意’与‘境’的融合:作者主观世界与线条之‘境’和文辞之‘境’的统一。”
书法是线的艺术,题材—文辞所刻画的境界,虽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但由于它与作者情感、作品形式的默契成为构成意境时必不可少的前提,题材—文辞作为联系作者主观世界与形式的媒介,在书法艺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如《黄州寒食诗帖》、《祭侄稿》、《刘中使帖》,题材—文辞无不与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密合无间。在这些感人至深的作品中,体现了作者主观世界、题材—文辞、形式三者的契合。
鉴藏著录
《刘中使帖》流传有绪。据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颜真卿大字《瀛州帖》,为宋宣和御府故物,元初藏张可与家。”又据帖后王芝题跋: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王芝曾从张啸江处以陆柬之《兰亭诗》、欧阳询卜商帖》易得。明代归项元汴天籁阁”,后辗转落入厂肆。民初归李石曾。帖内钤有“三槐”、“悦生”二半印,“绍兴”、“张晏私印”、“王芝”、“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后有元代王英孙、鲜于枢、张彦清、白湛渊、田师孟及明文衡山(文徵明)、董思白(董其昌)等题识。明《戏鸿堂》帖刻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2 13:45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