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书要制
北周皇帝宇文邕制定的制度
宇文邕(543年-578年)是北周第三个皇帝,宇文泰第四子,明帝宇文毓弟。字祢罗突,鲜卑氏代郡武川人。他制定《刑书要制》,严刑约束骄横不法的豪强地主和贪官污吏。
人物介绍
北周皇帝宇文邕制定《刑书要制》
书本内容
《刑书要制》规定:持械抢劫一匹绢以上,不持械抢劫五匹以上,官员监守自盗二十匹以上,小偷及官员诈取三十匹以上(这里绢只是个衡量单位,表示同等价值的财物),地方豪强隐匿户口五户及十丁以上,或土地三顷以上,一概处以死刑。
《刑书要制》规定:禁佛道二教,罢沙门、道士,300余万令还俗,没收寺庙财产充作军费,颁发统一权衡度量,通行全国,令山东诸州。
《刑书要制》规定:“正、长隐五户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
杨坚删订及<<开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颎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7 10:35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书本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