蒭藁增二
鲸鱼座红巨星
蒭藁增二(ο Cet / 鲸鱼座ο;蒭藁,发音chú gǎo)是一颗红巨星,位于鲸鱼座,距离地球约418光年,英文名Mira。蒭藁增二是一对联星,主星蒭藁增二A是红巨星,伴星蒭藁增二B是白矮星。蒭藁增二A本身是一颗振荡的变星,可能是除了大陵五之外,第一颗被发现的非超新星变星。而除了怪异的船底座η(海山二)之外,蒭藁增二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周期变星,但在周期内部分的时间会成为肉眼看不见的10等星。他的距离并不是很正确的,在希巴谷卫星探测之前被认为是约220光年,之后的资料认为是417光年,但是误差可能高达14%。
内容简介
伴星是在1995年由哈柏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影像中解析出来的,在1997年推导出伴星与主星相距70AU。哈柏的紫外线影像和后来钱卓望远镜的X射线影像显示有一道螺旋的气流离开蒭藁增二A朝向蒭藁增二B而去。伴星围绕米拉的轨道周期约为400年。
米拉变星辐射出的能量多数都在红外线,但在这个波段的光度变化只有两个星等,光度曲线的变化大约是以100天的时间增加,然后以两倍长的时间下降,在BAV可以看见最近的光度曲线
蒭藁增二曾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恒星之一,观测结果显示它的半径在太阳的330到400倍之间不断变化。和其他长周期变星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红巨星。但是蒭藁增二得质量仅仅是1.2个太阳质量。这也表明它的密度非常之低。蒭藁增二的表面温度在2500-3300K之间不断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导致其辐射出的能量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来回变化,从而产生了高达8个目视星等的变光幅度。但是考虑到该星的总辐射波段能量的话,变化幅度就没有肉眼看到的那么巨大了。蒭藁增二的平均辐射能量为太阳的9000倍,它已经处于演化末期,最终也将成为一个和伴星相似的白矮星。
发现历史
蒭藁增二是天文学家大卫·法比利萨斯在1596年8月3日开始一系列的观测之后被发现的(至少也是第一次被注意到)。在观测水星的时候,他因为需要一颗参考星来做位置的比较,挑选了一颗邻近而先前未曾注意到的3等星。到了8月21日,这颗参考星的光度增加了一个星等,到了10月却暗至看不见。法比利萨斯假设它是一颗新星— 有趣的是— 在1609年的2月16日又看见了这颗星。
终于,约翰·霍华德测量出这颗恒星的变光周期大约是11个月;约翰·赫维留
这是值得深思的,为何在法比利萨斯之前没有人发现蒭藁增二。可是,大陵五的历史(在1667年确认是变星,但在传说和追溯古代的文物,他已经被怀疑上千年了),则建议可能也早就知道了。卡尔(Karl Manitius),依巴谷著作《阿拉托斯的评论》的译者,指出在纪元前二世纪的一些文件中就有关于蒭藁增二的线索,但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的西方世界其他的著作中-- 托勒密, al-Sufi, 乌鲁伯格,和第谷·布拉赫 --都没有提到,而认为是颗规则的恒星。在中国和韩国的档案中,分别于1596年、1070年和与依巴谷同时代的西元前134年都有记载,但是中国的记载不够精确,只纪录了出现的星官(中国的星座),因而难以确认。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2 23:2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