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体系
化学术语
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
相关信息
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相,而连续的介质为分散介质。按照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存在状态不同。
类型
分散程度的大小是表征表征分散体系特性的重要依据,所以通常按分散程度的不同把分散体系分成三类:粗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和分子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颗粒大小>1×10ˆ-7m,特性:粒子不能通过滤纸,不扩散,不渗析,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胶体分散体系(溶液):颗粒大小,10ˆ-7~10`-9,特性: 粒子能通过滤纸,扩散极慢,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在超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分子分散体系(溶液): 颗粒大小<1×10`-9,特性:粒子能通过滤纸,扩散很快,能渗透,在超显微镜下也看不见。
这种分类法在讨论粒子大小时颇为方便,但是对实际体系的状态的描述却比较含糊。同时将真溶液作为分子分散体系来对待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它不存在界面,与胶体分散体系有着本质的差别。
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中分散相粒子的线性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地说,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小于10-9m时是溶液,溶液里的粒子实际上处于分子、离子或水合分子、水合离子的状态。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在10-9m~10-7m之间的是胶体(一些有机物的水溶液,如淀粉溶液,实际上是胶体)。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在10-7 m~10-3m之间的是悬浊液或乳浊液。
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溶液和液态胶体都是澄清透明的,区分这两者用到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是指:用一束光照射胶体,会在胶体中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而溶液中没有此现象。
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这一点用电泳可以证实。用两极板接上电源,插入胶体中(胶体有颜色的话现象比较明显),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得不均匀。某一极附近颜色会加深,另一极附近颜色变浅。通过此现象可以判断胶粒带电情况,即胶粒带什么电性。
分散系
分散系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叫做分散剂。在水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溶质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
分散系=分散相(或分散质)+分散剂
分散体系的某些性质常随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而改变。因此,按分散相质点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nm以下,称为溶液;胶体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100nm之间,称为胶体;粗分子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00nm以上,称为浊液。三者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相关概念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如把NaCl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把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把牛奶溶于水形成的乳浊液;把泥土放入水中形成的悬浊液;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液化形成的雾。这些混合物均被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如上述分散系中的NaCl、酒精、牛奶、泥土、水蒸气都是分散质。
(3)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4)介稳体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如上述分散系中的水、空气都是分散剂。
注意事项
①溶液这种分散系中,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②悬浊液或乳浊液中不存在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即浊液中的分散质不能叫溶质,分散剂也不能叫溶剂。
③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有9种组合方式:
气体→气体、液体、固体 液体→气体、液体、固体 固体→气体、液体、固体
④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合金属于溶液;同理,浊液不一定是液体,不洁净的空气属于浊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7:19
目录
概述
相关信息
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