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
汉语成语
出淤泥而不染(拼音: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周敦颐《爱莲说》。
成语出处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出淤泥而不染”。
成语典故
北宋时期,有一个哲学家,名叫周敦颐,字茂叔,是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他家几代人都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搬家到庐山的莲花峰前,峰下有一个小溪,他也叫它濂溪,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是宋朝理学的开创者,宋朝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学生。
这位道学先生曾写过一篇短篇散文《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示自已道德的高尚。他说:“水中和陆地上可爱的花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花,我却只爱莲花。我为什么爱莲花呢?因为它虽然从污泥中生长,却保持了自己的洁净,在碧波中摇曳而不妖媚。它的叶茎中间是空的,外观又很挺直。不生枝权,不攀缘别的东西,亭亭玉立。它的香气离得越远越觉得清幽。它挺直地洁净龙生长在水里,你只能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在近处随便地抚弄它。”
最后他品评道:“我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莲花像人间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有。和我一样爱莲花的还有谁?爱牡丹的人可就多了。”
成语寓意
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周敦颐以莲花秀丽的芳姿和可敬而不可轻慢的风范,表达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鄙弃和对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的追求。成语也启示人们,君子应同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般,在社会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出淤泥而不染”指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不被淤泥沾染。比喻从恶劣、污浊的环境中出来而未沾染上坏习气。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宾语、分句。
“出淤泥而不染”也作“出污泥而不染”。
运用示例
宋·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大白若辱,出淤泥而不染也,君子人欤!观此则可以知德矣。”
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此花娟洁,出淤泥而不染,幸勿失其清修,致堕黑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其实信得她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光景。”
刘绍棠《瓜棚柳巷》一:“三春虽不是出污泥而不染,可是我信得过她那一颗碧玉的心。”
成语科学
在理论上,荷叶的基本化学成分是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应该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污渍。但因为荷叶叶面具有很强的拒水性,洒落在叶面上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当水面与叶面的接触角度大于140 度,水珠就会滚离叶面,落入水中;水珠的滚动会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粘吸滚出叶面,使得叶面始终皎洁无暇。这使得荷叶不仅出淤泥而不染,而且下雨也不会弄湿自己,反而会越干净,仿佛自带清洁功能。
荷叶的表面看似青翠光滑,但用手摸就会发现叶面粗糙不平,细看还分布有很多的小绒毛。当这些绒毛暴露在显微镜下时,可以看到碧绿的叶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微小的球形疙瘩,学名为乳突。这些乳突是微米级的,比人们的头发还要细三四倍,在每个乳突上面竟然还分布着更多极其微小的疙瘩,而这些疙瘩是纳米级的。这些大小突起的疙瘩上积聚了植物蜡晶体,突起之间的缝隙又被空气填满,纵横交错,形成空气垫。所以水落在荷叶上,就会被空气垫隔开,不会在荷叶表面摊开浸润;而是像水滴被托举起来,形成了水珠。这种自然现象也被称为“荷叶效应”,就是荷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1:3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