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村现隶属于
广西博白县双凤镇,1986年前隶属于
浪平乡,1986年后隶属于由
浪平乡析设的双凤乡。距双凤圩4公里,距浪平街16公里。2007年末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7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870元,同比2006年末完成社会总产值690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分别增长了4.35%和3.99%。凤宁村通过短短的十年,已发展成为双凤镇一个经济富裕、风尚文明的强村,全村
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6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凤宁村几年来多次被评为双凤镇经济发展先进村、博白县无毒村。
行政区划
凤宁全村有村民535户、3500多口人,800多亩耕地,3000多亩山地5000多亩水面。改革之初,凤宁村集体负债5万元,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吃的是清汤不见油腥,穿的是浑身补丁,住的是破旧草房,行的是尘土飞扬的土道。“凤宁村不繁荣,老百姓都受穷,外欠债务累累,打架赌博盛行”成了凤宁村当时真实的写照。面对村里贫穷落后的状况,群众心里没底,干部心里没谱。1996年,村党支部换届改选,头脑活、有胆识、有魄力的致富能人李文尚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新一届党支部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开创了凤宁村新的发展之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村务管理,先后制定完善了《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村务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支部班子廉洁自律制度》等20余项制度,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等民主监督制度,使党员干部有章可循,群众能够有效实施监督。党支部还重点制定实施了《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每位支委和村干部按党性观念、政治素质、群众基础、工作业绩等情况实行目标管理,明确任务,以效定酬,奖勤罚懒,充分调动了支委和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给每个人都压上了担子。按照目标管理实行奖罚,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拉下脸来办事谁都怕伤了和气。李文尚首先就拍下了胸脯:我是支部书记,我不怕得罪人,谁有怨气冲我来!当年,凤宁2队村民组长因率先完成“三收”任务,所修村屯路被评为甲级受到300元奖励,而凤宁5队村民组长因多项工作不达标被罚250元。从那以后,不论涉及到谁,支部都从工作出发一视同仁,说了算,定了办,每年都对干部严格实施奖罚。几年间,先后有15人次受到奖励、4人次受到处罚。这一奖一罚,奖出了积极性,罚没了惰性,增强了班子工作的实效性。
打铁先需自身硬。党支部狠抓了“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党支部经常带领全体党员到兄弟市、县经济发展强村参观学习,实地上党课。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培训,强化宗旨意识。特别是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党支部按照党员的居住地点、亲缘关系、专业特长划分了责任区,要求每名党员包扶责任区内的村民,做到生产示范带动、实用技术传授、市场信息提供、方针政策宣传、资金问题解决、环境卫生管理、精神文明倡导、控辍工作家访、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治安保障、调访矛盾解决、先进性教育宣传、安全防火责任十三项工作到户。党员是他所负责的责任片的“片长”,有事没事都要到村民家里、田间地头谈心、走访、串门、唠嗑,谈的都是致富的道道儿。群众参加村“一事一议”,都想先听听“片长”的意见,想致富,有党员能人出招,有困难,先向党员倾诉。没官衔的党员有“权”了,腰杆硬了、威信提高了、说话好使了,同时更有责任感了。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角色,重塑了先锋意识,时时刻刻保持先进性,与民同心,做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多年来,凤宁村的党员干部们都能把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去对待,认真去处理。两委成员们按章办事,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补台不拆台,形成了一个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村党支部一班人为许多村民多次担保、垫钱,没收过村民的一次礼、一分钱。提起村上的党员干部,村民们个个满意,赞不绝口,都说,如果没有这些党员干部,就没有凤宁村。李文尚到县里、镇里开会无数次,虽然都是为村里办事,可开的都是自己的车、烧的是自己的油,吃饭、住宿、车钱、油钱一分钱也没用村里报销,一年为集体节约费用达4000余元。
发展是硬道理。村党支部针对村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经过多方论证、考察、学习、实践,确定了“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以种植业养殖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走特色路,打绿色牌,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采用新品种,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增加养殖的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的发展路子。
在解决了温饱摆脱贫困以后,为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更快发展,村党支部及时调整创业思路,大胆实践,探索出了种植业、养殖业、副业三业并举,走以企兴村之路,加快了建设小康家园的步伐。
新农村建设
2001年,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农民搞多种经营,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农民应用新技术,采用新品种,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在全镇率先引进柑橙新品种进行种植,获得成功,凤宁村已种有柑橙500多亩,根据本村水面多的实际,凤宁村党支部引导农民大力发展
网箱养鱼,还不定时聘请水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科学技术培训,使农民经济收益大大提高。单靠种养,凤宁村在2007年人均增收200多元。同时,凤宁村还大力发展芒编业,充分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为农民增加收入。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有了笑容。
这一连续富民动作的实施,使村民人均收入实现年年攀升。村民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党的感召力、向心力也就明显增强了,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也在广大村民心中树起了光辉形象。村民们都说,有困难找党员,想致富找党员。跟着共产党走,准没错。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党支部又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生活环境上,几年来,先后争取到上级资金60多万元,建成大塘头和鸡笼垌两座大桥。解决了库区群众的行路难的问题;建造90多造沼气池,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村党支部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和本村发展的实际,谋划出了今后五年凤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做十件大事。十件大事是指:①硬化凤宁村委至双凤街道路;②实施改水工程,全村全部吃上自来水;③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开挖排水防涝沟渠,把现有的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④发展教育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准备建设一栋三层教学楼,把原有的平房改造成宿舍和食堂,为集中办学提供保障;⑤创办农民阅览室、活动室,举办科普电教班,解决群众想科技、用科技;⑥建立合作医疗,有病不出村,保证村民的身体健康;⑦发展畜牧业,利用充粟水库的优势,开展立体养殖;⑧发展种植业,做大麻竹和柑橙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⑨
集约化经营,实施五个统一,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发展二、三产业;⑩扩大发展芒竹编企业,安排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等。采访结束,笔者仿佛感受到:一个新型、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凤宁正呼之欲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