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凤头姜
湖北省来凤县特产
来凤凤头姜,湖北省来凤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白,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老姜姜皮薄色鲜、富硒多汁、纤维化程度低、营养丰富、风味醇美。
营养价值
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
药用价值
传统食用效果和科学研究表明,“凤头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保健品,而且在医学上占有特殊地位,它含的姜醇、姜烯、姜辣素、淀粉等,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因此,适量食用“凤头姜”,能起到增进食欲、健脾胃、温中止呕、止咳祛痰、提神活血、抗衰老等作用。
凉拌子姜不仅是菜,更是医书记载的药方:子姜30—60克,切成细丝,加醋、盐适量拌食;亦可再加适量白糖、芝麻油。以醋、盐等拌食的姜丝有很好的开胃和中,止呕作用;味微辛辣而酸,但不甚温热。用于胃气不和而偏寒的呕逆少食。《食医心镜》中用生姜细粒,与醋同煎,连渣嚼服,用于“呕吐,百药不差”,其意与此同。
老姜药用价值更强,对脾胃虚寒、食欲减退、脱发、牙痛、腹泻、痱子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绿茶姜汤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盐醋姜汤
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
姜汁可乐
生姜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
熬姜汤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颜色鲜艳、柔软、膨胀状态的新鲜姜。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产地环境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以城东翔凤山飞来凤凰的美丽传说而得名。
来凤县地处湖北省西南,东南接湖南龙山、西南邻重庆酉阳,东北与湖北省宣恩相交,西北与咸丰交界,介于东径109°00′—109°27′、北纬29°06′—29°40′之间,素有“一脚踏三省(市)”和“湖北西大门”之称。
来凤县地域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扁窄,呈栎树叶形。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酉水河沿东部由北向南流经县域。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平均海拔680.00米,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占全县总面积的78%。
来凤县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1400小时,平均温度15.8℃,无霜期256天,气压16.2毫巴,相对湿度81%,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因地貌、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气候环境多样、垂直差异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来凤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5条,总长度为485.7千米。酉水为主河道,由北向南纵贯本县东部边境。县内较大的溪沟,计有38条,属季节性河流,源短流小,随天时变化,时涨时落。
来凤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被老百姓誉为“一碗泥巴一碗饭”之地。全县除盛产水稻等粮食作物外,非常适合生姜种植。
历史渊源
生姜在来凤具有五百余年的种植加工历史,是传统土特产。
早在清朝中叶,来凤县城就有生姜专卖市场。每年中秋节前后,这里的生姜就大量上市,因此,来凤的“仔姜炖仔鸭”和“糟姜”很早就成为鄂西名菜。每年一到农历冬、腊月,本县农民纷纷挑担上四川、下湖南卖生姜,换回锅巴盐和五彩丝线。来凤生姜不仅大量外销,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每年有不少人走出土家山寨传播生姜种植技术。
1978年,来凤具生姜种植面积扩大到1100多亩,总产量达到125万公斤以上。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被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生姜深深吸引,看到新上市的仔姜,块根肥脆,白嫩的块根紧连成扇形,顶上还有点点红蒂,非常好看,像传说中凤凰的头,联想到“来凤”这个美丽的县名,写了一则《来凤县大力发展“凤头”生姜》的新闻稿,首次把“凤头”冠在来凤生姜上。文中写道:“……来凤产的生姜枝大、质脆、多汁,余味香甜,每蔸生姜一般重1.5公斤左右,呈扇状,似凤头……”全文500多字,稿件先后被县广播站(1978.7.11)、《恩施报》(1978.8.19)、《湖北日报》(1978.7.20)、《湖北人民广播电台》(1978.7.20)等新闻媒体刊播,此后,来凤姜就被叫做“凤头姜”了。
因为来凤县有吃籽姜的习惯,当地的凤头姜可分两次采收,一次是从6月到10月,可采收籽姜。没有采收完的籽姜留到11月份以后可采收老姜,籽姜每亩可产量在1000至1500公斤,老姜每亩产量为2500公斤左右。
生产情况
来凤凤头姜常年产量4500多万公斤,居湖北省之首。
2011年,来凤县从事生姜生产的农民社员有1100多个,带动农户330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总产量6万多吨,产值达4.3亿元,农民社员仅生姜收入每年可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产品荣誉
“来凤凤头姜”被评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
2007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来凤凤头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来湖北省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函》(来政函〔2006〕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绿水乡、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选择排灌方便的平整肥沃壤土、砂壤土,有机质含量≥2.0%,pH值在5至7之间。
(二)栽培管理
1.种姜处理(晒种炕种):春分前后从贮藏窖中取出种姜,晒1天至2天后上炕催芽,温度在25℃至28℃保持30至40天,当芽长0.8厘米至1.2厘米时播种。
2.栽种:立夏前播种,每块姜种留1个壮芽,每公顷栽种数≤9万株。
3.肥水管理: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公顷不得少于15吨,追肥以农家肥或含有N、P、K的速效复合肥为主,适时补充锌肥和硼肥。水分管理:块茎膨大期,如遇干旱及时灌水。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5.采收:秋分前必须采收。
(三)加工要求
1.原料要求:嫩姜须在立秋至秋分期采购,以保证嫩姜多汁、脆嫩无筋,纤维含量少,辛辣味适中。所用辣椒应为本地产紫红或鲜红“凤椒”,辅料如花椒、大蒜也需用本地品种。
2.配料:按比例调配生姜、红辣椒、大蒜、料酒、食盐、花椒等原料。食盐重量控制在6%至8%,生姜重量不少于60%,红辣椒重量控制在20%至25%。
3.发酵过程:用特定的土(陶)坛,当地俗称“明水坛”。坛口向上,坛口四周为盛水的边檐。当坛中盛装腌制品发酵时,用坛盖罩下与坛口边檐接合,加入清洁饮用水,隔绝空气,提供乳酸菌厌氧发酵的环境条件,又便于坛内发酵产生气体逸出。土坛要烧制好、釉面光滑、无裂纹、无砂眼、坛檐深处与盖子应吻合。
在气温适宜的地窖内,温度控制在18℃至20℃,让其自然发酵30天以上。勤换水,防止生水、油污等异物进入坛内,影响品质。
(四)产品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姜形状为一致性的块状、片状、丝状、粒状,辣椒为粒状。姜色为淡黄,汁液为淡红色;具有生姜、辣椒等原辅料的复合香气,食之脆嫩无筋、酸辣适中,醇香浓郁而持久。
2.理化指标: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来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历史文化
凤头姜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奉玉帝之命,到人间来撒播吉祥,凤凰在空中盘旋,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酉水河宛如一条碧绿的彩带,在群山峻岭中飘绕;龙洞河清粼粼地漫过细细沙滩,在阳光下闪耀着跳动的银光;客寨河蓝溶溶地摇曳两岸芭蕉的叶片;在三川交汇的地方,横卧着一座形似凤凰的小山,山上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舞动着叶片,像无数只小手鼓掌欢迎凤凰的来临。金色的阳光透过云蒸雾漫的水气在两河之间架起一座七色彩虹。半山腰一口清澈的泉眼,涌出一股甘甜的泉水,泉水透出的芳草清香,飘逸在空中。这只美丽的凤凰,看到这美丽的地方便落到了山岗的梧桐树上。饮了山中的甘泉,她的心留在这里了,她要在这里撒播吉祥。这个地方因此而得名为“来凤”。
在这座山的对面,有一座老虎坡,坡下有一个老虎洞,洞里有几只凶猛的老虎,这几只老虎经常出来损坏庄稼,扑食农户喂养的鸡、猪,饿了还要吃人。在老虎坡上,有一户姓田的人家,父母兄弟姊妹都被老虎吃了,只剩下田老三不信邪,立志要杀掉老虎为父母兄弟报仇。这一日他带着猎叉、响炮和尖刀,在老虎来的路口挖陷阱,安上套,趴在巨石后等着老虎的到来。谁知这次出来的是三只老虎,一只老虎中了套,另两只凶猛地向田老三扑来,一只抓伤了他的脸,一只抓伤了他的腿。好在田老三身壮而灵活,急中生智炸响了响炮,两只老虎吓得回到山洞。
凤凰飞到老虎坡上,看到一个满身是血,生命垂危的青年,立即口含津髓,往青年口中注入,然后唤来百鸟采集山中草药,敷在青年的伤口上。三日之后,田老三不仅体壮如牛,而且身轻如燕。
凤凰决心帮田老三除掉大害,唤来几百只老鹰、鹞鹰等猛禽,叫田老三召回逃离的乡亲,百姓和猛禽把老虎洞紧紧围起来,田老三点起毒烟辣火将老虎,了出来,猛禽一起飞下啄瞎老虎的眼睛,老百姓一起上来刀砍叉杀,把老虎全部杀个精光。恶战中有几只老鹰受伤了,田老三便把它们抱回家,用草药敷伤口,精心喂养它们,凤凰看见田老三不仅英俊勇敢,而且心地善良,便深深爱上了他。于是退去羽装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与他结了婚,并生了一儿一女。
玉皇大帝得知凤仙子犯了天戒,便命天兵天将捉拿凤仙回天界受审。凤仙子在被捉回天界的时候,十分不忍离去,便将头上的凤钗拔下,随手扔向田老三。田老三没有接住凤钗,凤钗插在土里,便生出一株绿苗,叶似竹叶,比竹叶更绿更长,茎白似玉,比玉更脆嫩。小苗越长越大,形如凤仙子飘逸的头发,田老三好像看见凤仙子在向他挥泪离别,立即趴下去用手将这株苗连根挖出。只见它的块茎,形似大手,支支白嫩如玉,把整个茎叶放在手上细看,又像一个完整的凤头。把它的根贴在脸上,清凉中透出一缕缕暖热。田老三忍不住掰下一支放在口中,细细咀嚼,微甜之中带着辛辣,辛辣之中透出一股清香,吞入腹中,顿觉得浑身一股暖气升腾,身上略略渗出一些微汗,全身觉得十分舒服。
这一夜,田老三做了一个梦,梦见凤仙子坐在他身边,拉着他的手告诉他:那株绿苗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它是我头上的凤钗化成的,你就叫它凤头姜吧。它会伴你一身,逢凶化吉,你要把它种好、子子孙孙传下去。
田老三依照凤仙子的嘱咐,把土整得很细,把沟开得很深,把肥下得很足,天旱时天天浇水。凤头姜长得又大又肥,脆嫩得人见人爱。同时,田老三还教会乡亲们种姜,炒菜时放一点,清香无比,煮肉时放一点,除去膻气,吃不完的用盐腌起来,用红辣子泡起放在坛子里,过年过节拿出来,白中透红,辛辣可口,使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消息四方传开,许多地方的人都来要凤头姜回去种,田老三把自己的姜拿出来送给他们,但是,这姜却很怪,别的地方种出的姜,块茎又小又黑而且筋多,根本不象凤头姜的样子,这可能是凤仙子使的法吧。
玉皇大帝因凤仙子迷峦来凤,便迁怒于这里的百姓,天降风寒瘟病,那一年,这里的百姓突然间,又冷又热,头痛发烧,浑身无力,咳嗽不止。田老三的儿女也感染了这病,晚上疼得只叫“娘”。凤仙子这晚给田老三托梦,告诉他把凤头姜和老红糖放在一起用火熬好,给他们喝了立即就好。田老三立即起身,烧火用红糖熬姜汤,给儿女喂下后病立即就好了。老百姓也按照这个方法战胜了风寒。
田老三的儿子田瑞祥,成了远近闻名的姜仙,他种的姜被皇上知道了要作为贡品上贡,刘镛在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送的寿礼“一统江(姜)山”用的就是凤头姜。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来凤凤头姜.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7年第215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恩施八宝之凤头姜.恩施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9:24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