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本名王正琛,1945年出生于山东省
青岛市,祖籍山东省青岛市湖岛村。中国
台湾男
歌手、
主持人、制作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4岁时,凌峰随父亲迁到中国台湾。他自幼居住在台北
眷村,因为学习不好,性格又桀骜不驯而被边缘化,十三四岁曾去做童工。不到20岁的他已成为帮派的小头目,后被父亲送去参军。两年的部队生活中他有过16次禁闭的经历,复员后他进入一家军车厂当电工。21岁时,他决定将唱歌作为自己的事业。
演艺经历
崭露头角
1967年7月,凌峰参演的喜剧电影《
蓬门淑女》上映,之后接连出演《
兔女郎》《
妈妈要我嫁》等多部电影。1976年,他推出首张音乐专辑《群星会15》,专辑中收录《出外人》《船歌》等歌曲在台湾走红。进入歌坛的凌峰认识了同样来自眷村的
邓丽君,1981年,在邓丽君《
君在前哨》晚会上,他被
台视老总
石永贵发掘,受其邀请主持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电视街》。这一时期他与
张帝、张魁共同主持
华视综艺节目《神仙、老虎、狗》,并演唱同名主题曲。
1983年,凌峰推出专辑《凌峰之歌<出外人>》。1984年,其制作的《八点》获十佳综艺节目
金钟奖,他本人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1985年,获中国台湾金钟奖男歌星演员奖。1986年,他推出专辑《大船入港》,之后到1987年,他两度与导演
丁善玺合作,参演由其执导的电影《
八二三炮战》《
旗正飘飘》。
转型幕后
1987年11月11日,凌峰为完成父母及所有眷村人的乡愁,在
东京和大陆方面驻日使馆沟通后,和摄制组分别绕道转赴大陆,开拍系列纪录片《
八千里路云和月》,用台湾人的视角纪录祖国山河,纾解乡愁,他担任系列片主持人,并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由此撞开了两岸封冻近40年的坚冰。
1989年6月2日起,片长1小时的节目《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台湾播出,这档介绍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节目产生了始料未及的效果,许多不能返乡的台湾同胞,通过他的镜头看见大陆的生活百态,《八千里路云和月》共计拍摄了三百多集,部分影片同时也在日本、新加坡等地播出,同样引起社会轰动。1990年,凌峰受邀参加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歌曲《小丑》;同年,在
士林官邸教堂采访
张学良,并邀请其为
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题写“神州风采”四个大字。
1997年,《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年后,凌峰又踏上了征途,拍摄《新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部10集系列片历时5年拍摄制作,着重讲述西部歌王
王洛宾、云南舞蹈家
杨丽萍、南京已故舞蹈家
陶金、苏州女子
王珮瑜的故事。拍摄完成后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和中国内地观众见面。之后他又参与策划、摄制《谁在驾驭变革、变革在驾驭谁》《走八方,吃四方》等纪录片,用镜头在风光与人生细节中品味社会、思考历史。
多元发展
2000年,凌峰与演员
黄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小品《小站故事》。2005年3月,参演的个人首部电视剧《
大宋提刑官》首播;同年9月,担任
张帝北京工人体育馆个人演唱会嘉宾,演唱会上他宣布,自己的演出酬劳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公益事业。
2010年2月,凌峰参演的电影《
团圆》在
柏林电影节上映,他在片中饰演国民党退伍老兵。2012年,参演的电影《
柳如是》上映,他在片中饰演汪然明。2015年3月,他作为嘉宾参加
天津卫视《国色天香》
邓丽君专场综艺节目。2017年11月28日,担任“两岸一家亲——纪念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特别节目”的主持人,并演唱数首
闽南语歌曲。2022年,其参演的短剧《后来的我们》播出。
其他经历
凌峰将他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工作中去,倡导成立了民族文化基金会,促成了内地舞蹈家
杨丽萍在台湾的巡演、
王洛宾作品在台湾的推广等。特别是他策划了
腾格尔的专辑《
蒙古人》在台湾的发行,专辑发行后又返回内地,使腾格尔的作品在内地也得到歌迷的认可和喜爱。从1990年开始,他就在台湾筹划“蒙古文化季”,1993年“蒙古文化季”正式演出,他将内蒙古乌兰牧骑歌舞团、内蒙古马术队介绍到台湾演出。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凌峰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弟妹5人。凌峰的妻子是青岛舞蹈演员
贺顺顺,两人1991年因节目《
八千里路云和月》相识,1993年成两岸婚姻代表。他们育有大女儿王天因,小女儿王天予,儿子王天元三个孩子。
个人健康
2023年,凌峰在经历
脑溢血中风康复后,在泰国
清迈隐居。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以上资料来源
参演电视剧
制片人作品
导演作品
主持节目
音乐专辑
综艺节目
音乐单曲
小品
社会活动
1991年,凌峰发起创立海外华人支持
希望工程的第一个组织——“希望工程海外爱心基金”,专门接受海外华侨、华人组织和个人对失学儿童的捐助。凌峰本人除捐资创办希望小学外,还在全国各地发起希望工程义演。1992年,由其捐建的山东省第一所希望小学“
平邑希望小学”落成,并投入使用。他还发动海外人士在大陆捐资修建了24所希望小学。
2006年5月,凌峰接受
青岛市公共关系协会的邀请,担任协会的公关形象大使。2006年11月,他将介绍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经过的照片、媒体评价资料以及回湖岛老家探访、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等图文资料捐赠给
青岛市档案馆。
2007年12月8日,凌峰在求是《
小康》杂志社与
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2009年12月,在
太原举办“凌峰解读台湾”活动。
获奖记录
争议事件
禁拍
1987年,凌峰因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接洽到大陆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事宜,遭到媒体曝光后,他一回到台湾即遭软禁,台湾报纸
封杀他的消息,他被勒令不准上电视、不准表演。在海内外报纸争相报道后,台湾当局迫于压力恢复其自由。
抗争
凌峰在拍摄完毕回到台湾后,录影带立即被台湾当局没收。他先举办说明会,后诉诸街头,再后来在“立法院”召开“不要让历史嘲笑我们”的听证会。他一面抗争,一面往返于海峡两岸进行拍摄。1989年6月2日,该系列剧播出,当时在台湾引起巨大轰动。1994年,节目被停播。凌峰举行7天公开绝食抗议,期间得到大批民众支持和媒体同行的声援,甚至
连战、
赫柏村也到现场慰问,该节目终于再一次回到电视台播放。
人物评价
凌峰从台湾到内地拍摄电视纪录片《
八千里路云和月》,由此敲开了两岸演艺文化交流的大门,许多台湾同胞也正是通过这部片子了解认识了祖国大陆。它是第一个由台湾民间的纪录者,以非商业主流的说法、以非官方的说法,去写民间生活和时代变迁的影像。凌峰以一个边缘人的角度,以一个漂泊者的心态,通过他的镜头,通过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遭遇,表现时代的变化、心灵的撞击、社会的进步。(《
北京娱乐信报》 评)
在
希望工程实施之初,由凌峰倡议并主持的希望工程百场巡回义演,在中国公益事业义演中是空前的,对希望工程的宣传启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青基会通讯》 评)
凌峰普通的外表之下总能焕发出一股豪放的激情,蕴藏着一种潜在的自信。尽管他一直说自己是一个主流之外的“边缘人”,但他却一直在做着一些主流之内的事情。从他的谈话中可以感觉到在经历了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后所产生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对事物、对人生的深刻看法。(《大众网-生活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