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是由内蒙古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新品种,原代号15-1106,它是以“内麦19号”小麦为母本,“
农麦201”小麦为父本进行杂交,并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北育,经过连续多年多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2003年经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828g/L,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4.60%,降落值333S,湿面筋(14%湿基)含量30.8%,沉降值47.2ml,吸水率62.2%,形成时间7.7min,稳定时间9.6min,软化度69FU,评价值69,最大阻力472EU,延伸性18.6cm,面积113.6cm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3~2004年度对在田间分别采用条锈菌、叶锈菌、白粉菌混合优势小种及赤霉病菌和黄矮病主流株系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抗
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和黄矮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选择肥力中、上等且有
灌溉条件的
田地。适宜播量为每亩20~25kg,套种田按实际面积和共生作物的不同,适当增加亩播量。生育期灌水3~4次,及时浇好三叶期的第一水,同时每亩追施
尿素15~20kg;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和防除杂草。适时早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