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是农村居民点的房屋和附属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 3大类。它们是农村居民组织家庭生活、开展公共活动、从事农、工、副业生产等的场所。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惯的不同,农村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
发展历史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店铺、祠庙、作坊、衙署以及娱乐设施等,一般居民的建筑都较简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建筑的内容除住宅外,行政、文教、卫生、商业、服务性建筑,以及饲养、加工、贮藏、修理等生产性建筑日益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温室、
塑料棚、养禽场、养猪场、养牛场以及各类仓库、厂房等较大型的生产性建筑。各种建筑的设计和结构也有很大进步。这对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积极意义。
居住建筑
农村居民组织家庭生活和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内容,一方面随自然条件、建设材料、经济水平和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又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要求的一致性而具有共同的特点。一般而言,中国农村住宅的功能要适应家庭生活和进行农副业生产的双重需要。除生活用房──卧室、堂屋(家庭共同活动的房间)、厨房、贮藏间和卫生间等外,还应包括生产房间和辅助设施──饲养间、工副业加工间、仓库、暖房、能源和取水装置等。在不同民族居住和从事不同专业生产的地区,对住宅的辅助设施常有不同的要求。
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 中国北方农村的传统住宅多为平房,平面多采用对称布置,以房间组成“四合院”或“三合院”的形式。新建的住宅平面多采用非对称布置,或以正房(北房),配以东(或西)房,或只建一排正房的形式。宅基多为矩形,院落一般可分为前院、后院或前、后两院兼有。南方农村的传统住宅既有平房,也有楼房,平面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布置形式,宅基多为不规则形,常以房间围成天井。院落有前、后、侧院之分。新建住宅逐渐采用楼房形式,宅基趋于规整。地处丘陵、山区、水乡的农村住宅,则依山傍水,采用平房、楼房结合,富于变化的布局形式。其他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住宅,西南山区的“干阑”住宅、西北地区利用地面上、下构筑的土木结构住宅等,在结合地形、地貌,适应自然条件和利用地方材料等方面各具特色,为中国农村住宅建设增添了异彩。
造型和装饰
造型和装饰 北方天高气爽、寒冷干燥、环境开阔。住宅布局严紧规整,造型浑厚庄重,建筑物线角平直,多在屋檐、门窗局部加以装饰,色彩常以材料的原色为主,少加或不加装饰。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环境富于变化,住宅布局自由,配以挑台、外廊,造型轻盈、曲折而富于变化,装饰色彩对比鲜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住宅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中尤以藏族的硐房、傣族的竹楼、蒙族的毡包,以及带有西亚风格的
维吾尔族住宅更为突出。由于这些民族或处于边陲,或处于古代交通要道,因此,住宅的造型和装饰,大都融合了外来的影响。
材料和构造
材料和构造 农村住宅的建造主要以就地取材为主,采用传统的构造方法。主要形式有:①木结构。分布面广,易于加工、运输和安装,既可做承重构件,又可做围护构件。有北方农村常见的梁、柱(梁架式)构造和南方农村常见的檩、柱(穿斗式)构造等。②土结构。分布较广,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利于隔热保温。有天然土拱(窑洞)、土坯叠拱、土坯墙和夯土墙等。③混合结构。材料以粘土砖和混凝土制品为主,以具有坚固耐用、节省木材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农村住宅逐步推广的建房材料。此外,在盛产竹子和易于取石的地区,也常用竹材和石材建造住宅。
公共建筑
农村居民开展公共活动的场所,在组织、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一般可分 6类:①行政管理建筑,如党、政、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建筑;②教育福利建筑,如各类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敬老院等;③文化科学建筑,如影剧院、书场、展览馆、图书馆、科技站、文化站(文化中心)、体育设施等;④
医疗卫生建筑,如卫生院、医疗站、防治站等;⑤商业服务建筑,如供销社、百货商店、收购站、集贸市场以及邮电所、储蓄所、旅馆、饭店和综合服务店等;⑥公用事业设施,如火车站、汽车站、水运站、变电站、加油站、消防站、供水设施、污水和污物处理站,以及殡葬建筑等。此外尚有纪念性和旅游性建筑等。
公共建筑特点
公共建筑的项目、规模和内容,常根据农村居民点的性质和分级标准加以配套,并且随生产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因此,它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建筑的现代化程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农村公共建筑一般规模较小,而建设项目又要求比较齐全。为方便农村居民的使用,有利于组织管理,并使之充分发挥效益,通常把性质相近、联系密切的用房成组建造或设在一幢建筑物内。如集镇文化中心将文化、科技、宣传教育、体育等活动的用房和有关设施集中成组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将商业、加工、修理等各种服务项目修建在一起,成为综合服务楼等。②多功能性。为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使用率,提高其经济效益,以适应农村居民活动的季节性和集中性特点,农村中的一些公共建筑应具有一房多用或便于灵活分隔的可能。如集镇影剧院除演出、放映外还可兼作集会场所,宣传、展览用房的空间在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等。③基地性。农村公共建筑由于其规模、设施和经营项目等的不同,其服务半径常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共建筑既要为当地居民服务,又要发挥所属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基地作用。又如集镇文化中心的规模和设施既要考虑为全乡范围内居民服务,又要发挥其在更大范围内组织、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的职能。
生产建筑
农村个体和集体劳动者从事农、工、副业生产活动的场所。按其生产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发展现代化农、牧、渔业生产而建立的各种厂房设施,主要有育种厂房、温室、塑料棚、畜禽舍、养殖场、
种子库、粮库、
果蔬贮藏库、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生产性建筑;另一类是为城市工、商、外贸等服务的加工厂,主要包括机具修配厂、手工业工厂、城市某些工业的加工厂和轻工业工厂以及建筑材料厂等。
这类建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分散性。由于农村经济核算单位和产品批量一般较小、经营分散等原因,常使生产用房散布在各村镇而不宜集中建厂,甚至有的需要在农户宅院内进行生产。②多功能性。由于农、牧、渔业产品的收获、加工等具有时间性、季节性,厂房应能满足多种生产用途的需要,以便充分发挥厂房的综合效益。如农产品和
经济作物的初加工用房、贮藏用房,就具有这一特点。③小型化。农村中的农、工、副业生产因受技术条件、服务范围和原料来源的限制,多数规模较小,设备轻便,因此一般只需小型厂房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发展历程
绕着村子走上一圈,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是坐西朝东的,有悖于中国经典的坐北朝南的朝向。究其原因推测大致有二,其一是南方不比北方,终年阳光充裕,夏季炎热,故不需刻意追求采光;其二应该也是最重要的,自古房子的建造很重视风水,乡下尤甚,根据“枕山环水”的原则故而与坐北朝南有了出入。远景设计研究院发现整个村子的民居风格分层很明显,大致可分为四种时期建造:明清、民国、40--70年代,70年代—现今。
(一)明清居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
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并经过战火和破四旧的洗礼下而幸存下来的明清居并不多,大多是钟鸣鼎食之家。
村子里仅存下来3座。一座司马第一座大夫第一座民居。其中大夫第损毁,三面坍塌,仅剩正面,精致大气的大门依稀可辨但年的繁荣。大夫第精致的大门被装饰得大气磅礴,左右各有两幅对联及饰以梅兰竹菊,拱形大门上绘有五个孩童以及诰命字样,屋檐伸出很低。进去是一个巨大的天井,整个楼房分两层,二楼回廊有精致雕刻繁复的栏杆,里面房间基本以杉木板分隔制造。司马第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仍有人居住。司马第里大门有别于大夫第的精致秀气,司马第大门以很高的青石板筑成,只用黑色云纹石头装饰屋檐,显得古朴大气磅礴而又一种内敛沉稳的气质。走进司马第里面,前部是一溜带有回廊的木板房,原来是用作厨房以及会客室的。然后是一条排水沟,生活污水以及屋檐水都是由此排除,长方形的院子也许也可以叫做天井,地面整齐的铺上了长形鹅卵石,就像有些公园铺的供人按摩脚的石子路。这种路设计合理,雨天也不至于出现泥泞还有保健脚的功效。后面是供人起居的正房,是两座三联房,司马第外部不加繁饰,但里面居室的布置却费尽心思,尤其是厅堂,可谓称得上雕梁画栋。从门档开始,有雕刻“乾坤”二字的,也有饰以太极八卦图样。天花板上有木刻,大多饰以龙凤牡丹,高堂之上还有春夏秋冬雕花板。上面还专门修建给“神”居住的小阁。
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飘摇,院子里也留下了很多代人得居住痕迹。老房子是时间的重视记录者,但这次回去看看却发现院子里杂草丛生,大门上满是青苔边缘已经开始腐朽,门档也掉了一只,听家人说春夏秋冬的雕花板在一个晚上被人撬走了。这更让我觉得老宅的保护刻不容缓。还有一座民居更是惨不忍睹,大门被主人用乱木条草草的封起来,上面爬满了蒿草,只有大门上一块快认不清的“毛主席万寿无疆”的牌匾在寒风中摇摇欲坠。
(二)民国民居
在村头南北走向的小马路上望去可以看到有几幢房子的很像徽州建筑中的马头墙形状,一般是三叠式样。那一般是民国时期的民居,采用马头墙式样既美观又防火。大门有两道,一道是大致一人高的轻便木门,后面的则封闭而厚重,这大概与当时动荡的局势也有关系。这时期的房子较之明清时期的更要低调许多。窗开的比较少而小,大多是长方形和半圆形的组合而成的形状,偶尔也能看到青石雕花镂空窗镶嵌墙体中。由于窗子比较少,通常在侧面墙垣快基金房顶的位置会发现有几个3、4砖块宽度的窟窿,用于采光和通风。故而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民居相对封闭保守。
(三)40—70年代民居
40—7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人民刚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苦中解放出来,大家经济水平都不高,做房子并不像今天那样全是请工匠,属于一家建房百家帮的状况。而且很多原材料都是自备,比如砖头都是自家练的泥砖或者烧制的青砖,沙子都是江边挑的,房梁是山上砍的。这倒是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房子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当时用泥砖建造,半个世纪仍然很结实。那个年代人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以贫下中农的身份为荣,所以那时候的房子都做得很朴素,基本都是很朴素的人子房,基本不缀以任何饰物,这也与当时的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也有比较大规模的工程,生产大队的礼堂就是那时起的产物,理他不敢正面方方正正,正义凛然,门前的那两根两人合抱粗的杉木柱子更显磅礴大气,窗户也变成了宽大的方形,显示出时政的清明前途的光明。屋顶四面导水,还可透气,设计合理而大气。
(四)70年代至今
7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长,建造栖身之所的人也不觉多了起来,在70年代-80年代的,民居还是大部分继承了人字梁架构的三联房,里面大多还是就地取材用
木材装潢,只有外墙是用青砖,而房檐也开始被装饰起来,不过大多以劳动致富、歌颂毛主席为素材,后期多饰以花草风景为主。居室装修也已简洁为主,主要以家具,年画为主罢了。80年代后,经过改革开放的冲击与影响,人们发现厨房做在正房居室容易把整栋房子都熏黑,加速老化,于是厨房开始与正房分离并逐渐形成带有阳台(不再局限于吊楼)与院子的房子样式出现了。
还有写在外经商的商人回家把洋气的地砖、琉璃瓦装进了自己的房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经济的宽裕眼界的开阔,大家纷纷设计出自己的满意的小洋房。原来应用的都是青砖,在市场的带动下也大都换成了粗糙的红砖,这也使得原来的只需内装修变成内外双面装修。原来的木材基本不再成为建材的选择,青瓦也完全被钢筋水泥和琉璃瓦所取代。窗明几净锃亮的不像话的小洋楼常常令我觉得陌生得不知所措,唯有看着那日渐破败的青砖黑瓦发呆。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许也是一个时代更替的悲哀。历史总是要向前,总有新事物出现,但也总有被遗忘的。我们不能阻止时代的进步,只能尽量给它们一个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