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在农业内部重新配置和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过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在农业内部重新配置和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过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转移,即劳动力在农业内部重新配置。第二层次是外部转移,即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高度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必须制定两个方面的战略决策;一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增长;二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在转移中能适应新的工作和劳动环境。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要受社会经济系统状况的制约。根据中国当前的国情,解决中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一是变传统的“小农业”为大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三是努力建设好小城镇,大力开发二、三产业,使其真正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四是对外组织劳务输出。中国劳动力资源居世界之首,但在世界劳务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极低。今后应在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出口农民劳务,这是很有潜力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2 15: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