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
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有些国家的军旗还包括主管人员旗。一般由旗幅、旗杆和旗顶组成。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 [banner]∶有一条边串连在竿上的一块布,由君主封建领主骑士或其他领袖作为标帜,用来在战斗中作为召集部下的中心
2.[army flag]∶用颜色区别的军团军种的旗帜
引证解释
指军队的旗帜。沈从文《会明》:“被人谥作‘呆’,那一面宝藏的军旗,和那无根无蒂的理想,都有一部分责任了。”
军旗是军队荣誉 、勇敢和统一指挥的象征,由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制定和颁发。
历史渊源
古代
中国从原始社会后期起即以旗帜作为聚集族人的标志。当时的旗帜样式简单,只是系在竿头上的象征性物件或图形。《尔雅》记载的“有铃曰旗”,《周礼》上称的“交龙为_”,就是在竿头上悬铃、在帛上画龙作为旗帜。传说黄帝练兵摆阵法,设五旗五麾,“麾”就是古代指挥军队的一种旗帜。随着社会发展和军队指挥的需要,旗帜样式不断改进,种类不断增多。北周时期,由军将师帅旅帅卒长掌握使用的旗帜就有麾。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设有主将用的三军司命旗,识别将领身份的认旗等。清朝八旗军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为标志。
发展历程
中华民国政府1912年6月颁布的国旗及陆军、海军军旗命令,规定以五色旗为国旗,以19星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10月,颁布陆军团旗命令,规定陆军团旗的图案与陆军旗相同,另加黑色丝边,旗杆顶端冠矛头,饰朱旄,靠旗杆一侧书写团的番号。11月,颁布的海军旗条例,规定了大总统、海军总长、次长等军事指挥人员旗,以及舰艇各种旗帜的样式和使用场合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和逐步定型的。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就制定了旗帜。1927年9月初,为筹备秋收起义,刚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奉命研制了起义的旗帜样式: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11日,该师指战员高举鲜红庄严的军旗,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此后,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旗色没有变。1930年4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中,规定旗幅上方增加横写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字样,旗边加饰旗须,并确定了旗帜的规格、斧头样式和刃锋的方向等。
1930年10月下旬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编制表七,附了中国工农红军军、师、团三级旗帜图样:旗为正方形,军、师两级每边为3尺6寸,团每边为3尺2寸;靠旗柄的一边为条幅式部队番号,文字为“红军第×军第×师第×团”;上边为横幅式“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文字;中间缀嵌有交叉的镰刀锤子图案的五角星;除旗柄的一边外,缀飘穗。编制表没有标明颜色。依据同时颁布的“臂章”和“帽章”标示的颜色判断:旗为红地、白条幅黑字、黄飘穗;五星颜色有两种,一是红星黄边图案,一是红星白边黄图案。
1931年3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红军军旗样式有较大变化,镰刀斧头改为金黄色镰刀铁锤,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单独置于旗幅内上角,以旗须颜色(红、黄、黑、白、蓝、绿)区分部队属性(步、骑、炮、工、辎、医)。还规定了授旗范围和红军各级旗帜规格:中央军委为5.6×4(市尺,下同),集团军为5×3.6,军为4.4×3.2,师、团为3.8×2.8,营、连为3.2×2.4。
1934年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徽、国旗及军旗的决定。其中规定:军旗为红色底子,横为五尺,直为三尺六寸,中为黄色交叉的镰刀与锤子,右角上有黄色的五角星。旗柄为白色。该决定宣读后一致通过。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对军旗样式再次进行了规定与统一。红军各部队根据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定,普遍使用了五角星和镰刀与锤子分开的军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相继长征。红军在长征中使用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规定的1934年式红军军旗。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统一使用国民革命军旗帜。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样式为:旗幅为红地,长方形,横竖为5∶4,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简称八一军旗。五星和“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八一军旗是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是鼓舞全军指战员团结战斗的旗帜。1992年9月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使用的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旗幅的上半部(占旗面的5/8)均保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基本样式,下半部(占旗面的3/8)区分军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蓝白条相间;空军为天蓝色。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2016年2月1日,习近平主席向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主要授予团以上部队和院校,在典礼、检阅、隆重集会等时机使用。全军指战员必须自觉尊重和保卫军旗,战时部队如因怯懦而丢失军旗者,该部指挥员应受到军纪惩处。世界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旗帜。有些国家军队的旗帜种类繁多,如武装部队队旗,独立军种(兵种)旗,部队(兵团)旗或战旗,海军舰艇旗和辅助船只旗,主管人员旗等。1990年前,苏军把授予团、旅、独立营(或炮兵营)、航空兵大队、军事院校、教导部队、海军支队的旗帜称战旗,战时随部队行动。苏海军舰艇还使用主管人员旗帜:苏联最高统帅旗、国防部长旗、总参谋长旗、海军总司令旗、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旗,舰队、区舰队、分舰队司令旗等。
2025年2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发布,对军旗的使用管理作出规定。
使用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军旗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军旗。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旗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军人应当尊重、爱护和保卫军旗。
授予范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授予范围:
(一)军委机关部门、军委联指中心,战区、军兵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二)战区军种,新疆军区、西藏军区;
(三)军级建制单位,不包括机关部门、机关部门内设机构、老干部服务保障机构和临时机构;
(四)师、旅、团级建制单位,不包括机关部门、机关部门内设机构、机关直属单位、机关附属单位、人民武装部、老干部服务保障机构和临时机构;
(五)中央军委明确授予军旗的其他单位。
军种军旗的授予,由相关军种提出建议,报中央军委批准。
第二百九十四条 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单位执行作战任务,应当使用军旗;军旗通常置于指挥机构位置。
平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可以在下列时机和场合使用:
(一)军队单位组建仪式和军人宣誓、退役仪式等;
(二)演习、比武等重大军事训练活动;
(三)抢险救灾、海上护航等重大军事行动;
(四)检阅(校阅),重要典礼、纪念活动和重大节日的集会;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迎外仪仗仪式。
军种军旗通常在军种纪念日庆典活动和军种担负外事任务单位的迎外仪仗仪式中使用。
使用军旗应当报本单位主官批准,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
制发保管
第二百九十五条 军旗的制发和保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军旗由军委后勤保障部统一组织制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得私自制作;
(二)军旗的请领经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核准后,由军委后勤保障部发放;军旗出现破损、污损、褪色、锈蚀等影响军旗庄严的情况,应当及时更换;
(三)军旗保管应当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晾晒,防止损坏、丢失;军旗不得外借;
(四)军旗应当永久保存,不得销毁;因单位等级调整、外事任务取消、更换新军旗等情况,不再使用的军旗应当陈列于本单位军史场馆或者存放于上级单位军史场馆;撤销单位的军旗,交由上级单位的军史场馆或者档案馆保管。
第二百九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军旗旗面图案。因工作需要使用军旗旗面图案,应当报本单位主官批准。使用军旗旗面图案,应当严肃、庄重,不得修饰。禁止将军旗及其旗面图案用于商业广告和有碍军旗庄严的装饰或者场合。
因影视摄制、文艺演出需要,经军级以上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批准,可以制作和使用与军旗相仿的演出器材。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第五章 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
第五十五条 军旗的掌持
军旗由部队首长指派一名掌旗员掌持,两名护旗兵护旗。护旗兵携自动步枪(冲锋枪)成挂枪姿势,位于掌旗员两侧。
掌旗员通常由军官或者军士充任,护旗兵由士兵充任。掌旗员和护旗兵应当具备良好的军政素质和魁梧匀称的体形。
(一)掌旗姿势
掌持军旗的姿势分为持旗、扛旗和端旗。
持旗要领:立正时,右臂自然下垂,右手持旗杆,使旗杆垂直立于右脚外侧;稍息时,持旗姿势不变。
扛旗要领:听到“齐步——走”的预令后,左手握旗杆套下方约10厘米处,两手协力将旗上提,扛于右肩,旗杆套稍高于肩,右臂伸直,右手掌心向下握旗杆,左手放下;听到动令,开始行进。
端旗要领:右手握旗杆套下约10厘米处,右臂向前伸直,右手约与肩同高,左手握旗杆下部,左小臂斜贴于腹部。
(二)扛旗、端旗互换
1.扛旗换端旗
口令:正步——走。
要领: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在左脚落地时,左手在右手腕处握旗杆;在右脚落地时,右手移握距旗杆套约10厘米处;再出左脚的同时,右臂向前伸直,左手向后压,两手协力转换成端旗姿势,继续行进。
2.端旗换扛旗
口令:齐步——走。
要领: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在左脚落地的同时,收右臂,左手前推,将旗扛于右肩;在右脚落地时,右手移握旗杆下部,右臂伸直;再出左脚的同时,左手放下,换齐步行进。
3.停止间扛旗、端旗互换,参照行进间的动作要领执行。
(三)迎送军旗时,掌旗员、护旗兵行进、转弯、步法变换和停止的口令由掌旗员下达。
掌旗员、护旗兵转弯时,按照踏步的动作要领,以掌旗员为轴同时转体,使排面向右(左)转90度,成立正姿势。
第五十六条 军旗的授予
授予军旗时,由上级首长授旗。
要领:授旗前,应当将旗套在旗杆上,由一名掌旗员持旗,护旗兵位于掌旗员两侧,成横队立于授旗台左侧适当位置,面向部队。听到主持人宣布“授旗”时,掌旗员、护旗兵右转弯面向授旗首长端旗正步向前,行进至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掌旗员使旗杆垂直,右手移握距旗杆套下约20厘米处,将旗交给授旗首长;然后掌旗员、护旗兵按照相反方向正步撤至预定位置。被授旗单位首长带领掌旗员、护旗兵正步走到授旗首长面前,此时,掌旗员位于被授旗单位首长后面,护旗兵在掌旗员两侧成横队,被授旗单位首长同时向授旗首长行举手礼。
当授旗首长将旗授予被授旗单位首长时(授旗首长左手握旗杆套下约10厘米处,右手握旗杆下部),被授旗单位一名首长双手接旗(右手握旗杆套下约20厘米处,左手握旗杆下部),然后面向部队,成端旗立正姿势(另一名首长同时面向部队,成立正姿势);此时,主持人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在场全体军人向军旗敬礼。当下达“礼毕”口令后,被授旗单位首长将军旗交给掌旗员;掌旗员端旗与护旗兵正步行至授旗台右侧适当位置,然后面向部队,成持旗立正姿势。
第五十七条 迎军旗
将展开的军旗持入队列时,部队应当整队组织迎军旗。迎军旗时,通常成横队;特殊情况下,可以由机关和指定的分队参加,按照部队首长临时规定队形列队。
迎军旗时,主持迎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立正”、“迎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扛旗)、护旗兵齐步行进,当由正前或者左前方向部队右翼行进至距队列40—50步或者队列正面中央适当位置时,主持迎军旗的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和阅兵台(主席台)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取捷径向部队右翼排头行进,当超过机关队形时,主持迎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礼毕”口令,部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兵换齐步。军旗进到部队指挥员右侧3步处时,左后转弯立定,成立正姿势。
第五十八条 送军旗
将军旗持出队列时,部队应当整队组织送军旗。送军旗时,参加人员和队形与迎军旗同。
送军旗时,主持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立正”、“送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成扛旗姿势)、护旗兵按照迎军旗路线相反方向齐步行进;军旗出列后行至机关队形右侧前时,主持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部队按照迎军旗的规定敬礼;当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50步或者队列正面中央适当位置时,主持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部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兵换齐步,返回原出发位置。
第五十九条 军队其他单位迎送军旗,参照本条令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组织实施。
外国情况
西方最早使用军旗的是古希腊和罗马军队。军旗最初比较简单,在一块方布上绘制猫头鹰、狮身人面像、狼等动物图案,以区分不同的部队单位。古希腊人挂猫头鹰和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狮身或狗身女首胸的有翼怪物)图像。罗马人起初挂狼、猪、手臂等图形,布匿战争起改挂鹰形旗,在鹰的下方有表示隶属于军队的字样和大队、中队的代号。古斯拉夫人称军旗叫,旋杆上端挂一束草或马鬃(即所谓的“旗杆”)。
世界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旗帜。有些国家军队的旗帜种类繁多,如武装部队队旗,独立军种(兵种)旗,部队(兵团)旗或战旗,海军舰艇旗和辅助船只旗,主管人员旗等。1990年前,苏军把授予团、旅、独立营(或炮兵营)、航空兵大队、军事院校、教导部队、海军支队的旗帜称战旗,战时随部队行动。苏海军舰艇还使用主管人员旗帜:苏联最高统帅旗、国防部长旗、总参谋长旗 、海军总司令旗 、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旗,舰队、区舰队、分舰队司令旗等。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2 22:11
目录
概述
词语概念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