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新权
石油石化副总裁
冉新权,男,1965年出生,四川营山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南石油学院毕业。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开发部天然气副处长、处长等职,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逾20年的工作经验。
工作经历
1989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
1993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3年12月入党,1995年11月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1996年2月分配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生产局天然气处副处长、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天然气处处长等职务。
2002年4月任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
2005年2月任长庆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党委书记。
2011年5月被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1年10月被聘任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
2013年8月25日被免去股份公司副总裁、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
学习经历
冉新权同志1982年9月考入西南石油学院,先后获得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12月进入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油气藏工程、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研究,1996年2月博士后出站,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生产局天然气处工作。
1995年任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副教授,2005年评为油气田开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科研贡献
冉新权同志在校就读研究生期间,承担并完成了12项“八五”、国家级、总公司级和油田技术服务项目(涉及的油田包括大庆中原、四川、塔里木、长庆、南海西部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地质局等),获得多种科研奖励。
1996年至2000年在中国石油总公司、集团公司工作期间,他参与组织了中国石油一批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的技术攻关、应用和管理工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完成了西气东输塔里木克拉2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重点开发技术专题研究工作、长庆苏里格气田开发前期评价、长庆气田下古气藏优化布井技术研究、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等重大天然气开发项目等技术攻关。特别是“克拉2异常高压气田和深层凝析气藏开开发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认识和成果,为西气东输管道的立项建设奠定了扎实的资源基础。“长庆靖边下古气藏优化布井技术研究”使开发井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气田开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是京津地区的主力气源。“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评价及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有效避免了无效开发井的部署,有效降低了气田开发的风险。
2000年至2004年,他在中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公司工作期间,在天然气开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结合不同类型气藏特点,加大气藏开发前期评价力度。重点组织了川东北高含硫气藏高产井科技工程、长庆苏里格气田低成本开发技术攻关、涩北气田提高单井产量、大庆深层徐家围子火成岩气藏开发评价等重大技术研究与攻关。“川东北高含硫气藏”采用大斜度水平井开发成功,单井产量达到了100万立方米/日,促进了高含硫气藏的开发进程,为川渝地区天然气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长庆苏里格气田”经过多年的攻关,在储层非均质性认识、开发动态评价、简化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确立了走低成本开发的主体技术思路。“涩北气田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单井产量大幅提高,达到了5~8万立方米/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了涩宁兰管道的稳定供气。这些研究项目的开展和取得的认识和成果,为股份公司天然气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2005年,冉新权调任长庆油田公司工作,在企业管理、油气田开发、党的建设等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务实进取。
在企业管理方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建设,长庆油田公司党委被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领导班子的独立作战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经验得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推广;着力加强基层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长庆实际提出企业文化“价值观管理”体系建设,以文化激发了基层管理活力,长庆油田公司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深化劳动组织改革、完善“大监督”格局,努力构建和谐长庆,打造了一支具有“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有力保障、推动了长庆油田持续快速发展。长庆油田油气产量2007年突破2000万吨,成长为中国石油第二大油气田,我国第三大油气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在气田开发方面,组织了世界性难题—苏里格特低渗透气田开发,推行“技术集成化、设计标准化、建设模块化、服务市场化”的“四化”思路,实行“5+1”合作开发机制,创造形成了“六统一、三共享”的苏里格合作开发模式,配套形成“十二项主体开发技术”,实现了苏里格气田的规模、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年底,苏里格气田生产水平突破1000万立方米/日大关,具备40亿立方米/年的生产能力,对于发挥长庆天然气枢纽作用,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做出了贡献。
油田开发方面,超前研究油气田战略规划,狠抓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递减两大任务,使油田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探索形成了“2342”低渗透油田地质、研究、开发、管理模式,产能建设“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 模式,地质所、工艺所“两所建设”技术人员培养模式,为油田开发良性循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路、技术和管理支撑。长庆油田是集团公司增储上产的重点单位,原油产量每年净增长100万吨以上,展示出强劲的大发展势头。
获奖记录
冉新权主持完成的 内陆坳陷湖盆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及应用 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人员有冉新权,杨华,李安琪,付金华,何顺利,李忠兴,窦伟坦,赵继勇,杨克文,蔺宏斌
2008年获第二十一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获第十六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重要论文
冉新权; 吴胜和; 付晶; 魏新善; 楚美娟.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分类研究,地学前缘,2013(2)(EI检索)
冉新权; 朱筱敏; 杨华; 柳广弟; 付金华; 吴胜和; 姚泾利; 高岗; 刘显阳; 钟大康; 杨伟伟; 付晶. 大型内陆坳陷湖盆低渗储层富油理论与实践,地学前缘,2013(2)(EI检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2 19:23
目录
概述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