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站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内地铁车站
内蒙古博物院站(Inner Mongolia Museum Station),工程名“乌兰恰特站”“万达广场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交界处,是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也是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的中间站。
历史沿革
2017年4月25日,内蒙古博物院站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10月20日,内蒙古博物院站完成土方开挖。
2018年5月22日,内蒙古博物院站附属结构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通过评审。
2019年12月29日,内蒙古博物院站投用运营。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内蒙古博物院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与赛罕区交界处、新华大街与丁香路交叉口西侧,沿新华东街东西向敷设;车站东北侧有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康居小区、新春社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西北侧有团结小区、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附属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西南侧有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经贸学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东馨园别墅,东南侧有万达广场、赛罕区新华小学、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
进出设置
据2024年12月呼和浩特地铁官网数据,内蒙古博物院站共开放4个出入口,如下表所示:
相邻车站
据2024年12月呼和浩特地铁官网数据,内蒙古博物院站的相邻车站如下表所示: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内蒙古博物院站总长度为486米、宽度为19.7米、基坑深度为16.1米,有效站台长度约为120米,土方开挖总量约17万立方米,地下连续墙总量为176幅。车站共设11个出入口,分别为4个车站出入口、2个安全口、4个物业出入口和1个物业安全口;共设4个风亭,分别为2个物业风亭和2个车站风亭。
整体布局
内蒙古博物院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后设置双停车线,主体结构采用单柱两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基坑内设混凝土支撑和钢管支撑,结构外设置全外包防水层。
内蒙古博物院站共设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付费区域与非付费区域通过检票闸机和护栏分隔开,在非付费区域设有自助售票设备,在站厅层付费区域的中部及C出入口处设有垂直电梯,在站厅层非付费区域设有客服中心;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设有一个岛式站台与卫生间。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4年12月呼和浩特地铁官网数据,内蒙古博物院站开往各方向的运营时间如下表所示:
设备设施
据2024年12月呼和浩特地铁官网数据,内蒙古博物院站的设备设施如下表所示:
交通换乘
据2024年12月呼和浩特地铁官网数据,内蒙古博物院站站可换乘的公交线路如下表所示:
建设成果
内蒙古博物院站站受施工场地狭小、渣土外运困难、基坑上方悬吊保护管线多、地下管线多、雨季开挖等影响,且车站周边人流量大,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内蒙古博物院站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局部采用铺盖法施工。
文化特色
内蒙古博物院站站厅层艺术墙主题为“蒙古骏马 一往无前”,以3D打印技术设计建模,以堆叠的文字构件,经过精密点焊,组合成蒙古马矫健奔驰店英姿。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再到行书和楷书,嬗变多姿的文字,无声传达着蒙古马精神的魅力;背景冲孔板上镌刻蒙汉双语文字,帮助观众进一步解读蒙古马精神的内涵。蒙古马精神是草原精神的高度凝练,同时也是草原文化薪火相传的见证;文字是文明的薪火,也是民族文化的纽带。两者在此结合,一往无前,薪火永传。
参考资料
站点查询.呼和浩特地铁.
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蒙古进入“地铁时代”.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2 10: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交通区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