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眦赘皮(
epicanthus)是指遮盖内
眼角垂直的半月形皮肤皱褶。该病多与遗传、生理解剖等先天性因素有关,还可因
切割伤、
烧伤、手术创伤等后天外部创伤因素导致。
先天性内眦赘皮与后天性内眦赘皮的发病因素有所不同,先天性多与遗传、年龄、种族、生理解剖等先天性因素有关,后天性可因
切割伤、
烧伤、手术创伤等外部创伤因素导致。
先天性内眦赘皮多为两眼同时出现,而后天创伤等因素导致的内眦赘皮则多为单侧发病。内眦赘皮患者内眼角的皮肤皱褶可呈现不同高度和形态,多数患者皮肤皱褶起自上眼睑内上侧,
向下延伸至内眼角逐渐消失。
该病多不妨碍眼部正常功能,但因为内眼角赘皮的存在,可使眼裂变短、两侧内眼角间距变短、鼻侧巩膜暴露变少,可对外形美观有一定影响。部分病情严重者可遮挡鼻侧视野,妨碍
视觉功能。
利用灯光透过一个裂隙对眼睛进行照明,可以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结构状况,检查是否有
倒睫、
角膜损伤等眼部病变情况,可帮助评估患者病情。
利用遮眼板遮盖住患者任意一只眼睛,同时观察另一侧眼睛是否有眼球移动,可帮助排除
内斜视的可能,有助于医生进行确诊。
患者主要表现为看正前方时眼睛目光向内侧偏斜,且用任意一侧眼睛注视目标时,斜视角度相同,不因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内眦赘皮患者内眼角皮肤皱褶可遮挡内眼角和
泪阜,部分鼻侧巩膜不能完全显露出来,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内斜视。通过
望诊和遮盖检查,观察眼球移动情况,可与内眦赘皮相鉴别。
儿童时期的内眦赘皮,随年龄增长鼻骨及面部结构会不断发育,该病可减轻或消失,所以这段时期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而对于成年患者,由于鼻骨及面部结构已发育稳定,如因创伤性因素引起或合并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手术治疗。此外,部分患者虽不伴有眼部功能异常,但出于美容需求,也会进行手术治疗。
内眦赘皮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法使
局部皮瓣转位,来缓解垂直方向皮肤的张力,同时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以达到矫正目的。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内眦赘皮患者,指在内眼角做“Z”字形切口,然后将切口周围的
皮下组织剥离,使其形成两个
三角形皮瓣,再进行错位缝合。此方法可减轻患处纵向张力,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病情较重及同时伴有双侧内眼角间距增宽的患者,先Y型切开内眼角皮肤,然后将切口处折叠后,改为V型缝合,以达到缩短双侧内眼角之间距离的目的。
适用于中、重度及同时伴有双侧内眼角间距增宽的患者。手术方法为切开内眼角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并进行剥离,形成四个皮瓣,然后交换位置后缝合。该方法疗效好,但其缺点是手术后局部
瘢痕较多。
本病一般恢复情况较好。儿童的内眦赘皮多数可自行好转,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减轻,甚至消失。成人内眦赘皮或后天因创伤因素导致的内眦赘皮,则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一般可明显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