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城河是
如皋的护城河,人称“双环河”,两道城河外圆内方,形似古钱。
内外城河风光带有十几处历史文化景点,从数千年前的
春秋遗址
射雉亭,到传说美妙的
明代高桥
迎春桥;从历经千年风雨的隋
定慧寺,到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宋
集贤里;从冠甲江淮的道观
灵威观,到纪念宋贤臣、学者
范仲淹的
范公苑……历史悠久,故事隽永有趣,名人轶事,文采风流。游客既饱耳福,又开眼界。内外城河上的29座桥梁,形状各异,其中一些古桥还流传着反映如皋人文风情或古城特色的历史故事,可以使游客从一个侧面了解
如皋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双环河两岸白石护栏蜿蜒若龙,沿线树木葱郁、百花争艳。“水环城,城包水”的奇特风景观成为古城
如皋独具魅力的风光带。
内外城河风光带,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城区内。内外两河环城而绕,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河古名玉带河,形成于明
成化年间(1465—1487 年)。外城河亦名濠河,开凿于明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内外城河上架有形状各异桥梁29座,承载着许多美妙传说和故事。
如皋内外城河与
通扬运河、
焦港、
龙游河、
如海运河、
如泰运河,均能沟通。历史上,内城河上的
东水关和
北水关均与通扬运河(含如泰河)相通。1960年,在北水关新建幸福河闸;20世纪80年代末,在东水关内侧(现
水绘园风景区内水系),新建排灌两用的东水关提水闸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旧城改造中,拆除了北水关,保留了涵闸使内城河与通扬运河相连,平常处于关闭状态,只在必要时可以开启闸门,向外泄洪;而东水关近侧的排灌站仍在使用中,排灌自如。
外城河的北端,东西两侧均为半开放系统,河道与北部过境的
通扬运河(
如泰运河)直接相通。内外城河河道一级坡的顶标高与城区警戒水位一致,即3.50米(国家85高程,下同)。在河道出口内侧增设了滚水坝,标高略低于警戒水位,控制常水位在3.35米。
外城河与内城河的两处互通,一是在
定慧寺玉莲池东,以方涵与外城河相通;一是在
水绘园园区水系,预留由
灵威观门前往东,亦以方涵与外城河相通,尚未实施。当城河补水时,外城河水流由南向北,而内城河水流则由东南向西、向北。
东水关近侧有排灌站一座(今
水绘园风景区动物园与游乐园之间),与通扬、如泰运河沟通,可为内城河强排强灌。北水关与轮船码头,在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时已拆除,保留幸福河闸与外沟通。
通城桥、新生桥、
新皋桥、集贤桥、健康桥、南门大桥、观风桥、东皋桥、万寿桥、通济桥、海阳大桥、北门桥(汽车不可行驶)、蓝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