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功
道教中的修行方式
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从中华道教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丹道祖经丹道的发源,是非常早的事。《道德经》、《文子》、《列子》、《庄子》、《内业》、《心术》、《楚辞·远游》以及黄老学派作品可是说是所有丹经必本的祖经,后世一切丹经均从其中发挥而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
内丹介绍
道教炼养术从外丹发展到内丹,是一个由繁入简,博而返约的必然过程。内丹术的出现虽然要比外丹术来得晚,但同样是源远流长。内丹术是早期神仙道术中守一、行气、导引、房中等炼养功夫的综合发展。它以长生成仙为核心,继承了古代哲学中有关天道、形神、阴阳五行等学说,同时又受到儒、佛两家心性理论的刺激,有感于外丹术的弊端和不足,结合道教的炼养实践,构成一种涵道教宇宙观、生命哲学和人体科学的观念形杰和行为模式。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内丹实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相当起色。但由于外丹是有形的,它吸引着众多的爱好者,于是有个错觉,认为外丹衰落以后才有内丹的。其实内丹术的历史也很早,研究内丹的著作也不少。经考古学家认定的《行气玉佩铭》是战国初期的作品。共45字,刻在十二面体的小玉柱上,每一面刻三个字,其中九个字重复出现。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将四十五个字解释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戏舂在上,地之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里主要讲了气的消长呼吸运行。老庄文章中已经论及这神秘的“气”。道学行世,道教继承,尤其在外丹衰落,内丹兴起的时候,内丹家们借助《周易参同契》中的名词术语来引导内丹修炼,几乎成为时尚。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并述内外丹术,不过尚未正式以内丹之名而论,且其时外丹术方兴未艾,故是书长时期仅被视为外丹经典著作。一般认为内丹术起于隋代道士苏元朗。隋开皇中,苏元朗在罗浮山修炼大丹,见弟子“竞论灵芝”,“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入唐以后,内丹学逐渐兴盛,有关著作也不断涌现。唐末五代,有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等高道,奉《参同契》之旨,以内丹行世,为以后道教各丹派开宗立基。北宋初期著名道者陈抟,远承伯阳,近接钟、吕,著《无极图》,述“顺则成人,逆则成丹”之旨,为内丹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陈抟门人众多,不少是道教史上著名的人物。其再传弟子张伯瑞,著有金丹名作《悟真篇》,以性命双修之理,丽明内丹之要,被后世道家“推为正宗”,与《参同契》同为内丹学的首要经典。两宋是内丹学的鼎盛期,内丹学理论和修炼方法大都在此时得到确定,而后开始分化出许多流派。
经典
《周易参同契》
一般认为《周易参同契》是讲外丹的,但北宋张伯端认定:第一它也是一部讲述内丹修炼的著作,作者害怕因泄露天机而受神仙惩罚,故意使“词韵皆古,奥雅难通。”(朱点语)以寓言借事,显晦相杂,显少晦多,比喻连比喻,着实难以畅读,因此出现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牵强附会的解释,使人越读越糊涂。张伯端读懂了。他在律诗第八首中明确说:“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三黄就是硫磺、雄黄、雌黄;四神就是朱砂、水银、铅、硝。《参同契》里提到的物质这些都是有:眵的,靠道术无法炼就。“休炼三黄及四神”该炼的当然是内丹了。第二,内丹修炼的药物绝对不是有形有质的金水铅汞,真正的药物是人人都有的精气神,有了精气神就有了炼内丹的材料,“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第三,明确指出修炼的场所不在深山老林,而是以人体自身为丹炉。“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这些观点《周易参同契》从未有所说明。《悟真篇》对此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无极图》
陈抟是北宋一位传奇式的隐逸道士。他放弃仕途,专研《易》学,置身黄白炼丹飞升之事。长期隐居武当山修炼二十多年,后来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著作甚丰。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室。朱彝尊在《太极图授受考》中说:“陈抟居华山,曾以《无极图》刊诸石,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而上。初一日玄牝之门;次二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日五气朝元;次四日阴阳配合,日取坎填离;最上日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故谓之《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尔。”黄宗炎说.“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则火不螵烈,惟温养而和燠;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惟滋养而光泽。滋养之至,接续而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其最下圈名为玄牝,玄牝即谷神。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知觉,皆根于此。于是提其祖气上升,为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茫之气;炼依稀呼吸之气,化为出有人无之神,使贯彻与五脏六腑,而为中层之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联络之一圈,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水火交奸而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两相问杂之一圈,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又使复还与无始,而为最上一圈,名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盖始于得窍,次于炼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求仙,真长生之秘诀也。”(转引自《中国道教史》)
原理
精、气、神三宝
内丹学认为:“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仙丹不必外求,人体是炉鼎,精、气是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而能使人体内的精、气、神凝聚不散结成圣丹,即内丹。道教把人的精、气、神视作生命的三种元素,称为“三宝”。三者合则生,离则死。内丹之旨,即是抱本归元,使三者永远凝集合一,长生不死。
精,先天叫元精,至清至精。后天精是浊精,由欲念产生。“有动乎心,必摇其精”。上德无为入性功,入性功就是炼精,补亏损。先天元精,无欲念产生,无形无象。后天精是有欲念而生,男子十六岁有精,是有形有象。内丹功是在“虚之极,静之笃”之时所产生的元精来采药归炉而炼丹的。
气,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气,不用肺呼吸。后天气,用肺呼吸。先天气,道教特用“炁”字表示,意为浑然一体。《悟真篇》“恍惚之中觅有象,杳冥之内寻真精,有无自此互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即喻先天精气始发境象。
神,藏于心。神指性,指大脑的思维活动。后天神,是识神。神好清,先天元神喜宁静,两目是神的“窗户”,神全两眼有光,光射夺人。神在丹法中称“金鸟”。修炼至先天元神归于泥丸,就是《玉皇心印经》“一纪飞升”之意。在道教有人说指十二年。另沐浴指心神,换气稍停,其作用是暗合天机。
反演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世界从无到有的顺行造化之道。道家哲学的理想是要还归到虚无混沌的原始自然状态。道教继承道家的这一思想,认为“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提出“返者道之验”的主张,内丹学的特点即此一“返”字。炼丹是逆向反演,其具体即是归三(精、气、神)为二(神和燕),归二为一(金丹),归根复命,使生命返回到原始未分的自然状态,与道合真而长生成仙。丹家十分注重精、气、神的先天和后天之别,凡先天的存在,是无形、无质、不感、不动的,所以称元精、元罴、元神。根据丹法的理论,常人由于一味的向外驰求,使得先天的精、气、神不断离散走失,人的一生从童年步入壮年再进入老年,这个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真元逐渐消耗、淋漓、枯竭的过程。道教丹法就是要保证生命的元素不失,返老还童。故道教把内丹的炼就称之为圣胎、婴儿。
修炼要点
采药
道体本静,有感而动,精气初动,药象即生。炼丹者必须抓住时机,以意念导引归入丹田,这就是所谓“采药”。炼丹实际就是意念的调运,即用神。丹家把用神称为火候,说明其在炼丹过程中的重要性。“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丹功之妙,全在火候。就像烹调,菜备得再多,配得再好,如没有掌握火候的运用,也是烧不出可1:1的佳肴来的。精是基础,气为动力,神才是主宰。炼丹全靠以神驭气,以神炼精。所以要善于用神,火候得当。如采药烹炼时宜用武火,而沐浴温养则以文火为妙。另外还有下手之火候、止歇之火候、进阳之火候,退阴之火候等等。总之,“金丹全赖火候修持而成”。
呼吸吐纳
“吐纳可以延年。”修炼内丹的基本功是掌握呼吸吐纳的方法。嘴呼气,鼻吸气。呼要鼓腹,将肺中浊气尽量从口中吐出;吸时收腹,将新鲜空气通过鼻孔缓慢地吸入,使之充满肺部。这就叫“吐故纳新”。呼吸要做到轻、缓、匀、长、深,久久行之,功效必见。
大小周天
内丹功的关键是在运转大小周天,即是将体内的精气按经络线路循环运转。内丹家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称此法为周天功。大、小周天的分别因其功法、效果等的不同而定。小周天功在炼精化气的阶段中进
行。它以上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气动药生,神清精满,此时可用小周天火候,即意念引元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打通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然而再延任脉而下,经上、中、下三丹田,即脑部泥丸、胸部黄庭和腹部脐内。这样完成一个循环,即炼精化气一小周天。小周天功的特点是精气合炼,带药运转,丹家术语叫“转河车”。无药空运只是“通任督”、“转轱辘”,则不成大药,也不能起到搬精补脑的作用。大周天功的目的是要炼气化神,比小周天的境界更高一层。大周天把鼎从上丹田移至中丹田,也不再运气循环,只是将气守持在中、下二丹田之间,任其自然灵活,用绵密寂照之功,入定之力,进入到无为境界。即用神从有观有照到无视无觉,气也由微动到不动而至化尽,以助发元神的生长。
修炼阶段
筑基
即守中,先排除杂念,闭眼耳口鼻四门,制止恶念,并喜怒哀乐欲念,再调息凝神,意存丹田。一种说法“脐下丹田者,仰而取之”。筑基以静坐为主。若神志昏乱,杂念纷纭之际,采用“集神法”,即叩齿七到十四次,这种方法也适应于临坐功时用。一些有修养多年的长者,也提倡此法。静坐当中,要不荡不滞,勿忘勿助。
此阶段还不算正式炼丹,只是作些准备工作而已。主要是祛病补亏,对人体生理机能进行修复、补益,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伺时还要打通任督两脉,使三关畅通,为下一彤楼再打下基础。
炼精化炁
此是初关。修炼功至“精气神”三全时,恢复到十六岁以前,此时气满,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开通。正子时(夜11时一1时)元气生时,即行采药归炉功法。丹法中,把“精气”结合到一起叫“药”。活子时,不在子时,是阳气生之前。炼精化炁,一阳来复时,采用四字诀——舐、吸、摄、闭,用武火逆呼吸后升前降归于丹炉。如崔真人《入药镜》“归根窍,复命关,入尾闾,贯泥丸。”采药当中,必须是水源至清,心不散乱。气未通时,不能用武火,因功急。文火,静坐调息,回光内视或内观。炼精化炁后期出现阳关三现,要准备入关:(一)掌握全部功法叫得法。(二)有生活保障叫得财。(三)有同心道友盟誓护道叫得侣。(四)选择清静幽雅环境炼功叫得地。这也就是炼养家常说的入关要准备以上四种条件。简称:法财侣地。功夫炼至入关境地,最怕恐惧、惊心。若精气化尽,无活子时,称“马阴藏相”。阳光三现是结丹之际境象,修士要高度集中,切实防止虚幻假相出现。
炼气化神
也叫中关,又称十月关。经过炼精化“炁”精气变成先天“炁”。功夫炼至此,内药自生,神气合一。有经验的炼养家说:此时全身四肢元神全归于一处。呼吸全是胎息,即不向外出气。功夫至此,有得大药境象,身体震动,耳闻风,天花飞,白雪飘等,并有六通之验: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无漏通、他境通、他心通。如他心通时,别人想什么我就知道。据功夫高深的修士说:六通称小灵开,还不算大智慧。
炼神还虚
最后是炼神还虚,此为丹道的最高境界,故又称上关。前三阶段都属命功阶段的修炼,至此已纯入性功。这时修炼,可谓修而不修,无为无照,只是元神自炼,沐浴温养而已。大功告成,一切皆空;抱本归元,返虚入无;与天地为一,与道合真。雌时境界,万象通明,圆通无碍,这就是逍遥自在,长生不死的神仙。
内丹功功效
人生观
其一是它可以改造修道者的人生观,促使修道者在行为上与道相合,从而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道学不仅有一套人生观,而且有系统的社会伦理观。修习内丹的人,建立起对道的信仰,遵奉道学,必然在行为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修道者接受了道学自然超俗、守中执要、适性逍遥、慈忍和平、无为而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有中和之气象,便是“载道之器”,可以授予内丹法诀,使之在修炼中体验到道的境界,其行为自会更加与道合真。如遇到那些天性淡泊不俗、福慧双全的人,便是“上根利器”,宜予入道修丹。反之,那些心胸狭窄,自私多欲,险诈恶毒的人,皆与丹道无缘,如授予丹诀必遗害社会,此所谓“传之非人,必受天谴”!一个人在信修丹道前后往往判若两人,修丹有成后更会现出仙风道骨,这都说明内丹学有重新铸造人格的功效。
气质情绪
其二是丹道能变化人的气质,控制人自身的情绪。内丹的重要关窍,都是人体内分泌腺集中的地方,内丹功法首先激发这些器官(如生殖器官、性腺、前列腺、肾上腺、胰岛腺、甲状腺、肝、胆、胃、胸腺、松果体、脑垂体等)的内分泌和神经,促进人体微循环,使全身建立起一套高度和谐有序的新程序。修道者使自己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微循环系统都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在人体深层建立起一套稳定的“一得永得”的自调谐程序,这套程序和宇宙的自然节律相一致,能在高层次上参与自然界能量、物质、信息的大循环。丹家通过这套程序对自己的心身进行控制,使之与道相合,从而达到自主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境和变化个人气质的目的。例如丹功修炼在“活子时”到来的时候,某些关窍部位会分泌出一种类吗啡样的激素,使人产生周身酥绵如醉、忘我销魂的快感,进而使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样,修习内丹的人改变某些不合道的规范的脾气和习惯,形成一种豁达、开朗、中和的气质,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心境。
认识自我
其三是修习丹道可以清洗自己隐藏下来的心灵创伤,重新发现和认识“自我”,从而使自己的心灵获得解脱,达到开悟的境界。丹道承认人都有生前胎儿期的记忆,而人生的重大创伤、痛苦、不良刺激等都会在人的深层记忆中留下印痕。人的潜意识中好像有一盘录像带,它将这些人生的悲伤、痛苦、意外刺激透过常意识的层次转录到潜意识的录像带上,而潜意识中的这些印痕又会强有力地影响人的常意识,使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错乱。内丹学是一种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心理程序。丹家将元神称作“主人公”,是人真正的“自我”,因之内丹学又是一项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心理系统工程。丹道在开发出人真正的“自我”后,就会将潜意识中录有心灵创伤的录像带清洗干净,消除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不良印痕,从而真正使人的心灵获得解脱。这样,内丹家在高度入定中透过潜意识的魔障,解除了各种心魔(如色魔、富魔等)的武装,从而大彻大悟,达到道的境界。这样丹家就修炼到禅宗开悟的层次,使自己成为开悟的人,得道的人。这样使人的心灵在理性和非理性层面都得到正常的充分发挥,避免了一切心理障碍精神错乱,真正感受到道家适性逍遥的滋味。
开发潜能
其四是丹道可开发出人体生命潜能,激发人脑的深层智慧。人体中本来隐藏着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遗传下来的亿万年的记忆,包括生物进化史上的生命潜能。人脑的旧皮质区,包括网状结构和丘脑等部位中保存有人在36亿年(特别是近27亿年)生物进化中遗留的尚未开发的信息库,其中无疑存有巨大的生命潜能和心灵潜能。丹功通过净化人的潜意识,将潜意识凝炼为阴神,就会突破时空障碍,产生预知等前识功能。丹家修炼到将元意识开发出来并凝炼为阳神,就会打开人体遗存的信息库,释放出生命潜能,获得超越时空界限的神通。丹经中普遍有“六通之验”、“心能转物”的记载,人体生命潜能包括心灵潜能的开发目前尚属正待着手研究的问题,但一些习丹功者深层智慧得到激发,出现预知、遥视、心灵感应的功能当属事实。
提高素质
其五是可以改善人体素质,祛病健身,激发人体青春活力。修习阴阳丹法的人,激发起本身的性能量和生命力,往往产生驻颜留春之效,在一定程度上返老还童,使人体机能返还到十二年前(以性功能为指标)。阴阳丹法筑基功中之兜肾囊、黄河逆流功、鹿功、鹤功、“十六锭金”功、回春功等,皆为壮腰健肾的要术,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清净功夫往往把一些危及生命的不治之症压制住,延长几十年寿命,到老年内气不足时再发病。内丹功法将人体先天的精、炁、神称作药物,一旦丹功炼出内药,这些自身产生的内药会调节人体的生理机制,治愈疾病。丹家认为外界的中草药、抗生素等都有副作用,自身的内药才是金丹大药。内丹学是最高的心身医学,它无疑会消除一切心身性疾病,通血活络化瘀,使人精气畅通,心理和谐,保障人体心身健康。
延年益寿
其六是内丹功法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进而超越人体生命的界限。历史上一些著名高道,远如彭祖、老聃、容成公、安期生等,近如孙思邈、叶法善、吕洞宾、陈抟、刘操、石泰、张三丰等,皆修炼有成而获高寿,名垂史册。仅就清代有年代可考的龙门派丹家而论:王常月(1520—1680)、沈常敬(1523—1653年)、王永宁(1597—1721年)、范太青(1606—1748年)、白马李(1615—1818年)、高东篱(1621—1768年)。
内丹学可以延长人体寿命的效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吕洞宾、张三丰屡有灵异,应属真正修成丹功达到仙人境界者。也有的丹家不求灵异,但可以老年不烦子女照料,身体健康;至后事安排定,人生心愿已了,便无疾而终,丹家称之为“自了汉”,这是最实际的功效。丹家还有自己预定死期,乃至投胎夺舍的说法,非局外人所能知。内丹最后一着“虚空粉碎”撒手功夫,聚则成形,散则为炁,在逻辑上超脱了生死。丹功的这一境界,和密宗大圆满功法的虹化现象有相似之处,而虹化现象在禅密中人所共知。超越人体生命界限是人体生命科学正待研究的课题,内丹学提供了一条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实验途径,这当是内丹学的真正价值所在。至于长生不死、肉身成仙、拔宅飞升之说,目前尚无证据。我的研究可以承认“阳神”、“阴神”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肉体而存在,但它们不是道教理想中的永恒神仙,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终究要“消失”到茫茫的宇宙中,复归为先天一炁。世界上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最终总会死亡,归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永恒变换之中,长生不死的人是难以存在的。我们进行内丹学的研究要以科学立基而不靠神学诱惑,不能企望得到我们无法实现的东西。
传播人物
从苏轼的道教养炼方式表中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1 ) 苏轼几乎涉及了道教发展数千年来所有的炼养方式。 不论是丹鼎派还是符箓派, 不论是内丹还是外丹; 不论是服食药物, 还是炼养丹砂; 不论是吞咽津液, 还是屏闭呼吸; 不论是按摩, 还是饮食; 亦或是修性修命, 还是性命双修。苏轼都殷勤的探讨, 小心的实践。 而这些炼养方式绝不是哪一个道教门派一时所能够全部拥有的,也是不可能在不同的教派之间互相交流传播的。这从苏轼获得这些方术的途径也可以得知, 他的途径有三: 读过全部《道藏》。( 事见《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读道藏》); 以恳切的态度从道士那里获取, 包括一些外丹的炼养、 气息的搬运、 津液的吞咽等等; 从生活经历—— — 读百家书、 膜拜求签、 行医经验等处获取, 包括性情的修养、 签言的理解、医药保养以及生活的体悟等等。 (2 ) 用自己亲眼所见、 卓有功效的按摩、 搬运、 胎息等进行养炼。不仅如此,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药学者,他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得来的养生原则绝对而严格地控制着自己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并且不自私, 不隐藏, 毫无保留、 热心地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甚至政敌。 (3 ) 苏轼重视对于生命的爱护, 但更重视对于心性的修炼,也就是在执行性命双修的同时更服膺于 “性” 的修养。
从他炼养的选择态度来看, 他是一个道教徒的实用主义者。苏轼对于道教可谓终身迷恋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只说佛教的力量, “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其实道教也是功不可没, 苏轼用道家的与世无争, 清净无为来显示自己的置身事外,摆明一种姿态给当局者看。《送沈逵赴广南》 中言: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功名如幻何足计, 学道有涯真可喜。勾漏丹砂已付君, 汝阳瓮盎吾何耻。” 苏轼大多数的道教炼养方式也肇起于斯时, 《与刘宜翁使君书》 说: “轼齿龀好道, 本不欲婚宦, 为父兄所强, 一落世网, 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今远窜荒服, 负罪至重, 无复归望。杜门屏居, 寝饭之外,更然一事, 胸中廓然, 更无荆棘。窃谓可以受先生之道。” ( 《苏轼文集 · 第四十九卷》 ) 在黄州时大量的书信可以证明这一点。
翻开他的文集, 可以说不但道家的学说思想,而且道家人物、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也俯拾可得。少年时有“名声实无穷, 富贵亦暂热”( 《屈原塔》) 对于名声富贵的思考、有“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局束”( 《仙都山鹿》) 对于生命社会的慨叹。 老年时有“ 吾生本无待, 俯仰了此世……下观生物息, 相吹等蚊蚋”对万物的洞察, 有“ 东坡信畸人 , 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归路, 罗浮岂徒来”(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十三》) 对归路于道家的诉说。 对道家名词、人物、道场的运用就更多了,《王颐赴建州钱监求侍及草书》一诗中“ 丁宁劝学不死诀, 自言亲受方瞳翁 ……河车挽水灌脑黑, 丹砂伏火入颊红, 未能便乞勾漏令, 官曹似是锡与铜。 ”引用了方瞳翁这个人物、 “ 河东” 、“ 挽水” 、“ 灌脑”、“ 丹砂” 这些道家名词,“勾漏”这个道家的三十六洞天; 道家人物还如“ 列子御风殊不恶, 犹被庄生讥数数”( 《张安道乐全堂》) 中的列子、庄子;“东坡之师抱扑老, 道华亦尝啖一枣”《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苏东坡谪居惠州,前后四年时间,但“杖履罗浮殆居其半”。他和儿子苏过在葛洪炼丹灶附近搭起一间“东坡山房”,并在山房附近炼丹。
东坡希望象葛洪一样: “绝庆吊于乡党,弃当世荣华”,入名山以求长生之道。他崇尚葛洪说:“学道虽恨晚,愧比稚川翁。”在给他儿子苏过的一首诗中,称“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早已交前生。”苏轼在梦中与葛洪谈论炼丹之事,他将之写成诗曰:“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j寄语山灵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竟自认为前世是抱朴子之徒转世,今生依旧奉为老师。李零先生以 为“研 究 内 丹 术 的 起 源… …丹田 学 说 的 提 出 是 一 种 关 键”, 而“丹 田”之 说 早 见 于 东 汉 桓 帝 时 的 《 老 子 铭 》 、 《 仙 人 王 子 乔 碑 》 和 《 抱 朴子地 真 》, 据 此 他 认 为“它 们 应 是 内 丹术 形 成 之 真 正 标 志。 ②内丹思想是东坡着重发扬的,遵照“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的道学思想,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默念着《黄庭经》,加功静观,进行气功吐纳。更以丹法隐喻作诗留了颇多内丹篇章,开启了内丹史浓墨重彩的一篇,对当时内丹从上至下的发展传播历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白玉蟾也深受苏轼影响并把苏轼当成本家。白玉蟾祖师诗文之中常称苏东坡为“坡仙”,可为了解苏轼者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7 19:24
目录
概述
内丹介绍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