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拼音:jiāntīng zé míng)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
管子·君臣上》。
汉·
王符《
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年》:“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君子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魏徵是唐代初年政治家,他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后任宰相之职,为唐朝贞观名相。话说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
李世民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问道:“何谓明君、暗君?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已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唐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魏徵去世后,唐太宗伤心欲绝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徵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魏徵举例若干来说明兼听,偏信的结果(后果)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对比,信服力强;得到唐太宗的欣赏和赞同。这里的兼者,言涉、顾及多物,兼听就指多方面听取意见,哪怕是截然不同,大相径庭的话,包括逆耳刺人,火药味浓烈的,尤其是权重位高的人,往往受到奉迎,在阿谀谄媚包围之中的大人物,容易上当、受蒙蔽。多听了,多了解了就会对事物有个全面的掌握,可以明辨是非得失;倘若单单听信一方面的言词,就难免会作出错误、不明智的判断、决策。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个性中的缺陷,仅凭自我省悟,往往难以明察秋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眼,可以善我。聆听别人的意见是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因此要“集众思,广忠益”,要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总之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要学会分辨忠言和谗言,不能独断专行。
“兼听则明”意为只有听取多方面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多用于领导者或领导集团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思,也用于其他人。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谓语、定语、宾语。常与“偏信则暗”或“偏听则蔽”连用。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八三回:“良曰:‘古云:“兼听则明,偏听则蔽。”塑陛下察之。’”
毛泽东《
矛盾论》:“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