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汉语词汇。拼音 bīng jiàn,指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听从规劝。语出自《
左传·庄公十九年》:“初,
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丙戌, 渥 (
杨渥)晨视事, 颢 (
张颢)、 温 (
徐温)帅
牙兵二百,露刃直入庭中, 渥 曰:‘尔果欲杀我邪?’对曰:‘非敢然也,欲诛王左右
乱政者耳!’因数 渥 亲信十馀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谓之‘兵谏’。”
申伯纯《记“西安事变”》二:“‘哭谏’失败了,张学良当晚回到 西安 ,同杨虎城商量,按照预定的第二个步骤实行‘兵谏’。”
十九年春季,楚文王发兵抵御巴军,在津地被巴军打得大败。回国,鬻拳不开城门接纳,楚文王就转而进攻黄国,在踖陵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楚文王回国,到达湫地时得了病。夏季,六月十五日,楚文王死去。鬻拳把他安葬在夕室,然后自己也自杀身亡,死后被安葬在
地下宫殿的
前院里。
当初,鬻拳坚决劝阻楚文王,楚文王不听从。鬻拳拿起武器对准楚文王,楚文王害怕而被迫听从。鬻拳说:“我用武器威胁国君,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于是就自己砍去一足。楚国人让他担任卫戍楚都城门的官职,称之为太伯,并且让他的后代执掌这个官职。
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従,临之以兵,惧而従之。鬻拳曰:“吾惧君以皇。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楚人以为
大阍,谓之大伯,使其后掌之。
君子曰:“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
左传》
1936年12月,蒋介石置全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呼声于不顾,顽固坚持“
攘外必先安内”,并亲自跑到
西安督战,兵分四路欲一举消灭我驻陕甘宁将
北上抗日的红军。这无疑加剧了国民党内部抗日派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蒋介石的矛盾。张、杨多次进谏无效。为民族大义,为国仇家恨,张、杨联手发动兵变。 12月12日凌晨,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下榻于华清池
五间厅的蒋介石被枪声惊醒,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后窗仓皇逃跑,藏于
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蒋介石藏身处十分险要,一条狭长的几乎直上直下的石缝,如今也只有年轻人能攀着固定好的铁链子气喘吁吁地爬上去,上面的洞不过是石壁略凹进去一点,勉强能立人。很难想象当年50岁的蒋介石,穿睡衣、拖鞋(有一只早跑掉了)在寒夜里怎么跑出这么远的路,爬上这么险的石缝。这一天对蒋介石而言,当是平生最痛苦、最耻辱、最恐惧的一天,但对我们
中华民族而言,却是一个永载史册、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转折点。
“西安事变”在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多方周旋下得以和平解决,由此促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使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八路军)获得迅速发展、壮大的最佳契机,最终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另外,在
日本战国时期,
竹中半兵卫也曾对自己的主公
斋藤龙兴进行过兵谏,武力夺取
稻叶山城后又主动退隐,以提醒斋藤龙兴停止倒行逆施,振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