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肇邺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
关肇邺(1929年10月4日-2022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一级注册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29年10月4日,关肇邺出生于北京,原籍广东南海。
1947年,关肇邺从美国教会办的北京育英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
1948年,梁思成在燕京大学作《中国建筑的特征》讲座,关肇邺被讲坛上梁思成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学者风度所折服,又专程到清华看了建筑系(当时清华建筑系建系仅两年)的校庆展览。
1948年9月,关肇邺放弃了燕京大学一年的学历,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一年级学习。
1952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助教。
1956年至197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讲师。
1978年至1984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81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一年。
1984年至199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199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长庚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6年,关肇邺26岁便担负起清华园中的上万平方米11层教学主体楼群的设计。虽然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标准可适当提高一些,但他坚持“适度经济”的设计原则,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只有80元/平方米。这段实践成为其“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关肇邺从1982年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开始,陆陆续续设计完成了1986年云南大学图书馆、1989年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竞赛方案、1991年重庆大学新图书馆和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1994年海南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直到1998年兰州大学图书馆,他对图书馆的设计始终重视、持续设计。关肇邺对此解释说,这是其性格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需要。他在长期建筑实践中,把公共建筑划分为商业类和文化类两种,前者的艺术表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视觉效应,刻意追求的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追求时尚;而后者的价值取向则刚好相反,不追求外形的新奇突出,不夸张炫耀,着重于总体的和谐,在朴素的外貌风格中表现更深层的思想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83年,关肇邺从事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的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位于清华大学核心区,大礼堂之东北,分两期建成。1919年首期由美国建筑师享利·墨菲设计,1931年由杨廷宝先生设计了第二期。新馆即第三期,面积22000平方米,约为前两期建筑面积之和的三倍,在当时的清华校园中必是第一庞然大物,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突出的难题。关肇邺的设计是将新馆五层的高大体量退到后面,而把与老馆相同的二层部分放在前面,继续加强了对礼堂的衬托作用;主要入口没有按一般做法置于明显突出的位置,而是隐退到庭院之内,以避免对老馆入口形成抢夺或压倒的态势;外观采用与清华园老区统一协调的红砖灰瓦,门窗形式根据结构经济和阅览室家具模数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取消了挑檐下复杂的牛腿等装饰;几个主要入口处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和砖拱形符号。新馆就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清华园原有的建筑特色,富于历史的连续性,但又不拘泥于原有的建筑形式,透出一派时代气息。关肇邺针对某些质疑,在《建筑学报》上撰文《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再次阐明了他的设计理念。“得体”成为关肇邺设计的一个核心原则——没有不变的个人风格,只有“得体”的适合建筑自身地位及周边环境要求的设计才是最好的。
关肇邺从1984年开始发表著作、论文,至2018年共计40余篇。
人才培养
1984年关肇邺晋升教授,开始培养研究生。为了对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充分地指导,从1985年起他三十多年来作为研究生导师招收的研究生总数不过三十几人。每年最多只收一名硕士生、一名博士生,同时在读的不超过5人。在为数不多的弟子当中若干人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荣誉表彰
1989年,国际建协所授的特别奖。
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0年,当选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05年,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奖。
2005年,当选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荣誉理事。
2010年,获“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2013年,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社会任职
关肈邺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主任,于198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于2001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三届名誉理事。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家学渊源
关肇邺的父亲关赓麟不仅是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词学家和诗人。他父亲年龄相差近50岁,自觉与父亲距离太远,思想交流不多。在一个父亲主导的家庭中,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对他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影响一方面是他所生活的物质环境。幼时他家是一所有着几进四合院的大宅子,位于市中心南池子南口的一条胡同内,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四合院灰色的墙、灰色的瓦与庭院里的绿树花香形成对比,幽深曲折的胡同与不远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形成尊卑有序的和谐映衬;城市的边界是高起的城墙和巍峨的城楼,街道的节点点缀着秀丽的牌坊——老北京城这种美妙的建筑秩序深深地印在关肇邺童年的记忆里。
多年之后,北京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肇邺仍对当年的 “北京印象”记忆犹新,其中的“和谐”之美被他总结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所在,不仅常在课堂上娓娓道来,也充分融汇在他众多的建筑设计作品中。
关家的四合院并非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而是在传统院落基础上由当时著名的工程师、留法归来的华南圭先生按欧洲式的“实用”标准改造过的:前院的一处九间“勾连搭”房中的两排柱子取消,换了大跨结构,成为一个无阻碍的大厅;生活常用的后院的一圈游廊安上了玻璃隔断,使冬天不必出户而来往于正房厢房之间,并且安装了两套新式的卫生间。这些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是很少见的,让年幼的关肇邺切身体会到了建筑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抗战时期
抗战期间,关肇邺全家留在敌占区,因为父亲坚持不做敌伪的事而没了经济来源,就靠出租住房来维持一家生计。关家把住宅隔成几个区,每区自成格局,有大门、院子、前厅、住房和厨房、卫生间等。关肇邺在内的孩子们都参与到丈量画图等工作中,关肇邺曾在自传中称“以最少的工程量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实际是个非常有趣的联系实际的建筑设计课题”,而他也“乐在其中,对建筑与生活的关系,开始有了初步体会”。这一工作可视为关肇邺最早接触的建筑实践。
家庭财富
关肇邺家中仍珍藏着一只古老的欧式大皮箱。当年还是小学生的关肇邺正是从这只阁楼上尘封多年的古怪皮箱中,发现了近百本装帧精美的欧美城市建筑图册,其中的都市风光、宫室建筑大大引发了他对城市建筑的兴趣。这些书籍是其父1905年随戴鸿慈出使欧美九国考察带回的“宝物”。由此,关肇邺养成了对照地图与照片神游建筑、城市的习惯和兴趣。在关肇邺真正从事建筑设计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由于国家正处在封闭、隔绝的年代,中国建筑师没有机会出国考察。然而通过读图,关肇邺对于众多外国城市竟如“身临其境”般熟悉。改革开放之后,他多次出访欧美诸国,初到一个城市时,他凭着对那些街道、广场、建筑的了解,常做同行者的导游,令人误以为他早已来过了。虽然二维的读图不能完全取代对建筑的实地体验,然而读图在先、体验在后的认识方式,往往能令人宏观、理性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这也是关肇邺对城市、建筑的看法独到原因之一。
堂兄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关肇直(1919—1982)是关肇邺的堂兄。
人物评价
关肇邺在现代建筑和中西古典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方面有深厚基础,在设计技巧上有很高水平。在建筑设计方面,准确把握建筑的性格特点,在平易的外形中寓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重视建筑个体与环境的结合,致力于整体的统一。(清华大学图书馆 评)
关肇邺在清华校园的建筑实践,充分体现出他尊重历史和环境、追求“和谐”及“得体”、反对“豪华”与“新奇”的建筑价值观。出自他笔下的清华建筑,兼寄科学精神与人文魂魄,严谨沉稳而不失巧思灵动;融贯中西智慧与古今意匠,谦逊平和而愈增清华庄严。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关肇邺的校园营建哲思,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清华人的集体想象力格局,也为浮躁年代的中国建筑界留下了难得的思想指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12: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