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业学院
中国甘肃省公办高校
兰州工业学院(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兰工院”(LZIT),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
办学历史
1940年,学院前身“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在陕西凤县筹建。
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
1944年,学院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更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51年,更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
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
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校交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校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学校。
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
1960年,甘肃省机械局决定,将中专教育与中技教育分离,并迁往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兰州电机厂内继续办学。经省有关部门和省机械局协调和批准,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大滩施工建校,由于正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到1960年下半年全部停工,所建项目均未竣工,土地移交兰州市园林局。
1961年,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
1964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同意,甘肃省工业学校办学主体迁往甘肃工业大学办学。
1965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和兰州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学校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地区征用土地,作为学院建设用地。
1966年底至1967年初,学院陆续搬迁到新址办学。
1969年,学校撤校办厂,更名为兰州第一机床厂。
1974年,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
198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兰州工业学校改建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呈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招收2个专业80名专科生。
1992年,被省教委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并在199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被列为重点发展院校。
1993年,被确定为甘肃省招生并轨试点院校。
1994年,实行“并轨招生”,当年招生600人,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多人,比1989年增长了16倍。
2003年,负责实施“甘肃省国家双边协议项目”;同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在全国26所参评院校中名列第10位。成为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院校之一。
2004年、2008年,甘肃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先后两次对学校升本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
2011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升本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2012年1月,第六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表决同意在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置兰州工业学院。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
2015年7月,入选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7年,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2019年,入选甘肃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4年9月13日-15日,兰州工业学院8766名在校生顺利搬迁入驻兰州工业学院兰州新区新校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42人,专任教师57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9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61人,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51.83%和80.45%,“双师双能型”教师304人,占比53.05%。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3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获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7门。
截至2024年6月,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8项、省级奖励1524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厅级科研平台13个。
科研成就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励170余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000余件。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兰州工业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100.33万万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平台、联图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汇文馆藏书目数据库、书香校园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书画数字资源库、百度文库、智云服务平台(外文)等15个数据库和电子图书106.51万册。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自2009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 CN 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技开发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企业管理研究、社科论坛、图书馆建设等。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特色期刊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等14个奖项,每年被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订购收藏,同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机构全文收录并上网。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与德国、瑞士、美国、英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积极深化与联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由书本、黄河、数字和中英文校名全称组成,形状似旭日东升,代表着希望与朝气,象征兰州工业学院在不断探索中追求进步。其深红色的主色调,象征热情和活力,寓意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主体图形以汉字“兰”和“工”为创意元素,形、义贯通交融,形象地勾勒出打开的书本和奔流的黄河。书本造型犹如鲲鹏展翅,象征工院师生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博学笃行、志存高远的精神。奔流的黄河,象征着地处黄河之滨的兰州工业学院,拥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建校年份1942,彰显兰州工业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
开物成务、启智求真
“开物成务 启智求真”的校训,充分揭示了学校与国家工业发展深厚的历史渊源,体现了学校“德育为先、以本为本、产教融合、精工尚能”的办学理念和“工字当先”、“工匠铸魂”的办学特色,引领工院人“跟着工业干,围着企业转,质量求生存,转型促发展”,为努力将学校建成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大学而奋力前行。
校区情况
兰州工业学院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兰州七里河校区和兰州新区校区,占地面积1784.18亩,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
七里河校区
七里河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坪东路1号,校区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校区有图书信息楼、科技楼、工程训练中心、教学楼、洗浴中心和学生公寓楼等设施。北校区有行政办公楼、实验楼、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和学生公寓楼等设施。
兰州新区校区
兰州新区校区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西南角,东至科体路,西至科西路,南至长江大道,北至湘江街,总用地面积1747.6亩,建筑总面积112.16万平方米。建有文科实验楼、南北理工实验楼、学生生活综合服务体等设施。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23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