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厦村,隶属于广东省
东莞市东城街道峡口社区,位于
东城街道东北部,距东城街道办事处10千米,东与
新围村相连,西与
西边围村相邻,北临东莞运河、东江。2015年末,兰厦村户籍人口314人。
历史沿革
明末,兰厦村属东莞县文顺乡。
清朝,属缺口司。
民国时期,属榴花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五区榴花乡。
1953年,属第二区峡口乡。
1958年,属附城人民公社峡口大队。
1983年,属附城区峡口乡。
1987年,属东莞市附城街道峡口管理区。
1999年,属峡口行政村。
2003年,属东城街道峡口社区。
行政区划
兰厦村为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辖峡口社区自然村,行政区划代码沿用峡口社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41900003009。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兰厦村,位于
东城街道东北部,距东城街道办事处10千米,东与
新围村相连,西与
西边围村相邻,北临东莞运河、东江。
地形地貌
兰厦村坐落于榴花塔山脚下。地处东江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村旁有铜岭山,海拔63米。
人口
兰厦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为刘姓、张姓。2015年末,兰厦村户籍人口314人,其中男165人,女149人;80岁以上16人,最年长者94岁(女);海外留学人员1人。外来暂住人口312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3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4人。
经济
兰厦村传统经济以种植花生、番薯、木薯、葱等作物为主,兼种植荔枝、龙眼、石榴、黄皮、传果等水果。2015年,兰厦村经营以物业出租为主,有集体厂房3.4万平方米,涉及电子、五金模具、服装制造等行业,经营总收入300多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房屋收租、银行存款利息等。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5年末,兰厦村内建有峡口居委会大楼、银行、超市、药店、公园等生活设施。
基础设施
1975年,兰厦村通电,1986年通自来水,1992年通电话,1990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2000年通互联网。
交通运输
兰厦村有省道莞龙路、榴花路,乡道榴花东街经过该村。
历史文化
兰厦村因其位于峡之龙潭之下,故取名“兰厦村”。
兰厦村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东城话。
兰厦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存13座,主要为青砖瓦房、红砖瓦房,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占地780平方米。
榴花塔,位于兰厦村南铜岭山巅上,塔旁原有宋义士熊飞故里榴花村,故名榴花塔。塔呈八面七层,高38.75米,以砂岩为基,青砖灰沙砌筑,每层有凌角子叠涩出檐挑平座,沿穿壁梯级绕平座分级可登。榴花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1935年和1982年局部维修,1999年全面维修。为省级保护文物。
兰厦村中还有榴花抗日纪念亭。1997年7月,为了纪念“榴花塔阻击战”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60周年而建。纪念亭前的石阶一直延伸到山脚。纪念亭呈四角亭形状结构,高10米,共分三层。亭底层的正面挂着刻有“榴花抗日纪念亭”的牌匾。整个纪念亭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该纪念亭内有碑刻《榴花抗日纪念亭志》。该志记载:1938年10月,由社训总队政训员何兴成、副总队长颜奇率部分抗日模范壮丁队200余人赴榴花一线,在峡口、京山、西湖、鳌峙塘等地鏖战20多天,毙伤敌数十人。
民国五年(1916年)春,峡口地区(含兰厦村)村民与余屋村民因农田用水发生械斗,参斗者1000余人,毁坏庄稼树木无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寒溪河峡口水闸建成,防御东江洪水倒灌,保护兰厦村等56个乡村,8.1万亩农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19日,日军占领石龙,东莞县城告急。面对这一严重局势,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指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和东莞常备壮丁队共200多人开赴榴花前线,在峡口(含兰厦村)、西湖、京山、鳌峙塘等地作战20多天,多次击退了渡河进犯的日军。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3日,台风暴雨齐袭,酿成30年一遇巨灾。兰厦村农田被淹,水深齐屋檐。
1957年9月22日,19号强台风在珠江口登陆,暴雨袭击附城(降雨量258.9毫米),东江水位急剧上升。兰厦村受灾面广,塌房多间。
1959年,东江中上游连续下雨,江河水位急剧上涨,受东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兰厦村被浸多日,房屋倒塌多间,灾情严重。
地方特产
兰厦村特色农产品有黄皮、石榴,特色传统食品有粽、艾角、硬饼、红团、油角、松糕和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