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翻手又名岳氏八翻手,相传宋朝名将岳飞为提高将士战斗力,以八翻手训练将佑,其动作简洁明快实用,好学攻防技击性强,包括了踢、打、摔、拿、捆、掷等手法。共八八六十四路。
序言
原山西省武协主席山西大学教授 陈盛甫为《岳氏八翻手》作序
八翻手是一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技击性强的传统武术套路,在山西太原流行较广,为武林名师王新午先生传授,它的姿势舒展大方,动作朴实无华、灵活多变,每动都有攻防意义。其练法强调内外兼修、身活步稳、手急眼快、神聚劲顺、快慢结合、刚柔相济。它不但有增强人体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的价值,而且能起到防病抗衰、自卫御敌的作用。
一九八六年三月
前言
《岳氏八翻手》作者前言
岳氏八翻手,这一技击性强,健身效益显著的拳法,至今能在山西流传,尤其太原附近,习练者十分普遍,此乃先师新午王华杰老先生之功也。老先生山西汾阳县人,幼年多病,父母忧之,晨夕教以运动,始八岁即投以长拳、习跳跃,久之体渐强。逮志学之年,游金台,从京兆许禹生、东北纪子修、吴鉴泉诸老前辈受
太极十三势,又从河北衡水刘恩绶殿升老前辈学岳氏八翻手。其法由岳氏散手变化而来,为清光绪间,大枪刘敬远德宽公所编创,传为少林嫡系,恩绶老前辈为敬远公之高足,功行精邃,名盛一时,八翻手为岳家散手之精华,复经诸老前辈数十年之研求,参以太极拳刚柔相济之精义,健身致用,绰有余裕。
先师在太原政界供职,业余之暇致力于武术事业,辛勤竞业,不遗余力。约在1930年,老先生先后于文瀛湖畔,首义街青年会院内,成立了国术操练场和国术促进会,各县区镇也纷纷成立了国术馆,习武练功者风起云涌,盛极一时。国术促进会邀集了三晋各拳派名师,教拳传技,曾多次组织过
杨氏太极拳、岳氏八翻手、其他拳种及双手代等多期短训班,以推广普及武术运动,参加人数每次都多至数十百人。因之八翻手在山西太原地区,一直有传授和坚持锻炼者。当此武术挖掘整理空前发展之际,将这一动作简炼、手法巧妙、变化万端的拳种编整成册,以期发扬光大。在编写之中,由于时间短促,理论水平有限,实践知识又很浅薄,滥冗遗误,实所难免。但为了这一拳种不致湮没失传,愿作抛砖,深望广大读者与武术界前辈指正,至所欣幸。
山西太原王锦泉 一九八四年初冬
例言
《岳氏八翻手》例言
一、本书为了将岳氏八翻手拳法这一技击性强,健身效益显著而又动作简练的拳种整理成册,为学校与机关、工厂、部队初学者作为武术教材参考使用,并为武林同道研究拳法精义而抛砖引玉,总期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二、本书上八路所述拳义与应用方法,谨遵先师新午王华杰老先生遗著《岳氏八翻手拳法》原姿势,增动示线,未敢增删,以存其真,只补充了岳氏八翻手拳法中特有的几种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及锻炼要领等方面的说明,至于中、后八路则根据先师所传各路意义,略参己见作了阐述。
三、本书拳义与应用方法,仅就各路姿势图示解说,为学武之初步。神明变化,存乎其人。
四、本书编写时承蒙山西省、太原市体委及省、市武术挖整组各领导、太钢一中各领导、太钢工会体协主任杨大润、刘金根及同门李尚德等之鼓励和大力文持,内蒙包头市武协副主席李云龙师兄为整理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将先师遗著《岳氏八翻手拳法》原著见示,对修改核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方便。王连恒、梁保才、薛文江、席荣军、刘晓青、杨军、侯志鸿、高彬、张全香,梁正光等帮助摄像、绘图,特书于此,以志不忘,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编 者
源流
八翻手为少林派之嫡系,八翻手又名子母拳,以其变化无穷而得名,又名岳氏连拳,相传宋岳武穆得散手于丽泉山僧,其初仅九手,后变为二十手,更分左右衍为三百六十手,其腿名勾腿盘旋法,后人名之曰岳家散手。清同光之际,雄县刘世俊老前辈(即雄县刘)得其真传,授徒于北京护军营,刘公敬远(名德宽人称大枪刘)从而学焉,遂择其精华编为八路,左右互练,一路既尽,辆翻转身法,再接一路,而其劲不断,连续变化,神妙莫测。此拳尚有中八路和后八路以及敬远公同年查君所编之夫子拳,皆发源于岳氏散手,着劲、手法均出一辙,此拳朴实而不华,然得此已足升堂入室,固在精而不贵多耳,学者幸勿因其不华而轻视之。
八翻手拳法概述——八翻手之优点
1·关于运动宗旨:此拳式路简单,动作顺适,持久练 ,可以助人体之自然发育,加之左右互练,更无偏颇之弊,深合各级年龄的人锻炼,得以体魄之健壮。且富有兴味,人不厌倦,长久练习,则体力可转弱为强、神经敏捷、智慧日增。
2·教练方法,个人练和团体练均宜,虽按动作施以口令,但不影响其应用和精神集中。整齐雄壮,动作一致,尤为特色。
3·关于应用:习拳为防身自卫,保卫国家,以讲求应用为最要。然徒恃血气之勇,未必能胜,故须研磨着劲以术制人。此拳各路之中,无一式不有着,且无一式不讲劲,刚柔进退,变化神奇,可玩敌于掌股之上,沉着稳固,更非花招赘势,徒悦人耳目者可比。至于各路动作,所包含应用之法,第一路为攻防并用法,第二路为正面捋打法,第三路为侧后面捋打法,第四路为擒拿靠打法,第五路为捆拿推掷法,第六路为捆锁挤掷法,第七路为截拿捆打法,第八路为摆肘压打法等等,总括言之,凡捋、打、擒、拿、推、按、拦、、截、滚、肘、靠、压、挤、锁、捆、掷等法,无不应有尽有,包罗诸法。
特长
凡各种拳术,均各有其特长,如太极拳之长于柔化,形意拳之长于勇速,八卦掌之步,潭腿之腿,长拳之敏捷纵跳等,皆各有其独到之处。八翻手之特长有:
1·专为搏击敌人之要害。
2·毁伤敌人之四肢,其用于制胜者为掌与拳;其着主要为捆与拿。盖必制敌于死命,不容其有丝毫抵抗之闲,而我可策万全,其刚而有应变之能,或上制敌手,或下制敌步,每路动作以捋手当先,尤为独到。其他着法,则千变万化,可随心所欲耳。
八翻手拳法概述——八翻手之锻炼要领 在本书所讲的是八翻手各路中特有的几种手型、步型、步法和腿法。至于手法的讲解,因在各路中对着法的应用,手法的要领均要详细解说,此处就不多赘述。关于名称虽与其他拳种叫法殊异,然名虽异而其式实相同也。
基本手型、步型、步法、腿法、身法:
1·拳的形式
四指紧卷,以大拇指堵压拳眼。但大拇指不得突出食指之中关节以外,腕与拳均须平直,不要仰腕与弯拳,发拳时拳眼向上。
2·掌的形式
(1)扑面掌:五指徽屈,自然并拢,掌心微凹向外,指尖斜向左侧成横掌,手、腕、臂稍弯曲成弧形(以右掌为例)。
(2)披面掌:五指微屈,自然并拢,与扑面掌要求相同,惟掌心向里,指尖倾斜向上,屈肘仰臂(小臂微仰向上与掌成坡状)。
(3)横拦掌:四指自然伸展,大拇指尖微屈贴于食指侧,掌心斜仰向上。横拦掌另一形式,此式意在以小臂拦击敌之腹胁,以诱敌之手来格也。因用法不同,其形式亦异,左(右)臂微屈横向前伸,掌成半握拳,拳心向上,左(右)肘尖贴于右(左)拳背上,为防敌之物我肘臂与手指也。
(4)掼耳掌:五指微屈并拢,指端向前,掌心向里,小指与掌根微斜向上。因用时以掌根兜击敌之耳门,故须突出掌根之劲,
3·步型:静止时下肢的姿势
(1)乘骑步: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向里扣,屈腿下蹲,如骑马时两膝内扣夹马相似,收腹提肛,臀不外翻重心在两腿之间。
(2)丁八马步:两腿前后分开,屈膝半蹲,小腿垂直,大腿与地面平行,前脚尖向前微向里扣,后脚尖横向外展,上身正直,不前栽后仰、左偏右倚。
(3)虚步:两脚前后相距约一脚或稍大点,两腿弯曲半蹲,重心在后腿上,两脚跟前后相对,前腿膝部稍弯屈。脚尖点地,并略向里扣,后脚外展约45度。
(4)歇步(亦叫剪子股):两腿交叉相叠,后膝吻合于前腿弯处(即委中穴处),屈膝下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横向侧前,后脚跟离地竖起,后脚尖里扣斜向前。此步型在八翻手第一路中有高低两种,高的即剪子股步,低的即为长拳中的歇步。
(5)字步:两腿稍屈,前后两脚约距一脚半,或稍远些,重心偏于后腿,其形如符号中的: “字,故名之日字步。前进时,用此步型,会发出后蹬、前踩、上拱、前摧之劲。本拳第五路中的推山掌式即为此步型。
(6)拗步:异侧手脚在前即为拗步,前腿微屈,膝不前顶,后腿膝稍挺,但勿过直,前脚尖稍向内扣,后脚跟略向侧摆。
4·步法——下肢在运动中的方法
(1)勾腿盘旋法:此步法系本拳法中的基本步法,别的拳种也用。其法,前脚绕内圆弧外摆前踏,后脚随即绕外圆孤向前进步,脚尖里扣,以备扣住敌人之脚向后勾撤。
(2)进步:前脚前进半步,接着后脚向前跟进,依次前进称为进步。
(3)上步:前脚进半步,接着后脚前进一步,后脚落在前脚前,谓之上步。
(4)跟步:前脚进半步,后脚随之跟进半步,后脚落于前脚后边约距一脚或一脚半,谓之跟步。
(5)撤步:后脚向后退步后,前脚随之后撤半步接近后脚,变为虚步,脚尖着地,后腿半蹲,收腹提肛,蓄力待发。
(6)卸步:前脚向后撤回半步,脚尖点地,敛势蔷力以备进着。
(7)并步:后脚向前足靠拢并步,两脚平行向前或前脚直前,后脚外展约45度,两脚跟靠近。前脚横立,后脚向前脚横并,两脚尖平行,均称之为横并步。
(8)摆步:前脚弧形前进,落脚时脚尖外摆,谓之摆步。
(9)扣步:前脚弧形摆步前进,后脚向前上步,落脚时脚尖里扣,谓之扣步。
(10)盖步:后脚提起向前横脚迈进,落于前脚之前,脚尖外展约45度,势子高低随动作需要而定。
(11)垫步:后脚向前迈进,在靠近前脚跟时,用力踏地震脚,以助拳势之劲力,然后前脚再进。
5·腿法——下肢进行攻击的方法节
(1)戮脚:左腿支撑,用力着地勿使动摇,右脚抬起,脚尖外展向前横端,高在膝上,低在胫骨,劲力着意在脚跟、脚心之间,用以点、截、挫之法。
(2)踢脚:右脚在前,左脚向前成盖步,左腿作支撑,右脚高抬前踢,脚掌着力,高在敌腹,低在敌档。
6·身法
手、眼、身法、步在武术中,不论什么拳种,都要求很严格,因为它可以正确姿势、顺达劲力,所以身法在武术中特别重要,尤其技击,就更需要有一个眼到手到、身灵步活的好身法,方能达到进退攻防,变化神奇,随心所欲的境地。
(1)头顶项竖,松肩垂肘
头为全身之主,头正则精气贯顶,精神振作,动作敏捷,无迟重之虞,但必须松沉自然,勿使项挺僵硬,以致周身动转呆滞不灵。
(2)虚领顶劲,含胸拔背
由于头部向上顶,腰部向下沉,使脊背有上下互拨之劲,加之两肩松沉,肩窝后吸,胸部内含,肘下垂,几个部分的联合动作,可使周身发出上拱、前摧之劲。并能使气沉丹田,动作沉稳扎实,下肢稳固,浑身完整一致,但勿含胸过度,致使凹胸弓背。
(3)收腹提肛,松腰塌胯
步骤与方法
八翻手式路短小精千,动作简练朴实,易学易记,但劲力刚柔、身法、步稳却不易掌握,故在习练中,需分段掌握,按段教练。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巩固阶段,第三阶段是提高阶段。
1、基础阶段。在初学阶段,首先让习练者掌握姿势与基本动作的要领,尤其要求动作的举止合度及势法的中正,通过锻炼以培养耐力、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在基础阶段的教学方法,应以分解教学为主,一动、一势要反复练习,这样既可使习练者学会动作,掌握要领,正确姿势,同时通过反复练习增强体质,坚实体魄精神。
2、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教练,着重使基本动作连贯起来,使动作更加熟练正确,整个姿势舒展自如,要有连绵不断的气势,突出周身的完整性,提高反映能力和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
3、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是在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练提高,在姿势上要求更加连贯顺达,势正着圆。在劲力上要求发于根,顺于中,达于稍(即所谓劲顺力达)。在动作上要身灵步活,快速敏捷。更主要的是,在一着一势的锻炼实践中,悟出一着一势的攻防含义和使用方法,逐渐达到意、气、劲力融会贯通,达到心领神会,意到劲发,势换劲连,快慢自如,步稳身灵,节奏协调,刚柔相济,势法、劲力自然恰到好处。
锻炼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无论练习何种拳法,不能贪多求快不求甚解,姿势动作长期得不到正确要领,这不仅费时误功,同时身体机能也难以得到改善,武功技艺更难提高。
2·呼吸要顺乎自然。八翻手拳法,动作迅速而刚健有力,因之锻炼要符合动作要领,如着势起落,步法进退,肢体伸束均须松胸实腹,呼吸自然,当呼则呼,应吸就吸,呼吸配合动作,呼吸舒畅自然,势法就深沉有劲。
3·因人而异适当安排。八翻手这一拳种,虽动作迅速,刚健有力,从实践证明,青壮老弱,妇女儿童均可参加锻炼。但在锻炼时则须因人而异分别对待,青壮年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在掌握了动作耍领后,可以按要求进行练习,发放明劲,力稍刚点;而年老体弱与儿童妇女和有慢性病者,动作则要缓和,进度要慢,不打刚劲,锻炼时间短些,在正确的训练指导下,循序渐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体质强壮后,再逐渐增加锻炼内容和加强运动密度与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