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抬大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礼制较为完备的清朝,八抬大轿也并非上限,还有十六抬大轿。从《清史稿·舆服志》史料中看: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坐“十六抬”的大轿。三品及以上官员最多只能是“八抬大轿”,四品及以下官员则只能是“四抬”的。
1978年,在河南
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
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的古名)。它们制作颇为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说明在此之前,肩舆已有了一段较长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
两晋时期,
统治阶级主要是乘车外出。虽说当时
轿子还不流行,但是在皇室贵族的一小部分人中还是越来越喜欢用轿子的。晋朝
顾恺之在他所画的《
女史箴图》中,就生动地描绘了
西汉成帝与
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的情景。如果从地区来看,则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区中,轿子的普及较北方平原为快。但是直到唐朝,肩舆除了帝王乘坐之外,一般还仅仅为妇女和老弱有病的官员所享用。
唐朝著名画家
阎立本有一幅《
步辇图》,就是画的
唐太宗乘轿的情形。图中的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宫女扛抬,四角还有宫女扶持。《旧唐书·玄宗纪》载:
唐玄宗一次欢宴百官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一时乘肩舆者很多,然而乘轿毕竟是皇上的恩赐,轿子还不是社会通用的交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肩舆在山区用得比较多。当年
武则天到万安的
玉泉寺时,就因为山径危悬,要用准备好的肩舆上下,却被
王方庆谏阻了。这证明当时确是有人用
过肩舆上山。《旧唐书·卢程传》说,卢程到晋阳宫去册封
皇太后时,“山路险阻,安坐肩舆”。唐朝大诗人
白居易年老退休后,与香山僧名如满者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旧唐书·白居易传》)。这说明轿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得到较大普及的是在宋朝。在著名的《
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
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许多轿子出游。这些轿子虽然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
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
造形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
南宋时,
轿子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宋史·舆服志》中说:“中兴东征西伐,以道路阻险,诏许百官乘轿……”。到明朝中后期,连中小地主也“人人皆小肩舆,无一骑马者”(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明清时期,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
王公贵族之所以越来越宠爱轿子,是因为坐在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上,无车马劳顿之苦,安稳舒适。清朝文人
王渔洋有诗道:“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
槟榔。”这时,轿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代步工具。
古代的
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
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
暗轿。不同的
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
花轿。
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
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处处显示着
封建社会里森严的
等级制度。
古代轿子的形制上也有规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的辇,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在京城内四个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
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