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汉语词汇,拼音rù cháo,释义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
谒见天子;进入中央朝廷做官。
汉 荀悦 《
汉纪·文帝纪》:“时梁王来朝,与太子共载,入朝不下司马门。释之
禁止,不得入朝。”
《
三国志·曹真传》:明帝即位,进封邵陵侯,迁大将军。四年,朝洛阳,迁
大司马,赐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宋 范仲淹 《答窃议》:“﹝我太祖﹞命将帅 李汉超等十三人分守西北诸州……每来入朝,必召对命坐,赐与
优厚,抚而遣之。”
《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曰:‘主公久不入朝,无非为太叔故也。今声言如周,太叔必谓国内
空虚,兴兵争郑。臣预先
引兵伏于京城近处,乘其出城,入而据之。主公从廪延一路杀来,
腹背受敌,太叔虽有
冲天之翼,能飞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