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排斥
机体对移植物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
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一般是指移植术后,受者可识别移植物抗原并产生应答,移植物中免疫细胞也可识别受者抗原组织并产生应答。
排斥基因
“MICA”基因
人类DNA中包含染色体,各组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中,呈线性排列。在第六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链中,有人类“MIC”基因。其中“MICA”作为功能基因是已知的最重要的成员,其所在的基因链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我”与“非我”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以及协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MI-CA*061
广州市血液专家在一份无偿献血样本中,发现影响免疫排斥的基因“MICA”在原有69个等位基因的基础上,还藏了一个从未被发现过的人类新等位基因,该基因已于4月3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MI-CA*061”。这是移植领域的又一突破,它对于预测移植器官者的抗排斥治疗以及指导实施术后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ICA”基因存在于人类A、B、O血型系统中,经过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证实该基因与器官移植排斥、遗传免疫相关,它可为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可减少移植排斥反应,也有助于肿瘤免疫遗传方面的研究。此前,全球在各类血型中发现的“MICA”等位基因合计有69个,“MICA*061”这个“新成员”成了第70个。
有一部分器官衰竭的病人,即使找到合适配型的供体器官移植、服用抗排斥药,最后却不明原因发生排斥反应。发现了'MICA’第70个等位基因后,有助医生进一步筛查移植受体将可能产生的排斥反应,术后以与更有效的抗排斥治疗。这样,器官移植后的排斥风险就会降低,保障患者的存活率
分类
同种异体移植中,排斥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versusgraftreaction,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R),临床最多见的是前者;根据发生的机制、时间、速度和临床表现,HVGR又可分为3种类型。
1.超急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物受者血管接通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移植物功能丧失,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循环内存在抗供者的抗体,常见于下列情况:①ABO血型不符;②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等使受者体内存在抗HLA抗体;③移植物保存或处理不当等其他原因。超急排斥发生迅速,反应强烈,不可逆转;需立即切除移植物,否则会导致受者死亡。如果事先认真进行ABO基至Rh血型检查和交叉配合试验,多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2.急性排斥反应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周到1年内,发生迅速,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急性排斥出现得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受者HLA相容和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症状轻、有些可迟至移植后2年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及时恰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多可缓解。
3.慢性排斥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之后,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病理特点是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瘢痕形成,有时伴有血管硬化性改变。本型反应虽然进展缓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疗无明显的临床效果。
4.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多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者,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中;此时患者的免疫状态极度低下,而移植物中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则将受者细胞视为非己抗原,对其发生免疫应答;移植物的T细胞在受者淋巴组织中增殖并产生一系列损伤性效应。GVHR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多发生于移植后3个月以内,患者出现肝脾肿大高热皮疹和腹泻等症状;虽是可逆性变化,但死亡率较高;慢性型由急性型转来,患者呈现严重的免疫失调,表现为全身消瘦,多个器官损害,以皮肤和粘膜变化最突出,病人往往因严重感染或恶液质而死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7:21
目录
概述
排斥基因
参考资料